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与展望

2012-08-15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正当性公平政策

王 东

(鞍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与展望

王 东*

(鞍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解决这政策的正当性问题,从现有情况看,这方面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只有依托于确定的政治原则,才能解决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才会建立稳定的政策保障体系和有效的实践措施。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正当性;措施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们看到,对基础教育而言,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将是未来十年的重中之重,具体而论,就是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寻求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一点,已明确体现在随后的省市两级教育发展规划之中。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就其政策的价值取向而言是没有争议的,学术界已为此深入探讨了若干年,并已基本形成共识,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解和认同。但从过去十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轨迹来看,认识上已解决的问题在行动上却可能步履蹒跚,何况,认识上的问题未必真正或者彻底解决。固然这里有教育改革复杂性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教育改革的推动力量和教育改革的操控者没有理清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导致出现或者不作为或者过度作为这样的极端状况。所以,尽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努力被摆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其实施前景未必乐观。

一、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1.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正当性把握不足

这一问题亦即为对“教育均衡发展”含义的正确理解。教育均衡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而非教育问题。

本着社会公平诉求的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公共教育资源的畸形分配,在对公平的解决中,也包含着通过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以充分实现教育外溢效应的考量。但在现实社会中,公平的具体标准和边界却因政治原则的差异和技术能力的局限呈现出模糊含混的状态,使得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正当性成为问题。教育资源分配的过度差异化和平均化是问题的两极,审视现有的政策趋势,有由过度差异化向平均化努力的冲动。这不仅可能失去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正当性,也非常可能导致教育改革的失败,使教育均衡发展的努力无疾而终。在一个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且不断加剧的社会,想当然的推行消弭阶层差异的所谓公平的教育政策是不现实的,甚至也是不诚实的。在满足一些利益阶层需要的同时,必然会遭到另一些利益阶层的抗拒。教育公平的含义只能要求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底线平等和弱势补偿,而非具有均等倾向的量的均衡,否则将会出现另一种公平诉求。我们要分清正当差异和不正当差异的实质区别,我们要消除的是不正当差异,即基于不正当的方式获取或形成的差异。遗憾的是,在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背后,我们并没有看到成熟的政治原则和价值设定。基于教育资源分配的教育政策必须建立在明确的并可持续的政治原则基础之上,而不是对现实问题和现实压力的阶段性应对,乃至权宜之计,否则就会失去政策的正当性以及合法性,这样的教育政策必将是短视的和短命的。

2.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尚缺乏清晰的工作思路

目前,关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讨论热烈异常,但实际的进程却异常缓慢。这表明这些讨论还不能形成真正的可操作的工作思路,尤其是为政府和权力机构所认可的工作思路。教育改革同所有的社会改革一样,在谨慎的尝试中探索前进是最为可取的工作方式,任何基于理性的宏大规划和主观设计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和可能的高昂代价,以往的历史已证明这一点。由于现有的关于推行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主张受制于“正当性”把握的不足,并不具备足够的实践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循着一种思路谨慎尝试较之大刀阔斧的行政推进显然更为可取。在谨慎的尝试中探索、调整、推进,把握好各种利益关系和要素关系,坚持公民社会应有的基本价值,是教育均衡发展这项事业应秉持的基本原则。

3.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有待建立

所谓政策保障机制,指由一系列合理的政策和权力构成的保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顺利进行的稳定的制约体系。政策保障机制来自于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既要体现政府的追求和控制,也要反映公民社会的意愿和监督的能力,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从目前来看,处于权衡下的政府尚未解决这个问题。

二、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展望

上述三个问题是推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性基础和政策基础。那么,从做法上来说,怎样做是解决问题之道?换言之,推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策略和基本措施是什么?

1.策略上:抓住核心,渐次推进,以点带面,稳步进行

在教育均衡发展所关涉的教育资源基本要素——教育经费(含教学设施)、教师和学生中,首先从政府最可控制和最应控制的经费和办学条件问题着手。经费问题既是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基础要素,也是产生问题的首要要素。应该说,长期以来政府在教育经费方面的差异性投入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关键因素,解决问题也应从政府投入入手。在解决投入问题以后,再带动教师和学生因素的解决。解决问题的原则是弱势补偿,而非反向投入。要避免武断式行政行为造成的浪费和困局。

2.措施上:围绕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

教师问题远比经费问题复杂。尽管很多人都认为教师资源的不均衡是教育不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但实质问题并非简单如此。教师资源不均衡不是分配的结果,而是综合的原因。教师的问题的解决不能通过劫富济贫的方式,而只能通过在岗教师的培训、优质新教师的偏向性进入以及学校管理的改善。在这些方面,政府和学校都大有可为。

学生的问题是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中最为复杂的部分。同辈群体(同学)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成长资源,对学生个体而言,同学意味着小社会,在这里他(她)将得到认知、情感、交往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和锤炼。已有的研究表明,同学的质量对个人的成长有着显性的影响。这也是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环境下,家长热衷于择校的重要原因之一。和教育投入以及教师因素不同,学生在不同学校间的分布是长期形成的,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力量,决定性要素是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教育能力。因此,学生群体的差异是最难改变的。上个世纪,美国为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曾采取“掺沙子”的方式将不同阶层的白人儿童、黑人儿童以及其他少数族裔儿童混合组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融合,但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学生群体的社会差异问题。因此,在教育均衡发展这一话语背景中,学生的差异可以被认为是正当的差异。对此,教育政策的努力只能限于弱势补偿,不能追求均衡化。

此外,不能忽略与教育均衡发展密切相关择校问题。择校既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产物,也是促使我们寻求教育均衡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来源。择校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问题,对择校问题的探讨足可独自成文,在这里只能表达一个中心观点,即择校的合法化、有序化和规范化,将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我们应该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景抱有谨慎的乐观。乐观来源于问题的迫切和社会的共识,谨慎在于教育变革背后的社会变革具有不确定性。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资源和利益在不同阶层及利益群体间的分配,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并不掌握自身的命运,我们可以将希望寄托于令人期待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On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ducation:Problems and Expectations

WANG Dong
(Educ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School,AnshanNormalCollege,Anshan114007,Chin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ducation must address the problem of the legitimacy of policy.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situation in this regard,there are still many uncertainties.Only by banking on confirmed political principles can we solve the legality and legitimacy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a stable policy support system and effective practical measures.

regional education;balanced development;legitimacy;measure

G451.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388X(2012)01-0017-02

2012-01-23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机制研究”(JG10DA009)阶段性成果。

王东(1967-),男,辽宁海城人,副教授。

惠子]

猜你喜欢

正当性公平政策
公平对抗
政策
政策
怎样才公平
助企政策
笨柴兄弟
政策
相邻纠纷案件判决的正当性困境及其论证补强
网络空间秩序与刑法介入的正当性
公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