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50例

2012-08-21刘利刚王凤昌李孝荣刘珍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肉芽换药负压

刘利刚 王凤昌 李孝荣 刘珍

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50例

刘利刚 王凤昌 李孝荣 刘珍

目的 总结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分别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和常规开放换药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总数、愈合时间。结果 持续负压引流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均少于常规开放换药组。结论 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愈合快、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降低了住院费用,建议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优先选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

持续负压引流;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腹部切口感染经过常规开放换药处理多能愈合,但愈合速度缓慢,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频繁换药既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笔者自2005年以来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50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100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分别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和常规开放换药治疗,各50例。持续负压引流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4~89岁,平均51岁。阑尾切除术后10例,胆总管探查术后10例,肝脓肿引流术后8例,小肠切除术后12例,结直肠切除术10例。常规开放换药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4~90岁,平均50岁。阑尾切除术后13例,胆总管探查术后11例,肝脓肿引流术后6例,小肠切除术后10例,结直肠切除术1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种、营养状况及切口感染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腹部手术后切口出现肿痛或有渗出分泌物时,根据腹部切口感染范围,拆线1~2针,撑开切口,排出脓液或液化脂肪组织,彻底清除残留缝线线结及坏死组织和渗出分泌物。(1)持续负压引流组:将医用引流管根据切口的长度、深度和形状,修剪后置入切口,务必使引流管的端孔及所有侧孔完全密闭于创面内;引流管从切口引出固定,将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瓶,调整保持负压在20~40 KPa。(2)常规开放换药组:填塞纱条引流渗出分泌物。外层敷料渗湿时,应及时更换。两组同时加强补充营养;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采用相同的后续治疗用药。

1.3 判定标准 切口清洁指切口脓液及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切口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消失;肉芽组织新鲜[1]。切口清洁时间指自切口清创至达到上述标准的天数。换药总数是统计自切口清创至切口愈合时的换药总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运用 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持续负压引流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均少于常规开放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比较(±s)

治疗方法 切口清洁时间(d)换药总数愈合时间(d)持续负压引流组(n=50)<0.01 <0.01 <0.01 6±1 7±2 10±1常规开放换药组(n=50) 9±2 21±3 14±2 P值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在临床非常多见,主要与患者局部和全身因素有关。常规开放换药是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但治疗时间长,切口渗出多时需要1天多次换药,工作量大。持续负压引流对切口产生的向心性拉力,优于纱布引流填塞所致的离心性压迫,也使切口边缘始终处于良好的对合状态,而开放换药的切口间距大,对合不良。同时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吸尽创面渗液、坏死物,防止残余脓肿及死腔形成,保证创面干燥,加速组织肿胀消退,经持续负压引流处理的切口具有间距小、对合好、张力低、愈合快等优点。持续负压引流提高创面微循环血流速度,扩张微血管,增加创面局部的血液供应。刺激局部肉芽组织增生,加快创面愈合,促使创面清洁、干燥、血供丰富,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水肿、渗液及异常分泌物。持续负压引流的切口肉芽组织内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纤维母细胞增多,血管网明显丰富。增生期胶原合成较早,收缩期纤维合成增强。持续负压引流使切口内的渗出液、脓液及时引流出体外,使切口达到清洁和愈合的时间均比常规开放换药明显缩短。由此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2]。常规开放换药需每日更换敷料至少2~3次,持续负压引流避免了敷料渗湿而进行的频繁换药,一般可2~3 d换药1次,引流液减少还可延长换药时间。切口清洁时间缩短,患者平均换敷料次数锐减,减少敷料的更换次数,避免了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具有明显优势,应用持续负压引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持续负压状态,负压引流瓶可接中心吸引或电动吸引,负压调整在20~40 KPa,以有液体引流出为度。负压有效的标志是引流瓶负压指示处于紧缩状态[3]。应经常注意观察负压状况,如果发现有引流瓶负压指示弹起,提示负压失效或漏气,应立即予以处理。患者下床活动时用胃肠减压器维持负压状态。(2)引流物黏稠,坏死组织多,阻塞引流管时,及时更换负压引流管。严重者需要置入2根引流管分别于切口两端或同侧,同时或交替持续负压引流。亦可每日从其中1根引流管间断滴注0.9%生理盐水250 ml+糜蛋白酶8000 U,滴注过程中,短时间关闭负压,冲洗1~3 d[4],待引流液逐渐变清晰后停止冲洗,同时要观察每天的引流量。(3)换药时需要及时清除残存的坏死组织和异物。待渗液消失或明显减少、切口局部肉芽组织新鲜时,停止持续负压引流,切口的边缘靠拢,多能自行愈合。

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愈合快、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降低了住院费用,笔者建议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优先选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

[1]王彦峰,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疗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8):503.

[2]陆雪明,王树钦.负压引流在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218-219.

[3]贾永新,张玉海.封闭负压引流预防腹部污染切口感染20例报道[J].中华现代医生,2008,46(6):160 -161.

[4]段涛.持续高负压引流治疗腹部切口感染56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9,17(4):279 -280.

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77

116033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刘利刚);内蒙古奈曼旗固日班花中心卫生院(王凤昌);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李孝荣,刘珍)

刘珍

2011-12-07)

(本文编辑:车艳)

猜你喜欢

肉芽换药负压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新型门窗在负压医院设计中的运用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品读快乐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