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世说新语》对《诗经》的引用

2012-08-15李丹

关键词:世说新语诗经

李丹

论《世说新语》对《诗经》的引用

李丹

善于“引用”是《世说新语》一种主要的修辞手法,其中对《诗经》的引用量大且效果极佳,通过对《世说新语》引用《诗经》的典故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典与他的政治思想、身份地位和个人爱好有关。《世说新语》用各种方式引用《诗经》,使这部志人小说充满了诗意,增强了美感。

《世说新语》;《诗经》;引用;典故

《诗经》被尊为儒家经典,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古往今来,有很多篇章著作对其进行了引用。其中,《世说新语》对它做了大量的精妙的引用。如,对《国风》的引用有十二则,对《雅》的引用有十三则等。为了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其引用的方式丰富灵活,如直接使用原文进行引用,用断章取义的方式进行引用,反其意的方式进行引用等。这样引用使文章意深远,韵十足,更典雅,更形象,委婉含蓄,叙述精妙。本文就《世说新语》对《诗经》引用的原因、作用及意图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 引用的原因

在《世说新语》中,有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其中最值得探讨的修辞手法就是大量引用典故。用典,即:通过明引或暗引古代言语故事于自己的作品中来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书中明引或暗引古书除了《诗经》还有《公羊传》《汉书》《史记》《墨子》等,但是用典最多的来源于《诗经》。

之所以会对《诗经》进行大量的引用,究其原因必与作者的身份背景、个性、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有密切的关系。

1.《世说新语》是南宋时期由刘义庆组织一批优秀文人写的。刘义庆自幼聪慧、才智过人,爱好文学,是宋武帝的侄子且深受其赏识和信任,袭封临川王。刘宋建立后,具有雄才伟略的刘义庆担任过很多要职如荆州刺史、中书令等,对王室充满着独特的感情,一心憧憬着能建立伟业。《诗经》中有很多篇幅都是对西周王室的歌颂,这正是他所向往的,很符合他的心境,故他会多次引用相关的内容。

2.《诗经》是一部很有影响力的著作,深受大批文人喜爱,语言生动简洁,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刘义庆喜爱文学,在编写《世说新语》的时候,为了使文章更有魅力,故会对《诗经》的内容进行引用。

3.在南北朝时期,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刘义庆推崇儒家思想,提倡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他在担任要职期间,政绩颇丰,勤政爱民。《宋书》卷五十一《刘道怜传》称“性谦虚,始至及去镇,迎送物并不受。”《诗经》被尊为儒家经典,对其引用是作者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体现。

二 引用的作用

《世说新语》的语言历来为人称道,宋刘应登称其“清微简远,居然玄胜”(《世说新语》序);明王世贞称其“或造微于单词,或征巧于只行”(《世说新语补》序);今人鲁迅称其“玄远冷隽”(《中国小说史略》),刘盼遂称其“清新俊逸,咳吐珠玑”(《世说新语笺校》后叙),日本学者亦有类似评价。而这些多数是从整体上把握《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更有明人吴瑞征撰有长篇骈序,分析得出了《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有雅言、捷言、形言、反言、偏言、超言“六义”。

《世说新语》简约玄澹的语言风格,乃是魏晋时期玄学之风与清谈之风的直接结果。玄学家们探求玄理,讲究玄虚澹远,不落言荃;清谈家们辨析名理,更是讲究“辞约旨达”和辞令之美。这种风尚既影响了一代学风,也影响了一代文风。刘叶秋先生曾经指出,魏晋人的清谈以“言约旨远”为贵,《世说新语》语言简练,而表达力很强,叙事实,记辞令,描写人物,说明道理,都能抓住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以精炼确切的文字,给人以生动鲜明的印象。

“雅言”,其所为雅,即指书中所记载魏晋人物吐嘱之玄远高雅,亦指作者文辞之雅,所谓“玄黄其质,金玉其相,含艳藻于绮心,飘繁英于绣口”,“言之能文,行之自远”。故千百年来《世说新语》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成为案头必备之书。

《世说新语》中所记魏晋人物的吐嘱之玄远高雅,多义深意隽,奈人寻味。书中可谓琳琅满目,俯拾皆为珠玑。例如,《言语》四十一:

庾公(亮)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于时以为名言。

《言语》四十八:

竺法深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门?”答曰:“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

《言语》五十七:

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世说新语》的语言之雅更多的表现在人物应对用《诗经》的语句上,这大概是先秦朝会之遗风,书中每每见之。例如:《文学》三: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二婢在郑玄盛怒之时竟恰到好处地引用《诗经》相戏,郑玄听后定然会心而笑。这里所记虽为汉人故事,但书中魏晋人应答引《诗经》者亦复不少。婢女竟能雅到这个水平,名士们的生活情趣便可想而知了。

三 引用的主旨

文章中的引用,通常蕴含着作者的思想、观点及情感。通过对《世说新语》简要梳理,可以发现作者对《诗经》的引用有几个方面的意图。

1.赞誉。

《世说新语》中通过对《诗经》的引用来赞誉人的事例有很多。

《言语》十三:

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既成,自行视,谓左右曰:“馆当以何为名?”侍中缪袭曰:“陛下圣思齐于哲王,罔极过于曾、闵。此馆之兴,情钟舅氏,宜以‘渭阳’为名。”

本段引用的是《小雅·蓼莪》的意蕴,“罔极”一词出自《小雅·蓼莪》中的“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首诗写的是孝敬父母之情,所以后人常常称父母之恩为“罔极之恩”。通过对“罔极”一词的引用,来称赞魏明帝为甄氏筑馆是至孝,同时是天下万民的好榜样;而后面的“渭阳”典故则是出自《诗经·秦风》,“渭阳”本是篇名,是秦康公为太子时,送别舅父晋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于渭河北岸时所作,《诗序》谓康公之母秦姬已先此去世,故云“我见舅氏,如母存焉”。后用“渭阳”为典故,表示外甥对舅氏的情谊,且用于自己母亲死后。此处用“渭阳”为馆名,也是表示魏明帝笃爱舅氏、怀念已故母亲的至孝之情。

《规箴》二十七、《言语》五十六、《排调》三十三等处通过对《诗经》的引用也表达了类似的意图。

2.哀叹国家的多灾多难和个人的命运坎坷。

《世说新语》是一部时代精华的文学作品,记录的是那个混乱时代的生活内容,作者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言语》三十六:

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

《黍离》透射出了作者要表达哀叹国运衰微的情感,后世著作中也常常以此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情感。

《贤媛》二九:

郗嘉宾丧,妇兄弟欲迎妹还,终不肯归。曰:“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死宁不同穴!”

郗嘉宾死后,他以前的被迫休的妻子,发出“死必同穴”的呐喊。这是作者表达对家庭命运情感的句子。

很多地方如《言语》八十,表达了命运迷惘的苦闷心境。

3.讥讽批判人和事。

在魏晋时期,有一种土族风尚就是,通过嘲讽的方式来嘲笑戏弄别人以表现自己的智慧才能。《世说新语》记录了很多当时士大夫阶层的言行,大多是这方面的。《排调》三十三:

庾园客诣孙监,值行,见齐庄在外,尚幼,而有神意。庾试之曰:“孙安国何在?”即答曰:“庾穉恭家。”庾大笑曰:“诸孙大盛,有儿如此。”又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还,语人曰:“我故胜,得重唤奴父名。”

在魏晋时期,非常讲究家讳,于是人们通过在言谈中巧妙地隐入别人祖辈的名字来达到讥讽戏弄的效果。

除了熟人之间开开玩笑之外,也有对社会和政治的不满,暗含着劝谏的意思。

4.抒情。

《世说新语》重抒情,而《诗经》中蕴含有很多关于爱情、亲情和友情的词句。《世说新语》为了抒情而引用《诗经》的例子很多,也正是有了这些引用,文章更有文采、意境和表达力。

四 结语

《世说新语》通过对《诗经》不同方式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力,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原本是小说性质的著作带有诗的特质,从而使其更加有韵味。从引用的原因探究,可以发现有很多篇章是作者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流露,与作者的文学修养有关;从引用的作用探究,可以发现作者用典用得极其精妙,很有技巧和艺术性,其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从引用的主旨来探究,可以发现文章中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意图、情感以及道德倾向和价值取舍等。总之,《世说新语》的精妙的叙事艺术和引用技巧,无疑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典范。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罗积勇.用典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5][6]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

[7]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On Literary Allusion Quoted From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Book New Anecdotes of the Time

Li Dan

Quot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hetoric methods in the book New Anecdotes of the Time,which quoted a lot of literary allusions from the Book of Songs.With the analysis of those allusions used in New Anecdotes of the Time,we understand that thi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uthor’s political attitude ,the social status and personal hobbies.It is the allusions quoted from the Book of Songs that makes New Anecdotes of the Time full of poetical feeling and sense of beauty.

New Anecdotes of the Time;the Book of Songs;quotation;allusion

I206.2

A

1672-6758(2012)05-0098-2

李丹,在读硕士,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0级,陕西·汉中。邮政编码:723000

Class No.:I206.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世说新语诗经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
从狷介名士到风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