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田径课程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2012-08-15张峰

关键词:田径教学内容院校

张峰

高职田径课程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张峰

分析高职田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田径运动教学实际,探讨其改革措施,以期推动我国高职田径课程发展,提高高职田径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田径;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一、前言

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最近几年高职体育课改革之后实行的“三个自主”(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教学时间和自主选择任课老师),使得高职田径课程日益面临发展的窘境,有些高职院校甚至已经取消了田径课程的开设。然而,事实上,田径课程应该是高等教育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速度,耐力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是其他很多体育项目的基础性课程。因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田径课程在选课制度下的日益消亡是非常值得各级领导和部门关注的事情。但是,高职院校到底该如何走出田径教学困境,使田径运动重新发挥出健身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呢?笔者期待通过探讨我国高职田径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应对建议措施,呼吁高度重视田径课程教学,改变传统田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通过选修体育课程,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田径运动,体会田径运动的魅力。

二、教学现状

从目前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的现状看,田径教学的需求主体未达到一致,教学方法机械死板,教材重复率高,导致高职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对田径运动的理解也不够全面和务实,使田径教学无法切实体现出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特点,无法真正调动高职田径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具体如下:

其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和支出增多。然而,社会上进行锻炼的形式往往没有田径运动的身影,而作为年轻一代的高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的初步形成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职学生也认为田径运动不适合作为锻炼形式,健身和教育价值不大。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成为高职田径教学的思想障碍。

其二,高职田径课程教学内容传统陈旧,枯燥乏味,从小学到高职,教学内容反复延续缺乏创新改革,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田径课程的动机和兴趣,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其三,高职教育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体育教育和田径教学也不例外。田径教学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仅侧重于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结果评价,没有把田径运动的多种教育和健身功能充分调动和体现出来,忽略学生的全面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无视学生个体性差异,容易导致学生消极应对或逃避田径项目。

三、原因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的测试项目更多地集中在田径项目,把田径课程作为考核的基础课程来设置和安排教学,更多注重学生的体能测试。因而,在选课制背景之下,多数高职学生不愿意再选这种应试的体育课程,而转向于更为自由休闲和开放的体育项目。这就与当前高职田径课程教学要求和目标背道而驰,导致了田径课程无人问津,无人选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职院校往往把田径课程作为基础课程进行选修,其内容死板俗。高职学生更愿意把田径课程看作是竞技性的体育课程,而非娱乐和休闲项目,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生看来,田径运动注重训练结,枯燥乏味。该现状与目前的田径运动教学指导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传统的田径运动理念就是把其等同于竞技性运动,这与高职体育教学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相悖,使得学生对于田径运动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田径课程的顺利开展。

二是我国高职田径教学仍未摆脱掉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影响,过于追求田径课程的竞技特性,忽略学生基本体育技能培养和全面身体素质提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田径课程难度过大,使得学生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对于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全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田径课程变成学生机械模仿的课堂,使得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相差甚远,从而使得田径课程教学完全失去了应有的体育活力和生机;

三是田径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后,考核方法单调,评价方式单一。田径课程缺乏新颖性内容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其他有较高的娱乐性的体育项目给田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可见,落后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处于被管理和被训练的位置,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悖行,必然导致田径课程教学困境。

四、应对措施

鉴于以上我国高职院校的田径课程教学现状,笔者深切的意识到,必须尽快改变目前的状况,充分发挥出田径运动的真正内涵和有效作用。这既是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及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真实需要。要认真分析高职田径教学状况不佳的因素和根源,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推进高职体育选项课制度改革,领导高度重视,增加场地设施与经费投入,提升认识,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田径课程教学水平。应对措施具体如下:

首先,高职院校要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田径教学理念,强调田径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一致的教学理念,除了要继续加强对于学生田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外,更要引导学生看到田径运动的优势和魅力所在。高职院校的各个领导层和教师群体都要切实关心田径课程的发展方向,真正从思想上、意识上、理念上来重视田径课程的教学,深化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认识与理解,改进田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来切实有效的提高田径教学质量,努力使用优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根据田径教学内容、性质及特点选择教学方法,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还要根据学校的不同教学环境和硬件设备等来改革和创新田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革新的教学模式,并使用一定的优化教学策略来规划和实施田径教学过程。只有这样,高职田径课程教学才能及时更新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尽力的营造出一中生动活泼的田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让田径课程能够在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

其次,鉴于当前我国高职田径课程的教材和内容过于单调乏味,而这又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我们必须尽快更新田径运动的教材与教学内容,关注教材的质量和内容的实际效果。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借鉴国外先进成功的经验来更新和充实我国田径课程的教材和内容,最好使得教材能够兼具健身与竞技性,尽可能的弱化传统观念中对于田径的认识,及时调整田径的教学目标,尽可能的迎合高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双重需要,主动适应时代对于体育的实际要求,将竞技体育与健身体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开拓田径运动的新领域,努力挖掘出高职田径运动的健身性能,突破人们对于田径的一贯误区,合理扬弃田径运动中的竞技体育体系,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加田径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

第三,高职院校要针对目前田径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现状,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田径运动教学评价体系,突破传统评价方式的单调性,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高职学生正确的评价田径课程的效果和价值所在,努力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田径运动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提升和个体发展的整体提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尽快集思广益的来寻找新的田径运动教学思路和办法,以全新的田径教学考核办法来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轻负”的教学环境,采用过程性评价,以育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把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作为考核评价的标准,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真正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地发展。

[1]程华平.解析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日趋低谷的原因和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2]梁干强,钱应华.新时期高专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整改措施[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

[3]姜银兴,田国祥.高师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J].科教文汇,2007(6).

[4]王磊.田径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生存空间的分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1).

[5]杨文斌,余贞凯.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读与写杂志,2008(5)

[6]周天华.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

G807.4

A

1673-1999(2012)06-0205-02

张峰(1977-),男,福建仙游人,福建化工学校(福建厦门361021)讲师。

2011-12-29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内容院校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