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杏菇栽培技术

2012-08-15阮时珍阮晓东阮周希陈家意赖伟红黄巧珍

食药用菌 2012年3期
关键词:棉籽壳木屑出菇

阮时珍 阮晓东 阮周希 陈家意 赖伟红 黄巧珍 陈 强

(1.福建省厦门市食用菌研发中心,福建 厦门 361100;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系,福州 351100;3.赣州市创新生物科技研究院,江西 赣州 342100)

1 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香杏菇是由香菇和杏鲍菇孢子远缘杂交获得的,菇体形态与杏鲍菇相似,菌盖颜色与香菇相似。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较耐中高温的特性,但菇体形态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香杏菇菌丝白色,初期纤细,后逐渐浓密蔓延,有锁状联合。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菇盖宽8~13厘米,表面有光泽,幼时淡灰黑色,成熟后呈浅灰色。中央周围常有放射状浅灰色细纹,幼时菇盖内卷,成熟后呈圆形。菌褶明显,延伸,密集,略宽,浅灰色,边缘及两侧内卷。菌柄长13~28厘米,圆柱状,直径4~6厘米,无菌环和菌膜。

1.1 营养 香杏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实验证明,棉籽壳与杂木屑是其理想的培养料。

1.2 温度 香杏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2~26℃,出菇适宜温度10~23℃,低于10℃时出菇缓慢,高于26℃时子实体会变畸形。

1.3 水分 香杏菇较耐干旱,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以63%~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宜85%~95%。

1.4 空气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需要新鲜空气。1.5 光线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期需要散射光,光照强度宜500~1 000勒克斯。

1.6 酸碱度 菌丝生长最适pH为7.5~8.5,出菇期pH为6.0~7.0。

2 菌种与栽培季节选择

2.1 菌种 福建省厦门市食用菌研发中心选育的“厦春研2083号”菌株,子实体菌柄白色,菌盖色泽较深,栽培周期短,朵形大,抗病虫能力强,出菇早而整齐,产量高,耐储存。适宜工厂化袋料栽培和室内外大棚栽培。

2.2 栽培季节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出菇温度要求,安排好栽培季节。南方海拔在300米以下地区,宜在秋末冬初接种;南方海拔500米以上、高山及北方地区,可在春末接种。制作菌种需提前60~70天进行。

3 料袋的制备

3.1 培养料配方 杂木屑、棉籽壳、蔗渣、玉米芯、豆秆、玉米秆、花生秆、废棉等均可作培养原料。常用栽培配方:①杂木屑20%、棉籽壳25%、蔗渣20%、麸皮23%、豆粕9%、碳酸钙1%、石灰2%;②杂木屑 35%、棉籽壳 20%、玉米芯15%、麸皮20%、碳酸钙1%、玉米粉7%、石灰2%;③杂木屑20%、棉籽壳30%、玉米秆15%、麸皮25%、玉米粉6%、碳酸钙2%、石灰2%。

3.2 拌料、装袋 原料要求无霉变,未混入有害物质。将杂木屑、甘蔗渣自然堆积1~2个月,玉米芯需提前1~2天预湿,将杂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等混合均匀,发酵5~7天。拌料时先将石灰、碳酸钙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再将准备好的各种原辅材料按配方要求倒入并搅拌,控制培养料含水量在63%~65%,pH为7.5~8.5,搅拌均匀后即可装袋。

采用规格为 17~18×35×0.004~0.00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采用ZD1000型冲压式装袋机装料,使松紧度适中。培养料装袋高度18厘米,湿料重1 200~1 300克。装完料的料袋,及时套上套环,塞上棉花塞,盖上塑料盖,竖放于聚丙烯塑料框内。

3.3 灭菌、冷却 常压灭菌,温度上升到100℃时,保持20~23小时。高压灭菌,料框放入锅内,用真空泵抽去高压灭菌锅内的空气后,再通入蒸汽,待压力达到0.05~0.07兆帕时开始放冷气,放气要缓慢,以免料袋膨胀;压力为0时关闭放气阀再重新通入蒸汽,至高压灭菌压力达到0.15兆帕时,保持3~3.5小时。灭菌结束后自然降压降温,至锅内温度降至60~70℃时,打开锅盖,将料框移到冷却室内。

4 接种

菌种使用前用2%来苏尔溶液擦拭菌种瓶(袋)的外壁和瓶口。将菌种、接种用具及冷却至30℃以下的料袋放入接种箱中,接种前点燃烟雾消毒剂熏蒸40~50分钟,进行熏蒸消毒。采用开放式无菌室接种的消毒时间需8~12小时。接种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速度要快。

5 发菌管理

接种后,前7天发菌温度保持在24~26℃,少量通风;一周后温度保持在23~25℃,每天早晚适当通风一次,每次30~4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15天后每天通风2~3次,每次40~50分钟。培养室要保持黑暗,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5%~70%。

香杏菇好氧,发菌室通风不良,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生长线较平齐,甚至发黄干枯,易受杂菌污染。气温高,通风量大时,易引起菌袋失水,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因此,要注意调节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可结合消毒,喷洒2%~3%高锰酸钾、新洁尔灭水溶液或来苏尔溶液增加湿度。湿度过高又易引起杂菌污染,可采用石灰粉撒于地面的办法吸湿消毒。

6 出菇管理

6.1 季节性栽培的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移入出菇房摆放在畦床上。畦床宽1.0~1.2米,长度视场地而定,并在床面罩好无纺布或编织袋。打开窗户,增加培养房的光照强度至500~1 000勒克斯。注意菌袋不宜排得太密,以利于散热。3天后每天揭膜通风2~3次,每次40~50分钟,并微量喷水。6~9天结合通风喷水,保持畦地湿润,维持出菇房内温度13~25℃,空气相对湿度85%~95%。8~10天后菇蕾出现,地上加湿有助于子实体生长发育,可不必另行喷水。

小菇蕾形成时,及时解开袋口。开袋太晚,袋内子实体长大,易成畸形,严重时出现萎缩。出菇管理应掌握以下3个关键因素。

(1)温度。温度低于8℃时,原基难以形成;高于26℃时,子实体生长迅速,但品质下降,且原基停止分化,小菇蕾萎缩、停止生长。菇房最佳温度宜13~23℃。

(2)湿度。湿度低于80%时,子实体会萎缩停止生长,原基会干裂不分化。

(3)空气。每天早晚应通风40分钟。如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引起子实体萎缩或停止生长,随后在萎缩的子实体上成树枝状分化出畸形小菇。若再遇高温高湿,则子实体难以形成。

一般现蕾后9~13天即可采收子实体。

6.2 工厂化栽培的出菇管理

(1)催蕾期。温度控制在12~16℃,把出菇房地板、墙壁喷湿,注意不要直接对着菌袋喷水。每天通风4~6次,每次20~30分钟,经6~8天,袋口料表面会有白点状原基形成,此时,每天通风5~7次,每次30~40分钟,使菇房内湿度保持在90%~95%。此时原基数量不断增加,出现幼蕾。

(2)幼蕾期和幼菇期。要求严格、稳定的环境条件,菇房温度要控制在14~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适当通风,保持菇房空气清新,减弱光照,促进幼菇伸长。幼菇数量较多时,用刀片疏去过密部分。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每袋留菇蕾数,一般每袋留1~3朵。

(3)成菇期。控制温度14~20℃,空气湿度85%~90%,不需光照,较好通风,保证菇房内空气清新,采收前1~2天不可喷水。

7 采收

在子实体七八成熟,基部隆起但不松软,菌盖基本平展而中央下凹,菌盖边缘稍向下内卷时,及时采收。采收时轻拿轻放,摆放整齐。如生产量大时,应切除菇根、基料等及时送往冷库进行分级、包装销售;不得久置常温下,以防菌盖裂口、基部切割处变色而影响商品质量。香杏菇多为整朵盐渍,或切成薄丝经机械脱水烘干后出口;也有部分在国内市场上鲜销。整朵出口的产品要求菌柄小,菇盖粗大。

一般每袋可采收380~850克菇,常规栽培生长周期90~100天,可采收2~3潮菇,生物转化率达180%~200%。

猜你喜欢

棉籽壳木屑出菇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木屑
棉籽壳质量对平菇熟料栽培的影响初探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棉籽壳饲用现状研究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棉籽壳作为绵羊饲料营养特性的研究
油页岩与木屑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橡胶木屑基活性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