APP下载

中药足浴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86例

2012-08-21曲展李红梅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寒凝腹痛血瘀

曲展 李红梅

中药足浴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86例

曲展 李红梅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足浴配合少腹逐瘀颗粒,对照1组给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2组给予少腹逐瘀颗粒,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1组、对照2组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14%、78.58%、90.00%,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远期疗效较好。

中药足浴; 少腹逐瘀颗粒; 寒凝血瘀型; 原发性痛经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指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见面色发白、出冷汗,使得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辨证属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年龄为14~32岁,平均23.4岁,病程5个月~18年,平均5.2年;治疗1组28例,年龄13~30岁,平均21.8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4.8年;治疗2组28例,年龄为15~29岁,平均20.4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4.1年。3组病例均做B超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学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妇产科学》[2]。(1)原发性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2)多见于月经初潮1~2年后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3)经妇科检查(未婚者行肛诊)及B超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1.2.2 中医学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中医妇科学》[3]。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以致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者诊断为痛经。寒凝血瘀证之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次症:(1)月经量少;(2)月经色黯有块或黑如豆汁样;(3)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甚则厥冷;(4)恶心呕吐、腰部酸痛或肛门坠胀。舌黯苔白;脉沉迟或沉紧。中医辨证要求:主症必备,次症具备两项或两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给予中药足浴,药物组成:吴茱萸15 g、肉桂10 g、川芎 15 g、当归 15 g、牡丹皮 15 g、香附 15 g、芍药 15 g、小茴香15 g、丹参20 g、元胡15 g。将上述中药煎煮后取汁300 ml,将双足浸浴于盆内,向盆内加入温水(约1000 ml),以药液浸没足背为宜,15 min/次,于月经前7 d开始,1剂/d,连用10 d。同时配合经前7 d口服少腹逐瘀颗粒(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袋/d,3次/d,连用10 d。

1.3.2 对照组 对照1组给予中药足浴,方法同治疗组。对照2组于经前7 d口服少腹逐瘀颗粒,1袋/d,3次/d,连用10 d。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1)痊愈:服药后积分恢复至0分,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者;(2)显效: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l/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3)有效: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3/4,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4)无效:腹痛及其症状无改变者。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3组疗效比较 n(%)

3 讨论

原发性痛经多于与内分泌、遗传、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研究证实,痛经与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的PG增加有关,引起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此收缩呈不协调性或非节律性,异常的子宫收缩使子宫血管缺血,子宫处于乏氧状态,子宫缺氧导致厌氧代谢物积储,刺激疼痛神经元而引起痛经。原发性痛经,祖国医学统归于“痛经”范畴。有关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论述了因瘀血而致经水不利引起痛经的证治,创造性地提出了活血化瘀止痛为本的治疗原则。隋·巢元方等著的《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来腹痛候》曰:“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此论述对病因病机进行了概括,首次提出了妇女行经腹痛,是由于风寒客于冲任之脉而起,导致血流不畅,不通则痛。故治以温经止痛、活血化瘀。方以吴茱萸温经助阳、散寒止痛,肉桂温经助阳,两者相配伍增加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当归既能活血,又善止痛,常用于止血瘀之痛。川芎活血行气、祛瘀止痛,既能活血祛瘀以调经,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赤芍、牡丹皮、丹参活血调经通络,祛瘀止痛,用以改善血液循环。小茴香、香附调经散寒以止痛。延胡索、元胡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专治一身上下诸。此方如此配伍,则寒邪除,瘀血去,经得调,痛得解,故具有温经散寒止痛、活血调经化瘀之功效[4,5]。

中药足浴是一种治疗痛经有效的外治方法,其作用机理是将药物的气味通过热量散发到皮肤、腠理,因皮肤是一天然的半透膜,其内有其丰富的血管分布,通过热的疏散腠理,毛孔开发,血液流通加快,足浴药物可通过扩张的毛孔渗入肌肤,使得血液淋巴循环加速,加快新陈代谢产物的清除,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相互连接,足与脏腑关系密切,三阴经起于足部,经膝股部入腹中,故经皮肤吸收的药物可循经上行到达胞宫,能促进宫内的血液循环,解除宫内瘀血,缓解痉挛疼痛,从而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目的,此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还能预防疾病复发和增强体质。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63-267.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1.

[3]张玉珍.中医妇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1.

[4]于邦寅.少腹逐瘀汤治疗血瘀性痛经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5):156.

[5]刘艳梅,姜彩霞,冯秋敏,等.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40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84 -88.

10.3969/j.issn.1674 -4985.2012.05.025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曲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红梅)

曲展

2011-12-07)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寒凝腹痛血瘀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效果分析
话说血瘀证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掌心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