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

2012-08-15刘军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护理人员

刘军艳

河南睢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睢县 476900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

刘军艳

河南睢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睢县 476900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近2 a来手术室护理工作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论 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及业务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可以减少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这是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属于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而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护理安全问题伴随着整个医疗活动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容易引起法律纠纷[1-2]。因此,深入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寻求相应的改进措施,增加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是摆在手术室护理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本文对我院2009-10—2011-10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1 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人员因素个别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对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欠缺,使得其安全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与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不太相适应。部分护士不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这也是导致护理纠纷的原因之一。加上手术室护士每天要面对不同类型的手术,单位时间内工作强度大,精神紧张度高,这使得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服务态度差,甚至出现差错事故。另外,手术室的人员编制较为紧张,没能给年轻护士提供外出学习锻炼的机会,缺乏更专业的医疗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不精,业务能力不强,不能较好地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从而出现操作失当和失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1.2 护理技术因素手术室的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大量应用于临床各科室,加上各种腔镜手术的开展及多器官联合移植获得成功,使得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加大,相应的护理技术也要求甚高。另外,某些手术患者涉及到体位安置和运送等操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手术室护士工作的风险。个别护士由于业务知识欠佳或经验不足,医护沟通不够,与手术医师的配合欠佳,应急抢救配合能力差;术前关闭体腔前和体腔后易出现器械清点错误,术中的组织标本保存不当或者在送检中错失;术中输错血,用错药,未能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无菌操作执行不严格,部分违反了操作规程,进而导致操作失误或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护理安全。

1.3 管理方面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大量高端技术用于临床手术治疗中,这给手术室护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医院原有的一些规章制度变得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要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而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也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手术护理记录单作为手术记录的原始资料,要求详细、准确、规范地记录,若护理人员未能按要求在第一时间内详实地做好记录,在完成其他工作后再进行记录,就会出现漏记、错记、涂改等现象,这就留下了护理纠纷隐患;部分护士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可能会导致患者摔伤、碰伤;有些甚至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或使用不当,这些均会影响到手术质量。

2 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对策

2.1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学习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法律知识,在发生医患纠纷时能够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也对自己的医护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全体护理人员应经常对本科室某些典型案例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分析造成差错或不满意的原因,认真对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做到警钟长鸣,使每个护士都能认识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2.2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随着外科手术学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出现及现代护理工作的纵深发展,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势在必行,这是杜绝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关键[3]。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护士长可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具体情况,制订严格的护士培训计划,尤其是对新分配的护士,应制订出详细的岗前培训计划,逐项培训、考核;鼓励并支持护理人员再学习、外出学习和进修,进一步开阔视野,这将有助于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也要求手术室护士加强人文科学知识、心理卫生知识、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的学习,全面提高个人修养。

2.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长期以来,手术室一直存在着护士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等问题。因此,手术室应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工作责任心也进一步加强,从而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数量必须适宜,各级、各类、各层次的医护人员配置合理,并注意新老搭配,创造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在手术高峰期可实行弹性排班,有危重病人时实行动态排班,夜班增加副班人员,手术较少时让部分护士实行弹性休息,采用各种方式解决护士超负荷工作状态。

2.4 加强护患沟通交流据相关文献报道[4],大部分护理纠纷是由护患沟通不良所引起。因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与技巧性,使用文明语言,与患者交谈时态度要诚恳,仪表大方,对某些素质差的病人及家属的过激语言和行为应心平气和地去解释、安慰,绝不能语调生硬,敷衍了事。比如护理人员要在术前、术中、术后与病人及家属进行认真的沟通,并在沟通中要掌握语言的艺术性和沟通技巧,切实履行告知程序,通过实际行动来感召病人及家属,取得他们的理解与信任,有效杜绝护理纠纷。

2.5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和完善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诸如术前访视制度、手术室核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切实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使每一位护士牢记职责并严格遵守,做到有章可循[5]。护士长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时预见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加强日常工作监督、指导,正确引导护理人员,树立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有效保障手术安全及护理安全。

3 小结

护理工作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声誉、经济效益,护士应正视自己工作中的缺陷,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恪守职业道德,这样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而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其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是整个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6]。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在充分认识上述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护患沟通交流及护理安全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尽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1]陈玉静,张佩超.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5):1 073-1 074.

[2]杨柳.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360-361.

[3]杜福珍,田玲.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94-95.

[4]赵曙光,张秀红,杨红娟.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7-38.

[5]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等.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13):109-110.

[6]陈昌珍,魏晓燕,罗丽平.手术室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71-73.

R472.3

B

1007-8991(2012)05-0133-02

(收稿 2012-03-02)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