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年目睹茶界之怪现状

2012-08-15张襦心

茶博览 2012年8期
关键词:茶商乌龙茶农

■ 张襦心

二十年目睹茶界之怪现状

■ 张襦心

我的饮茶史并不长,仅有 20余年。然这 20多年中,交游茶界,亲见、听闻怪现状之多,亦觉触目惊心。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仅整理一二,列举如下。

春茶危机

绿茶里面的春茶——这是普遍可以看到的说法。正当爱茶者摩拳擦掌,准备来年新茶一上市,小虫子还没出现,就去储备好一年的“口粮”时,催芽素的出现,摧毁了这一梦想。春茶危险的不是农药,而是催芽素——所谓无利不起早。现在炒作明前茶,要比谁家的茶叶上来快,尤其是对某些追求早上市的茶,早一天上市价格往往就好一些,你说茶农喷还是不喷?一般而言,高山茶或者有机茶,对化学农药、激素“零容忍”,也没办法采多季。名茶茶场需要养护,采太多,影响品质。目前我国的有机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 1%。但“只要交认证费,就是有机茶”的传言,以及个别有机茶园被曝光使用高毒农药的新闻报道,同样令人心生疑虑。看有机茶园的生态环境好不好,就可以判断是真有机、还是假有机。如果茶园杂草被处理得干干净净,肯定是施了除草剂,再把树木都砍光,虫子一来不用化学农药是不可能的。

一旦使用上化学农药,又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那些常用于茶园的化学除草剂,残留在茶叶上检测难度比较大,不易被及时发现。长期在人体内不断积累,会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男性生育力等,还具有致癌性。美国与化学除草剂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20% 。

“散奶现象”

这次绿色和平的检测报告,之所以会引起震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集中在几家响当当的大品牌。大品牌茶企为什么会农残超标甚至激素超标?因为现在很多品牌茶企,根本没有自己的茶园,为了降低成本,全部是在农户手上收散茶。他们只是建立漂亮的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工厂,ISO、QS、无尘车间,加快他们的店铺加盟速度。但是茶叶收购,和其他任何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茶叶店一样,跟茶农收购。部分在企业网站及宣传册宣称的拥有大量高山茶园的,也是跟茶农买断,即使是买下的茶山,也是承包给茶农去种植,一纸简单的合同:承包的茶山面积多大,今年必须做出多少斤茶叶。因此,承包的茶农就做出简单的选择:虫害多了,就打农药;如果天气不好,收成预计不好的时候,那就打激素。

这就是茶叶行业的“散奶现象”!当年一些奶业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形式,无论是有奶牛的、有奶车的,都可以加盟。公司只管收散奶,根本不管奶的质量。早在“公司+农户”的模式出炉之时,这些奶业公司就已埋下了祸根。而茶叶行业,依然不知吸取教训。

对品牌茶企而言,现在正是反思之时。

李代桃僵

“现在市面上,你能看到的金骏眉,基本上都是假的。”茶商基本上都这么直言相告记者。有位茶商朋友曾经拿出六袋假金骏眉样品,教记者如何鉴别。这些样品,都是厂家送来代销的。正宗的金骏眉,至少应该条索匀称紧结,黑色居多,略带一点金黄,完全承受得住100度的水温。而这六袋中,最高仿者,市面上也能卖出 1万多元一斤。中不溜的,则为三四千元一斤。

在“马甲家族”里,假金骏眉是最有出息的,在普洱茶炒得最热的时候,甚至有很多人去重庆、福建一带收购绿茶原叶,拉回云南发酵,揉吧揉吧,压成茶饼面目全非,拿个纸一包,“天价普洱”就大功告成了,天知道连树种都不是一回事。更不用说,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黄山毛峰这些被假冒的“老前辈”了。品茶之人,谁敢称没有喝过“学费茶”?更有茶友疾呼:“茶叶江湖太混乱了。我们现在已经不追求什么古树纯料、高山手采,仅仅要求喝的茶是名副其实的‘真茶’,是什么品种就是什么品种,是哪个季节采摘的就是哪个季节,是哪个等级就是哪个等级,但是求真在当今中国恰恰最难实现。”

“美容茶”

在北方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中心——北京马连道买茶,如果被看出是“棒槌”,说不定还能有幸一遇“美容茶”。这是比较下作的茶商使的手段。绿茶的陈茶不好卖,那就来点染料,旧貌展新颜。

一位相熟的安溪茶商则提醒记者,选购茉莉花茶也要留个心眼。为了让茶叶显毫,同时增加分量,已经有人往里添加石灰粉。如果看见白毫明显、貌似品质上乘的茉莉花茶,一定要坚持现场试泡,并自备一根筷子在玻璃杯中搅拌一下。如果发现茶汤变成白色或者杯底有白色粉末沉淀,恭喜你,中奖了!

“香精茶”

老北京最喜欢一大早,就来一壶焖得酽酽的茉莉花茶,能从早喝到晚。不过现在随便去茶叶店来一包,很可能闻着香,一泡就没啥味道了,喝一口,满嘴苦涩。

当年没能销完的陈茶,不可避免的花香会降一点。谁肯真拿鲜花再去重新窨一下?茉莉香型的香精,就成为商家手中的“保鲜剂”。即使是新茶,该窨 7次的,为了偷工减料,也许只窨 5次。如果是低档茶,更没有人愿意糟蹋好花了,甚至捡点别人用过的茉莉花,随便窨一窨。无论是“香精茶”,还是“回炉茶”,花香都是浮在表面上的,开水一冲就没了。不像真正的茉莉花好茶,从头喝到尾,都有一股淡淡的花香萦绕。

在咖啡馆中,酒水单上倍受女士欢迎的还有“人参乌龙”、“桂花乌龙”。曾有朋友反映说:“两年前在黄山宏村买的桂花乌龙,香飘满屋,口中回甘,老板说是与桂树同生而成,我至今仍怀疑是添加了香精。”我到茶商朋友那里转了转,肯定了她的猜测。而人参乌龙则是掺了甘草粉的伪劣品。

人参乌龙是从台湾那边传过来的,吹嘘此茶为中国历代宫廷贡茶,加入了西洋参粉,所以参味浓郁,回甘力强,舌底生津,现代中草药学证明具有润肺止咳,补肾,除湿之功。还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兰贵人”。

实际上这东西在规矩的茶商眼中甚至不是茶。“西洋参多贵,怎么可能往里放,都是用甘草粉勾兑一下,混合到茶底上。做人参乌龙的茶底,也是低档茶,甚至假冒茶、垃圾茶。”

用一位茶商的说法,人参乌龙,就是台湾人骗大陆人,大陆人骗自己人的代表作。

凡是懂茶的朋友,绝对不在饭店点茶,也不喝单位发的防暑降温茶。如果要求必须点茶,也是弃之不用,自备茶叶。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听说为饭店供茶利润巨高,特意承包了此项。一般饭店进的茶,比如铁观音,都是一斤几十元的。但在酒水单上,最便宜的茶一壶也要几十元,一壶茶,最多放10g茶叶。

至于饭店免费供应的“餐前茶”,里面大多是是筛下来的边角料、碎末,几块钱一斤,堪称真正的“毒垃圾”。(本文节选自:新民周刊)

猜你喜欢

茶商乌龙茶农
为茶农送上“及时油”
阴差阳错闹乌龙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二十世纪晚期西藏茶商的个人生命史研究
乌龙泄密事件
图说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论唐代茶税、茶商对茶文化的影响
引力波探测的“大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