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研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发展策略

2012-08-15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研训教育学教研

李 岩

(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青年研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发展策略

李 岩*

(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结合北京十四中校长王建宗教授有关“怎样做好教研员——以专业理性促进教研和教师发展”的讲座内容,探讨了青年研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发展策略。

研训教师;专业素养;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然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本质上是教师个体成长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和更新知识、不断增长专业技能的动态过程。[1]承担教师教育工作的研训教师,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者和引导者,探究其专业发展策略对教师教育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一些青年教师刚出校门就走上了研训工作岗位,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而研训工作经验不足,在工作中常出现迷茫与困惑。如何突破瓶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笔者结合北京十四中校长王建宗教授有关“怎样做好教研员——以专业理性促进教研和教师发展”的讲座内容对此进行探究。

一、青年研训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1.师德与专业理念

王建宗教授提到教师的三大境界:一是职业境界,“工作一场唯勤恳,平凡一生只认真”;二是专业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事业境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三大境界很好地诠释了师德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教师应具备三种精神:个体精神——敬业、认真、钻研、创造;团队精神——协作、奉献、互助、共融;社会精神——爱岗、爱国、爱自然。作为研训教师不但要具有良好的师德,更要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首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研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领悟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本学科课程、教材与教学三者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其次是建构思想——相信学生的潜能,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的知识经验。[2]在建构过程中,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实际,素材选择要全面多样。最后是树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理念。

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3]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通常指学科知识。研训教师主要从事学科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不但要掌握更深、更广的学科知识,还要灵活运用学科教育学知识,故将本学科知识与学科教育学知识都作为研训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在研训工作中,“以师为本”是工作核心。要了解广大基层教师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回答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等一系列问题,都离不开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故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知识作为条件性知识。研训教师应具有跳出学科看学科的意识,能够站在大教育的视野上审视课堂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当然,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疑难问题,特别是基层教师没意识到的教学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教研实践研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实践性知识,形成教研实践智慧。

3.专业能力

能力是以人的一定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用以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动力量,它是在不断地认识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的。[4]研训工作的内容包括学科教学研究、组织实施教研或培训活动、指导教师上评优课等,这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专业能力。具体而言,专业能力可分为教研能力、科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工作反思能力等。其中教研能力包含学科教学能力、教学指导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培训能力等。

二、青年研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思考

1.建立成长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建立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是专业成长的方向航标。青年教师刚步入研训岗位,对研训工作内容比较陌生,对常规教学管理、课堂管理、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师培训、评课交流等各方面的工作感到无从下手,应及时寻找专业领路人——学科师傅,尽快在师傅指导下建立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不要急于求成,按照每个阶段的发展策略,踏实认真地工作,逐步实现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平时要勤于思考,经常与师傅进行交流和探讨,特别是出现工作困惑或疑难问题时,及时向师傅请教,并进行工作反思,提升专业能力。

2.坚持读书,夯实基础

坚持读书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力。坚持钻研专业书籍,能促进教师快速实现专业发展。阅读书目包括本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和一般社会学等几方面。

学科专业书籍要“精读”。作为研训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把握要“精准”。要精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科教学理论书籍。通过精读与思辨,深入理解与领悟学科的课程理念与学科性质。对比各版本学科教材,挖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了解多样化的知识建构方式,从而整体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为有效指导教学奠定基础。掌握学科教育学知识,对学科课堂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教学流程等有较为深入地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要“泛读”。作为研训教师,要广泛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王建宗教授指出,我们不要拘泥于学科教学本身,要经常跳出学科教学,站在大教育的层面上分析教学,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学生。青年教师要用心阅读教育著作,着重阅读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等。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刘儒德曾在“学习的科学与艺术”的讲座中,通过大量案例讲解沉锚效应、“7±2”规律、认知负荷理论效应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广泛阅读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能够使教师更透彻地理解学科活动中的“教”与“学”,能够更科学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

一般书籍要“悦读”。作为研训教师,要想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欢迎,提升个人魅力,还需要博览群书,积累通识性知识。通识性知识来自于自然、社会、人文科学常识、艺术知识、信息知识等方面,教师应当以兴趣为主,从中筛选自己喜爱的书进行阅读。坚持阅读,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完善人格,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参加学习培训,开拓专业视野

青年教师有着充沛的学习精力,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比如,在各种研训活动中,通过参与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积累研训策划经验,如如何组织活动、如何评课、如何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等;在各种评优课中见识各学科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积累教学资源,把握教师的发展水平;在学术交流中分享学术权威的研究成果,得到全方位教研指导;在培训讲座中领略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与研究动态,聆听教育专家对教科研问题的独到见解。

4.进行科学研究,提升引领高度

哈佛教授Michael Sandel曾说,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青年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自我反思,将反思作为一种工作习惯。王建宗教授说,虽然老教师的经验带有个人性,不可复制,但工作中形成的理论却能供大家分享。青年教师要善于捕捉工作中的小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与钻研,努力探寻解决办法以及方法所依托的理论基础,不断地将工作方法提升到理论层面,再用理论指导实践。

此外,要实现青年研训教师专业发展,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谦虚严谨的态度与钻研刻苦的精神,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踏踏实实地走好专业发展的每一步。

[1]李秋云.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的探究[J].小学教学设计,2010(15):34.

[2]孙宏安.研训教师的知识结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11.

[3]袁振国.现代教育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187.

[4]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5.

On Young 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Developing Strategy

LI Yan
(CenterofJuniorHighSchoolTeacherEducation,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

In light of the lecture“How to be a good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ff member-promot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eachers’development through professional rationality”by Wang Jianzong,headmaster of No.Beijing 14 middle school,the paper explores young 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developing strategy.

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professional quality;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451.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388X(2012)01-0061-02

2011-10-31

李岩(1983-),女,辽宁鞍山人,讲师。

阅力]

猜你喜欢

研训教育学教研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