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3岁儿童教育的途径

2012-08-15吴文青黄少芸

关键词:社区幼儿园儿童

吴文青 黄少芸

0-3岁儿童教育的途径

吴文青 黄少芸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是人生开端的教育,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学前教育社会需求量的加大,0-3岁儿童的教育除了在家庭中进行,还需要一些其它的教育途径来满足家长的需求,能为0-3岁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通过社区学前教育、幼儿园、亲子园等教育途径,为0-3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0-3岁儿童;社区学前教育;幼儿园;亲子园

脑科学研究不断有新进展,使人们认识到0-3岁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最佳时期。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在我国已被纳入学前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开端。我国学前社会教育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主要机构——幼儿园、托儿所难以满足大多数学前儿童特别是0-3岁儿童的需求,大部分0-3岁儿童仍散养在家中。

学前教育不是单一模式的正规化幼儿园教育,而是应该纳入开放的社会体系中,放到社区、社会的大环境中,从个体与社会等关系角度来全面考察儿童的发展问题。正如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代系统。其中,微观系统和中间系统是指儿童生活的场所及周边环境,如家庭、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以及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等之间的关系或联系。[1]

在目前条件下,我们应根据本地实际,遵循0-3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家庭、社区和学前教育机构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幼儿园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为0-3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促进0-3岁儿童全面、健康、科学的发展,促进儿童家长及看护人的科学育儿水平的提高。根据此精神,0-3岁儿童的教育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一 社区学前教育

当前,社区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潮流。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这是我国幼教法规第一次使用“社区”这一概念。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两份文件表明,我国要以社区为依托发展幼儿教育。社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发展社区。社区学前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教育系统的基础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张燕老师认为:“社区学前教育属于大教育范畴,其对象不仅仅限于机构中的幼儿,而是社区内从出生至学前阶段的全体幼儿,甚至包括他们的家长及社区全体成员。”[2]

对于开展社区学前教育的必要性,李生兰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一书中也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不仅是我国学前教育依法治教的需要,而且也是发挥学前教育的整体教育功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此外还能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国际化进程”。[1]

学前儿童是社区人口的组成部分,其教育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学前教育应是社区内为0-6岁儿童或全体居民设置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活动,是多层次、多内容、多种类的社会教育。它是以婴幼儿为对象,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区域性教育。

在不同的成长背景下,每个社区家长和幼儿都有其自身特定的性格特点和偏好,这就决定了在社区早教活动中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他们不同的需要,力图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早教服务,让家长在参与指导的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育儿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使家长与儿童共同成长。

目前,我国对社区学前教育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我们可以先借鉴上海等经济教育相对发达的城市在社区学前教育上探索出的先进经验。如上海市开展的社区学前教育社会化的探索,打破了部门分割和托幼年龄界限,将广大散居的婴幼儿教育纳入社区统一管理,由各级妇联牵头,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一整套工作与服务的多元、多层次的社区学前教育管理网络,将0-6岁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改革深入到体制改革的层面,早在1999年就初步形成了托幼机构、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多方位和多形式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满足了学前儿童受教育的需求。[3]

二 以幼儿园为中心的0-3岁儿童教育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于人一生性格的塑造、品格锤炼、处事的态度甚至智力的开发都有很大的关系,带养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社区中多数学前儿童家长的“早期教育”意识还比较薄弱,而“早期教育”意识较强的家长又不太懂得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早期教育”。尤其是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大多0-3岁儿童的教育只能依托各部门开展极少的活动,缺乏系统科学育儿方法的学习与指导。在我国,幼儿社会教育历来被认为是为3-6岁儿童提供的幼儿园教育,而0-3岁儿童的教育基本以在家庭中散养为主。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开始向下延伸,为3岁以下的儿童和家长服务,使0-6岁儿童的教育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向。

李生兰认为:社区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应为共建共享共发(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幼儿园为社区提供各种服务);幼儿园要密切与社区的关系,就必须遵循优势发展、互益发展、整体发展、平衡发展等原则。[1]在社区儿童早期教育机构不健全的时期,幼儿园有义务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未入园儿童及家长提供教育资源,提高家庭教养水平,积极探索幼儿园为社区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的策略和途径。

社区内的幼儿园是社区学前教育依托的主体,处于社区学前教育的中心地位。幼儿园具有丰富和完备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幼儿园有一定的建筑场地和设施,如室外活动区、大中小型玩具等。而从目前来看这些建筑场地和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双休日、寒暑假,大多时间是闲置的。幼儿园应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物力资源,深入了解这些现场资源的闲置量和需求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时适度的面向社区0-3岁儿童和居民开放其园地场所、设施玩具等,与社区共享。还可以利用幼儿园的活动室作为家长经验交流和开设讲座的场所或在添设婴幼儿活动设备后作为亲子活动的场所,在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定期面向社区内0-3岁儿童和父母开放,让社区儿童来园共享幼儿园的这些玩具设施等教育资源,并可设专门指导人员进行现场指导。[4]幼儿教师是职业性的早教工作者,他们所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务更符合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学前教育活动开展中更具优势和亲和力。选择部分幼儿教师参加相关培训,迅速转型为优秀的亲子园教师,从事0-3岁早期教育有专业优势,性价比比较高。

因此,幼儿园作为专业性的正规幼教机构,必须拓宽渠道为0-3岁儿童及家长服务,要增强主体意识,增强与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努力实践去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相关的早教活动,使其真正成为社区科学育儿的中心。

三 亲子园教育

家长对0-3岁的儿童已不满足于身体健康和有人照看,有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愿望,但苦于科学育儿方法和早期教育机构的缺乏,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典型的亲子早期教育机构——0-3岁亲子园应运而生,并逐渐在我国各大城市掀起热潮。

目前0-3岁亲子园,以促进0-3岁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提高主要抚养人的教养能力这个双重目标作为办园目标。0-3岁亲子园以传播正确的育儿观,传授家庭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趣的亲子游戏活动,逐步提高家长的教养素质,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让儿童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

0-3岁亲子园是给家长提供一个如何养育0-3岁儿童的课堂,给0-3岁儿童提供娱乐、游戏的场所,集教育、娱乐于一体的早期教育机构。0-3岁亲子园教育是以社区为依托,以亲子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面向0-3岁散居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教育和指导的一种社区早期教育形式。但是0-3岁亲子园作为教育机构,不是游乐园那样的娱乐设施,也不同于幼儿园等正规教育机构。0-3岁亲子园的指导对象、活动设置、时间安排、指导内容和指导形式都具有独特性。0-3岁亲子园不仅把儿童作为教育对象而更强调教师把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给家长。教育内容的设计不仅针对儿童也重点指向家长,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来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时间安排更灵活,包括半日早教活动、周末亲子活动等,以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指导形式多种多样,如亲子活动、家长交流、家教讲座、发放指导材料等。

家长一方面通过亲自参与0-3岁亲子园安排的亲子游戏活动,观摩老师的教学指导,来学习促进孩子发展的具体技能,另一方面通过问题咨询解答来提升自己的教养素养,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1]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燕.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J].幼儿教育,2004(7).

[3]邹敏.我国城市社区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5(Z1).

[4]李相云.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探讨[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Ways to Offer Preschool Education for Infants From 0 and 3 Years of Age

Wu Wenqing Huang Shaoyun

Early education on infants from 0 and 3 years of age is th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of human life,which is a critical stage for children’s growth.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on infants from 0 and 3 years of age has been related to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entire people of the nation.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preschool education,there should be other ways to provide better preschool education rather then the family did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qualified education.The paper hold that an excellent educational service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community preschool education,kindergarten and parents- children kindergarten for infants from 0 and 3 years of age and their parents.

infants from 0 and 3years of age;community preschool education;kindergarten;parents-children kindergarten

G61

A

1672-6758(2012)05-0004-2

吴文青,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邮政编码:730070

黄少芸,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邮政编码:730070

Class No.:G6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社区幼儿园儿童
社区大作战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