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精细化为主线做实做细县域财政监督工作——湖南省湘阴县财政监督工作纪略

2012-08-15何毅君

财政监督 2012年14期
关键词:湘阴县监督局财政监督

■本刊记者 何毅君

以精细化为主线做实做细县域财政监督工作
——湖南省湘阴县财政监督工作纪略

■本刊记者 何毅君

“县域财政监督工作难,要做实做细更难。”采访伊始,湖南省湘阴县财政局纪检组长廖金华感慨地说,“面对困难,我们在工作中一方面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另一方面多谋善断,以创新的思维,不断夯实县域财政监督工作基础,提高财政监督工作实效。”

近年来,湘阴县财政监督以精细化为主轴,针对财政财务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认真组织开展了国有资产、银行账户和现金管理、重点支出使用等经常性检查,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来,检查单位373个,查出各类违规违纪资金3600万元,收缴违法违纪违规资金210万元,先后行政处理处罚7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3人,多次荣获省市“先进单位”殊荣。

一、高位思考,积极争取领导重视财政监督工作

“领导重视是推动财政监督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廖金华说,“但领导重视不是等靠要就可以得来的,这需要我们一线工作者高位思考,多从全局角度考虑领导所关注的事情,并发挥财政监督预警、纠偏的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详细、准确的依据,从而推动领导重视财政监督工作。”

近年来,湘阴县财政监督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十强”这一奋斗目标,加强上下联系,密切左右沟通,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廖金华介绍说,湘阴县作为“两型社会”滨湖示范区、全省项目转移重点县,工业项目和城市建设项目呈“井喷”式发展,每年投资都在15亿以上。为确保这些巨额资金专款专用,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该县财政监督局每年都开展了专项检查。结合检查发现的问题,该县财政监督局专题向县委、县政府建议成立全县重点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办公室,意见获批成立了专门机构。同时规定,对县域范围内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由县财政部门委派财务人员担任会计,所委派的会计人员需由财政监督局考察并备案;所有资金由财务管理办公室开设专户,管理费用统一标准,并接受财政监督局的监督,确保了财政投资项目安全高效运行。

“县委、县政府将财政监督工作作为规范财经秩序、保护干部不可或缺的一环。”廖金华微笑着说。正是由于财政监督人的积极推动,湘阴县财政监督工作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该县将财政监督局高配为副科级,定编8人,下设两股一室,县直单位12个主管部门、19个乡镇财政所均配备了财政监督信息员,形成了健全的监督网络。每年,湘阴县委、县政府都要召开1—2次财政监督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加强新形势下财政监督职能,提升财政监督社会影响力。该县先后出台了《湘阴县关于严肃财经纪律的若干规定》、《湘阴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并作相应批示,还亲临监管一线进行工作指导。县纪检监察、检察院对查处的重大案件一抓到底,为财政监督工作提供党纪、政纪以及法纪支撑。各乡镇党委政府也安排专人负责财政财务监督工作。全县上上下下的大力支持,为财政监督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源头控管,不断彰显财政监督细节管理成效

“湘阴县的县情决定了财政监督要以精细化为主轴,强化源头控管,向管理要效益”,廖金华说,“我们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先后出台了《湘阴县财政监督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办法》、《湘阴县财政监督质量管理办法》等规定,做实财政监管工作。”

一是源头控管,全面清理银行账户和现金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该县财政监督局对全县91家行政事业单位和19个乡镇的银行账户和现金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将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53个银行账户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督促缴存非税收入108万元,回收职工欠款16万元,清理撤除账户29个,调整会计人员8人,推进了全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二是联手监管,全面清查国有资产出租、出售收益。为了摸清国有资产“家底”,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出租、出售收益的管理,该县财政监督局与县纪委监察局强强联手,组织审计局、公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对全县的国有资产出租、出售收益进行了全面清查。对30个单位263万元违规资金全部收缴,并完善整套国有资产管理细则,确保财政收入颗粒归仓。

三是健全财政票据核销制度。按照管账、管实物和收费三分离原则,该县严格实行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和账款相符的监督机制。同时,严格把住票据年检关,坚持做到单位自查、专管员核查、总会计对资金清查、年审抽查、长年复查相结合,有效堵住了执法执收单位截留、挪用财政预算收入的管理漏洞。

四是加大对强农惠农资金的检查,防止跑冒滴漏。为了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惠及广大农户,近年来,湘阴县财政监督局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强农惠农项目检查100余项,总资金达到2.5亿元。仅2010—2011年就发现和查处违纪违规问题52起,涉及金额达2000万元,全部纠正到位。2011年,针对家电下乡补贴中存在的套补资金问题,财政监督局通过长达6个月的不懈努力——电话回访农户5400余户,走访农户2480户,查出骗补金额达150万元,全部上缴财政,取消22家代理资格,受到了湖南省财政厅的表彰。

三、标本兼治,从长效机制上确保财政监督实效

“检查不是目的,规范管理并形成长效机制才是财政监督的初衷。”廖金华说,“为此,我们以监督促管理,力求标本兼治,从长效机制上确保财政监督实效。”

一是监督关口前移,强化预算监督。为了进一步突出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理念,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湘阴县将监督关口前移,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的预算监督机制。财政监督局配合业务股室,完善了县直部门预算管理办法,强化了预算监督力度。从2010年起,年初预算编制时,需由财政监督局进行认定;对事中预算的执行进行相关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预警纠偏;在预算决算时,财政监督局有一票否决权。此外,该县还对19个乡镇推行 “乡财县管乡用”管理,增强单位自主理财的积极性。正是由于监督关口的前移,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和使用程序,仅此一项每年湘阴县节约财政资金100多万元。

二是严格程序,对财政资金进行“扎口”管理。湘阴县对所有财政性资金实行“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一支笔审批”制度。一般性财政拨款走完内部流程后需由财政局长审定,交国库集中支付局统一拨付。临时性追加项目经县政府集体研究后,报县人大常委会议决,县长签字后,再按有关程序予以追加拨付。湘阴县财政监督局还对各项财政支出通过专项审批和跟踪问效,确保其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努力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员职能,强化日常监管。湘阴县财政监督局充分发挥县直单位12个主管部门、19个乡镇财政所专职监督员的作用,强化其对县直部门单位和乡镇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的收纳、划解、核算、指标分配、资金拨付以及用款单位使用和报账情况实施日常全程监督的职能。专职监督员的工作纳入财政监督局“千分制”考核中,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在日常工作和重点检查中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项财政业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四是建章立制,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为了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湘阴县针对可能形成“小金库”资金(资产)来源的事项,出台了《湘阴县关于加强政府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湘阴县行政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理管理办法》、《湘阴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做到了事前有预防,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惩治,全程有规范,巩固了“小金库”治理成果。

记者手记:“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县域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着就事论事、应付上级交办的工作等不良现象,更不用说按照财政部精细化的要求将财政监督工作做细做实。一直以来,记者希望在走基层的过程中找到一个谋全局、重精细的县域财政监督工作样本。直到偶然发现湘阴县这一典型时,记者眼睛为之一亮。

走近湘阴县,记者发现,其工作之扎实、之精细,的确让人称道。湘阴县财政监督工作坚持高位思考,推动领导重视监督工作,具有谋全局的宏观视野;其秉持的“纠建并举、防教并重”,既从小处着手,有效堵塞财政管理漏洞,又融监督于管理之中,积极促进了财政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较好地落实了财政科学化管理的要求。

新时期,财政监督任务日益繁重,要求更加严格,财政监督人如何不辱使命,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做实做细县域财政监督工作?或许,湘阴县的财政监督实践给了我们答案:以创新的思维,以拼搏进取的心态,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就一定会开创出县域财政监督的新局面。

(本栏目责任编辑:尹情)

猜你喜欢

湘阴县监督局财政监督
有执法力度 又有服务温度——记扬州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徐芮同志
三十载矢志接壤区保护 新时代奋进高质量发展
心之所至,静水流深
——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掠影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推进湘阴县三井头旧城区改造的对策思考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邵阳县和湘阴县不同规模耕地经济效益比较
河南省城市管理和执法监督局正式挂牌成立
检察版(六)
新面孔:为财政监督发展注入活力
——财政监督战线新人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