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蘑菇栽培技术

2012-08-15李凤玉李洪华

食药用菌 2012年3期
关键词:贾汪区出菇覆土

李凤玉 李洪华

(1.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徐州 221161;2.徐州市贾汪区食用菌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000)

蘑菇肉质鲜嫩,美味可口,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传统食用菌类。一般栽培使用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出菇温度在16℃左右,只在秋冬、初春季节才可在市场上见到。2010—2011年度,徐州市贾汪区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 “夏秀2000”,为双环蘑菇,分类上有别于双孢蘑菇,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要比双孢蘑菇高出5℃,适宜出菇温度比双孢蘑菇高10~15℃。该品种具有抗逆性较强,较耐热、抗病,开伞迟,受伤不易变色,耐挤压,易贮运等特点。出菇温度为26~31℃,子实体在7~8月份气温高达26~38℃时仍生长良好,并能保持连续多潮生产能力,产量高,鲜菇可在夏季上市,实现了蘑菇的周年供应。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5月堆料发酵,6月播种、覆土,7月出菇,9月采收结束。以下简要介绍夏秀2000的栽培技术。

1 菌种制作

母种引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原种、栽培种采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麦粒 98%、碳酸钙2%,经过装瓶、高压灭菌、接种、培养后,制成成品菌种。

2 栽培技术

2.1 培养料配方 按100平方米栽培面积计算,用干麦草2000千克,鸡粪1 600千克,石膏160千克,过磷酸钙60千克,轻质碳酸钙或轻质硫酸钙30千克,石灰60千克。

2.2 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采用隧道发酵工艺,料∶水为1∶3。堆制前将草粪在预湿池中预湿24小时,捞出,于料场预堆7天,期间翻堆2次,混匀草粪,分次加辅料,料温为55~70℃。第8天进入一次发酵仓,每小时开风机10分钟,料温保持在70~78℃;7天后倒仓1次,使粪肥均质;第15天进二次发酵隧道仓,7天内完成巴氏灭菌和堆肥腐熟。料温控制如下:①料温拉平期 (2~8小时)。关闭新风,只进行隧道内部的气流循环,使料温均衡。②料温拉升期 (8~16小时)。适当开启新风供氧,促使微生物增殖产热,使料温速升。③巴氏杀菌期 (8~10小时)。巴氏消毒有效料温:58℃—60℃—58℃。④堆肥降温期 (4~6小时)。适当增加新风供量,将料温降到50℃。⑤堆肥腐熟期 (4~5天)。维持料温在48~50℃,促进高温放线菌增殖,腐熟堆肥,赋予其选择性。⑥发酵至第7天结束,大量送新风降料温到30℃以下,及时出料以防止料温回升。

2.3 播种及发菌期管理 紧闭菇房门窗,喷洒500倍辛硫磷药液,同时用气雾消毒剂进行消毒,24小时后开门窗通风。择机上料播种,播种前后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将菇房两头通风窗适当开启,当气温在28℃以下、料温在30℃以下时可以播种。采用撒播法,高温蘑菇播种量应比双孢蘑菇的稍多,每平方米约2~2.5瓶,以促进菌丝迅速萌发覆盖料面进而向料层伸展,有利于提前覆土,增加产量。温度高时可适当通风,喷水降温。

2.4 覆土 于菌丝完全吃透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之前,必须彻底检查是否有潜伏杂菌和害虫,一旦发现,立即采取措施,将其消灭在覆土之前。覆土材料使用前应喷洒咪酰胺、多菌灵等严格进行杀菌消毒,防治无头菇。水分掌握在捏得拢、撒得开为适,pH 8左右。覆土厚度为2~3厘米,覆土后待到菌丝爬土,方可喷水,喷水量为每平方米3千克左右,分3次喷。之后关紧门窗,待土层缝隙中有菌丝冒出时补加细土。

2.5 出菇管理 覆土后15天左右,菌丝开始扭结成原基,这时进行通风、喷水,使床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当土缝中出现黄豆大小的菇蕾后,及时喷水,促进子实体形成。同时菇房 (菇棚)内保持85%~90%的空气相对湿度。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喷水、通风、保湿三者的关系。蘑菇采收要及时,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

2.6 病虫害防治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细菌性斑点病,应在菇床上直接撒石灰粉,或于菇床上喷洒0.1%漂白粉液,以提高菇床pH值。菇房应保持洁净,经常往地上或四壁喷灭菌、灭虫药剂。同时需加大通风量,以避免水分凝积于菇体而造成色变、烂斑。

猜你喜欢

贾汪区出菇覆土
徐州贾汪区开展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业务培训
徐州贾汪区走出“院子”多跑“厂子” 用“辛苦指数”换“安全指数”
徐州贾汪区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立体矩阵”
徐州贾汪区 动真格 实打实 开展专项整治三年攻坚
水稻机械直播同步悬摆式覆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百病傻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