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系统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助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

2012-08-15王卫东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一村村官大学

王卫东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强化系统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助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

王卫东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纳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全国电大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使国家开放大学在山东落地,关系到山东电大的发展前途。加强电大系统建设,保持系统的凝聚力、激发系统的活力,让系统高效运行才能保持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教学过程,提高网上教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系统建设;教学过程;教学质量

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对于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及促进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办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国家开放大学的建立,是全国电大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任务光荣而艰巨。山东电大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目标要求,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要求,在中央电大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在开放教育的系统建设、教学等方面加大措施,深化改革,努力提升山东电大的办学实力与水平,积极推进开放大学建设。

一、强化系统,凝聚力量是推进开放大学建设的客观要求

系统是电大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电大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建设系统是为了利用系统,而利用系统就必须管理好系统,就要不断激发系统活力和增强系统凝聚力,以保持电大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开放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系统建设也就成为开放大学的重要核心。近年来,学校按照以开放教育为主体、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强化县级电大建设,促进全省电大系统的完善、和谐和健康稳定,实现开放教育向基层、向农村延伸,为广大的基层和“三农”社会人员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重大转变。目前已形成了由18所市级电大,140多个县级电大(教学点),包括4个直属学习中心、5个省直管县电大组成的覆盖全省城乡的开放教育办学系统,全省电大系统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开放教育招生规模连创历史新高,已从2005年的年招生2.2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4.3万余人。现有开放教育在校生10万多人。

(一)以创建示范基层电大为契机推动系统建设

在系统建设上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2005年,省教育厅正式批准山东电大开展创建省级示范县电大并授权山东电大具体实施,同时省教育厅批准山东电大为省级示范县电大加挂“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院”的牌子。截止2010年,全省共评选省级示范县电大25个,创建全国示范县电大5个,全国示范市级电大1个。按照“奖励先进、激励发展”的原则,对所创建的每个示范基层电大提供5~10万元的办学设备的奖励。各示范县电大也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竞争力。为示范基层电大加挂“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院”牌子,实现了品牌共享,增强了凝聚力,进一步强化了省电大与基层电大的关系,品牌效应得到明显体现。充分利用报纸、网站、各种会议等形式宣传示范基层电大的发展成果,推广示范基层电大的工作经验,发挥示范基层电大的表率作用,形成了建示范、学示范、赶示范的基层电大建设工作新格局。

(二)以实施基层电大发展援助项目改善办学条件,增强系统凝聚力

为改善具有较高办学积极性和较大发展空间、基层电大的办学条件,学校决定自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投入170万元,采取教学设备赠送和人员免费培训的方式实施基层电大发展援助项目。这是继中央电大实施基层电大发展援助取得明显成效之后,学校参照中央电大的成功做法,所进行的一项专门针对基层电大的发展援助活动。首批9所省级县电大的发展援助活动已实施完成,第二批10所县电大的省级发展援助工作正在进行中。实施基层电大发展援助活动,改善了办学条件,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整个电大系统的系统意识和整体观念,提高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以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激发系统活力

为了激发系统的活力,2011年3月省教育厅根据电大系统建设的需要,专门下发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直接管理县级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点)办学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省电大对首批五个县级电大(教学点)实行直接管理,开创了省电大直接管理县电大的管理模式,这是学校继成功建立四个直属学习中心的基础上,对系统管理实施的又一举措。不仅提高了直管县电大的办学积极性,而且要求接受省直接管理的县电大逐渐增多,这直接激发了各市级电大不断提升对所属县电大的管理、指导与服务,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整个电大系统的办学活力。

(四)以表彰奖励先进调动系统工作积极性

为调动工作积极性,学校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省电大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在进行了多次招生、教学、教务、教材、系统建设、资源建设等单项表彰奖励和综合表彰奖励的基础上,在2011年召开的全省电大工作会议上,以省教育厅的名义对先进的市、县级电大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提高了表彰级别,受到了全省电大系统的高度认同。

二、落实教学,提升质量是推进开放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

质量是电大的生命线,已经成为电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提高教育质量,是电大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开放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要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要进一步健全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系统运作五要素为重点的质量保证体系,以高质量的办学成果和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一)扎实开展“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落实年”活动

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落实年活动”,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教学过程落实年”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任务、10项工作安排、评价方式、工作机构和要求。2010年4月正式启动了全省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落实年”活动,全省各级电大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教学过程的“十落实”,即落实专业规则、落实教材、落实课程责任教师(主持教师)、落实“开放教育教学学习指南”课(“一村一”各专业通用)、落实三级平台学生网上注册、落实面授辅导、落实“1223”网上教学制度、落实学生学习小组活动、落实网上形考和纸质作业、落实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年”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二)完善教学制度,规范教学过程

学校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上教学的意见》、《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料建设规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工作规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规范》、《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流程表》、《教学与督导处专兼职教师职责及考核办法》,对开放教育教学经费分配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开放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及经费管理分配暂行办法》,加大了“一村一”教学工作量的权重,增加了“一村一”教学经费的投入。

(三)加大投入,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网上教学水平

为进一步加大县级电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深化网上教学,学校在2008年和2009年投入180多万元扶持县级电大网络环境建设,支持县级教学点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和网络信息技术培训班帮助基层教学点进行教学网站、电大在线教学平台、OA平台的建设与开通运行。同时,在电大在线开辟教学管理、技术支持服务和综合服务专栏,并分别设立QQ群,每周二上午在教学督导QQ群中开展网上例会,解答基层电大在日常教学、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取得很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电大信息化建设工作。

(四)不断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学校根据实际,确立了“自建、引进、整合、共享”的教学资源建设基本原则,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开放教育省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网上教学工作的规划》,提出了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规划目标和具体实施措施。在《教师工作量考核办法》中,把制作非统设课程课件和整合网上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源点击率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作为教师评优晋职的必要条件。

(五)探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辅导机制

“一村一”试点工作自2004年秋季启动以来,截止2011年秋季,累计注册“一村一”学生2.5万人。毕业生5600多人。现有“一村一”在籍生1.6万人。经过全省各级电大的共同努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村一”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助推器,在社会上初步树立起了“一村一”品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规范教学、提高质量”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为了探究“一村一”教学辅导机制,学校申请了中央电大“大学生‘村官’与村官‘大学生’新农村建设携手共进”重点课题,利用该课题寻找提高“一村一”教学质量的途径。“大学生村官”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选聘大学生“村官”旨在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为建设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把大学生“村官”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结合起来,相互助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人才优势,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建立面向农村开展远程教育的新模式,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济阳电大开展的“大学生‘村官’与村官‘大学生’新农村建设携手共进”活动是全国电大系统一个首创。济阳电大自2007年春季开始招生,济阳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济阳电大组织部2010年6月下发了关于《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的通知》,要求各镇(街道)每个村(居)至少有一名“两委”成员及后备干部参加学习,然后再根据各镇(街道)实际参加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具体指标计划。2010年秋季招生注册573人,2011年春季305人,2011年秋季671人(其中村干部417人)。目前济阳电大共有在校生2759人,其中“一村一”学员2204人。为增加师资力量,保证试点教学质量,济阳电大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1.聘任大学生“村官”为导学老师。解决“一村一”导学缺乏的问题。济阳县电大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县委组织部2011年6月下发《关于在全县开展“大学生‘村官’与村官‘大学生’新农村建设携手共进”活动的实施意见》。2011年7月1日举行“大学生‘村官’与村官‘大学生’新农村建设携手共进”活动启动仪式,2011年11月正式聘用15名大学生“村官”为“一村一”学员导学教师,利用新农村大学堂作为学习中心,开展大学生“村官”辅导“一村一”学员的新的教学辅导机制的尝试。(1)组建讲师团,开展面授导学。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情况,组建大学生“村官”讲师团,将其纳入“一村一”教学师资库。根据“一村一”教学要求,按每学期4次宣讲活动排出课程表,集中时间组织大学生“村官”深入各镇(街道)新农村大学堂,进行巡回宣讲,与“一村一”学员面对面开展导学活动。参与组织教学。结合大学生“村官”负责“远程教育终端接受站点教学管理、设备维护”这一职责要求,选聘大学生“村官”参与“一村一”教学管理活动,由他们组织“一村一”学员进行自学辅导、收看录像、集中实践、作业考核、查阅资料、下载课件、应考复习、信息反馈等一系列常规管理活动。(2)形成学习小组,实行结对帮带。针对全县大学生“村官”数量较少、“一村一”学员数量较多的实际,根据地域划分班级,形成学习互助小组,明确召集人或组长,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原则上,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联谊会,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工作经验,达到共同进步。(3)搭建网络平台,开展网上互动。组织大学生“村官”利用济阳电大在线、微博、QQ群、E-mail等网络通道开展网上互动教学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为“一村一”学员提供更便捷、更贴心的学习支持服务,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互动。

2.利用新农村大学堂,送教下乡。济阳县委、县政府在2007年8月下发了《关于建设新农村大学堂的意见》。机构设置上,新农村大学堂是以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为依托,在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重点面向农民群众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平台。职能任务上,新农村大学堂要以服务“三农”、服务发展为宗旨,在教育农民的同时服务农民,在服务农民的同时组织农民,在组织农民的同时提升农民,并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教育培训中心、科技和人才信息交流中心、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电大开放教育学习中心。业务上接受县电大的指导。利用这一中心,开展了送教下乡、面授导学、网上答疑、组织考核等系列教学管理活动,成为“一村一”教学基地。新华社对济阳县新农村大学堂进行专题采访,在《经济参考报》上公开发表,被人民网等多家网站转载,引起很大反响。

当前,全省各级电大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增强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全局的自觉性,遵照“抓住机遇、用好政策、超前谋划、全省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凝神聚力,以加快内涵发展为突破口,促进实现战略转型,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G724.82

A

1008—3340(2012)02—0004—03

2012-02-18

王卫东,男,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猜你喜欢

一村村官大学
唱村官
“留白”是个大学问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