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2-08-15祝华凤

关键词:滁州市滁州金融机构

祝华凤

滁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祝华凤

从滁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现状出发,从金融体系、企业自身、政府政策三个层面分析滁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滁州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必须从“银行、企业、政府”三管齐下,才能使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大滁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2010年,滁州市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滁州市地处长三角腹地,属于区位优势明显的后发地区,有着难得的发展空间、时机和条件,理应发展得更快。但其城市经济属于典型轻工商贸经济,注定其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做不大,全市中小企业占全市登记企业总数的98%以上,实现的GDP占全市工业企业的95%左右。滁州市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滁州经济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其起点低、规模小,可供抵押资产少,贷款评估等中介费用高,现有的融资渠道单一,造成中小企业一贷难求,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束缚滁州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缰绳。

一、滁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现状

目前,滁州市中小企业已发展到1.1万户,注册资金240亿元。规模企业数已达1100户,增加202户,其中亿元企业增加135户,完成增加值33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7%。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制约着滁州市中小企业发展。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中小企业认为目前资金情况“紧张”,约六成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很难”。而在未来的两年中,有50%的企业有技术改造项目的需求,但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它们的发展受限。

二、滁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分析

(一)滁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1.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资金来源[1]。

据调查,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注册资本来源于亲友的入股资金和自有的原始积累资金。大部分企业的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家庭、亲戚和朋友,企业自有资金占企业资本总额的比重有所增加。

2.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首选。2009

年,滁州市90%的中小企业曾经到银行借款,但银行很少提供长期借款,主要是提供短期的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的更新资金。从贷款方式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抵押贷款。从贷款对象看,各金融机构都在争夺资信质量高的优质中小企业。银行方面由于缺乏识别能力,往往冷落一些发展潜力良好但当前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企业。

(二)滁州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歧视与偏见。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往往显现出回避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为了降低风险而加大了审查的成本,但其收益并未改变,所以中小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贷款。另外,由于商业银行机构网点主要向大中城市收缩,作为基层的商业银行没有贷款权,贷款的审批程序繁琐,信贷标准更加严格,这就使得主要分布在县市级以下的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无法落到实处。最后,商业银行在贷款对象的选择上,偏重于优质企业,而大量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

2.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滞后增加融资的难度[2]。首先,中小企业总体规模较小,资金周转较慢,自身留存收益较少,企业的自有资金不足,企业的内源融资受到限制。其次,中小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规范,难以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揭露企业的会计信息,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最后,多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较低,缺乏核心技术和无形资产,中小企业信誉不高,导致银行放贷谨慎。

3.金融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资本市场体系还未建立,中小企业的外源性融资往往只是局限于商业银行融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其他的金融衍生品几乎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加上民间资信评级机构没有发展起来,所以,中小企业很难以股票、债券的方式融资,而私募、集资等非正式融资方式又有很大的政策风险,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单一,主要是向银行贷款。

三、解决滁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路与对策

(一)金融机构改进与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滁州市的金融机构应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一契机,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

1.金融机构应消除歧视与偏见,创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一是推进银企合作,让不动产“动”起来。滁州市很多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资金短缺,企业项目也处于“半拉子”状态,在各大银行的帮扶下,抵押物以在建工程的方式进行处理,为企业取得融资款项。二是推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商标质押融资工作,让企业的死钱“活”起来。滁州市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此项工作,虽无前例可循,但仍在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三是推动融资顾问制,让企业融资渠道“宽”起来。各大银行的帮扶小组派专门人员担任企业投融资顾问,结合企业发展特点,针对不同银行风险偏好,将企业与银行结接,争取成功融资。四是引导企业联姻,让企业资金“联”起来。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帮扶小组有意引导不同行业的企业加强联合,错开资金使用周期,形成“过桥”资金。

2.金融机构应创新工作思路,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滁州市的金融机构应根据滁州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和项目需求特点,积极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方式,切实加强各项配套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为自主创新、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要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开发符合中小企业经营需求的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创新风险管理的新方法。金融机构要合理调配信贷资源,确保滁州市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信贷需求得到满足,紧紧围绕打造“三个园”和“三大千亿产业”培育工程,统筹配置信贷资源,优先保证项目所需配套信贷资金及时落实到位。积极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银团贷款,合理分散信贷风险,为符合条件的大型政府投资项目提供有效信贷支持;降低贷款门槛,积极探索以商标、专利权为质押品的质押贷款方式,同时还要创新滁州市中小企业贷款的还款方式,实行更为灵活的还款政策。

3.加速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各大金融机构应积极承办银企对接活动,建立跟踪和考核机制,确保签约项目落实到位,确保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用好用足已经出台的中小企业融资激励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加快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

(二)深化中小企业改革是融资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中小企业内部着手,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势在必行。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资金匮乏,还有管理水平低下、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必须深化改革[3]。一是要改善经营者的素质与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知识,运用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二是要健全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用水平。中小企业要建立诚实守信的原则,充分地披露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既要保持良好的银企关系,还要建立与客户、政府财税等部门的良好信用记录,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三是加快中小企业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找准滁州市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产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由于滁州市的传统产业技术相对落后,经营效益不高。因此,中小企业应当尽快引进先进技术加速产业改造,推动产业升级。

(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1.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在滁州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下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如中小企业局,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为金融机构提供较为全面的、动态的本地中小企业情况,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还贷风险。从滁州本地的情况看,目前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分散,信息量偏少,难以为银行提供有用信息。与此同时,政府应积极开展专项评选活动,调动银行工作积极性,引导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加大投放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全力支持滁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加大金融中介机构建设。滁州市可尝试成立一些专门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政策性公司,或给予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一定补贴;支持发展商业性担保和会员制担保机构,形成覆盖全市的融资“一体两翼”中小企业担保网络,考察学习先进地区担保业经验,整合当地担保机构资源,成立一个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良好信用和担保能力,能够满足银行需要的担保机构,积极筹建滁州市级担保公司,争取省担保集团在滁设立公司。

3.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政府必须承担起创造中小企业良好的市场环境的职责,并要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首先,政府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土地、房产等动产、不动产的抵(质)押、担保、评估、审计、验资、登记备案等中介服务。其次,政府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将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尽量将大企业的配套产业链放到本地中小企业上,并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发展与合作机会,如财政预算中安排用于专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用于建立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或贴息。另外,政府也要利用自身所获取的信息,帮助中小企业寻找新的市场切入点。政府要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建立信息平台,增加信息发布渠道,公开社会信息,增加中小企业对外的横向联系与交流。政府要为中小企业创造条件,支持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稳定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科技研发队伍,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目前滁州市一些企业已经与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总之,政府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配套体系的形成,真正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1]董邦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8).

[2]程剑鸣,孙晓玲.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曲琳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D].东北财经大学,2005.

[4]武微.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中国商界,2008(11).

F830.9

A

1673-1999(2012)06-0120-02

祝华凤(1979-),女,安徽全椒人,硕士,滁州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2012-01-06

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2011sk445);滁州学院科研项目(2010sk010B)。

猜你喜欢

滁州市滁州金融机构
《滁州西涧》(草书)
习作点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Mother's hands
习作点评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浅析如何提高滁州市城市防洪标准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