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汉语词义引申的语域变异类修辞引申

2012-08-15尹喜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语域修辞格本义

尹喜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词义引申,即词从原有意义派生出相关新意义的运动,它是各语言中词汇、词义发展最普遍、最重要的规律之一。[1]

语域是语言单位通常的使用对象、范围、领域;语域变异类修辞格,即运用语言时跨越语域的界限,将通常用于A语域的词语用到B语域,从而出现语义干涉现象,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常用的语域变异类修辞格有:比喻、比拟、移觉、移就。[2]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曾指出,词义的变迁和修辞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修辞手段的经常运用,引起了词义的变迁。[3]可见修辞手段在言语实践中的反复运用给词义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将详细分析几种常见的语域变异类修辞格对词义引申的影响。

一、比喻式引申

比喻是借与甲事物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打比方来说明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喻义的产生过程是以词的本义作为喻体,被比的事物作本体,本体的这种比喻义经过多次重复的使用后,约定俗成转化为引申义。

(一)外貌相似

管,《说文·竹部》:“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从竹官聲。”[4]可见,管本指一种乐器。《荀子·富国》:“为之钟鼓管磐琴瑟竽笙,使足以辨吉凶、合欢定和而已。”由于古代的乐器和钥匙形状有相似之处,“管”就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了 “钥匙”这一引申义。《左传·僖公三十年》:“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

(二)功用相似

牢,《说文·牛部》:“牢,闲,养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正是用的“牢”的“关养牲畜的栏圈”这一本义。随着词义的引申发展,“牢”又具有了“关押人的监狱”之义。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关养牲畜的栏圈与关押人的监狱,二者在功用上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借助于比喻修辞格的运用,“牢”的本义产生了比喻式引申。

二、比拟式引申

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把人拟作物,或者把这一物拟作另一物的修辞格。比拟式引申正是借助于比拟修辞格的运用而产生的词义的引申。

(一)以物拟人式

1.有生之物的拟人式

喁,《说文·口部》:“喁,鱼口上见,从口,禺声。”可见“喁”的本义是指鱼口向上露出水面。司马相如《长笛赋》:“鱼喁于水裔”。这一意义后来就由物移于人,引申为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如《论语》:“素王受命谶,莫不喁喁延颈归德。”扬雄《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回面内向,喁喁如也”。

2.无生之物的拟人式

崩,《说文·山部》:“崩,山坏也,从山,朋声。 ”《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正是用的本义“山倒塌”。在封建社会天子的死对于天下影响极大,有如山崩地裂一般,于是“天子之死”就通过拟物这一修辞格的反复运用也用“崩”来表示,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二)以人拟物式

交,《说文·交部》:“交,交胫也,从大,象交形,凡言交之属皆从交。”本义指腿胫相交扩展到动物交合方面,则引申为交配。《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虎始交。”词义引申出“交错、交叉”义。如《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及,《说文·又部》:“及,逮也,从又,从人。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及前人也。”也就是“追赶上前人”的意思。如《左传·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车而及。”随着词义的发展,不仅表示“追赶上人”也表示追赶上其他的事物,甚至一些抽象化的情况。如《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这里的“及”就是表示赶上“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下场。

(三)以物拟物式

解,《说文·角部》:“判也,从刀判牛角。 ”贾谊《汉安策》:“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这里用的都是“解”的本义。随着词义的发展,“解”还可以表示“解剖除牛以外的其他动物”,如《左传·宣公四年》:“宰夫将解鼋。”进一步引申,“解”还可以表示其他事物的“解体”、“解脱”。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缚而相之。”仲长统 《昌言·理乱》:“土崩瓦解。”贾思勰《刘民要术·水稻》:“二月冰解。”

绝,《说文·糸部》:“断絲也,从糸从刀从卩。”“绝”的本义是“断丝”,经过引申后,“绝”还可以表示“断水”,也就是“渡河”之义,古人谓小舟为刀,小舟渡河就好比刀剪断丝。其他事物的横穿或是横渡也可以用“绝”,如陆游《夜泊水村》:“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绝”的这些引申义的出现正是与比拟修辞格的运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移觉式引申

人的各种感觉,如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虽互不相同,但也有其相通的一面。在描述客观事物时,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增强语言感染力,有意识地用形象的语言将属于某一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感官上,这种修辞格便叫做移觉,也有人称作通感。[5]正是由于移觉修辞格的反复使用,使得原本表示某种感觉的词语,便逐渐获得了移觉式引申词义。

苦,《说文·艸部》:“苦,大苦,苓也,从艸,古声。”本义指的是一种苦菜,如《诗经·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由苦菜名引申为味觉,如《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再由味觉引申为体力上的“艰苦、辛苦、刻苦”和心理上的“痛”。前者如《商君书·外内》:“农之用力最苦。 ”白居易《与元九书》:“盖以苦学力文所致。”后者如《后汉书·华佗传》:“病者不堪其苦。”

酷,《说文·酉部》:“酷,酒厚味也,从酉,告声。”司马相如《上林赋》:“芬香沤郁,酷烈淑郁。”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蕊多劳蝶翅,香酷坠蜂须。”这里用的都是“酷”的本义。随着词义的发展,“酷”由味觉和嗅觉的“浓、香、厚”引申为心理上的“残酷、暴虐”。如晁错《贤良文学对策》:“刑罚暴酷,轻绝人命。”

闻,《说文·耳部》:“闻,知闻也,从耳,门声。 ”“闻”字从耳,它的本义是与听觉相关的“听见”。《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楚歌。”《孟子·梁惠王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成语“闻所未闻”都是保留着“闻”的这一本义的。“闻”后来则演变成与嗅觉相关新的义项——用鼻子嗅。如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有感》:“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灯影照无眠,心清闻妙香。”

四、移就式引申

移就是把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性状的表达方式,在词义的引申中,本义是对旧事物的说明,移就义是对新事物的说明。当然,移就是与比拟有着较大区别的修辞格:比拟是根据想像把甲比作乙来写,多见于动词,移就则是描写甲的词移用来描写乙,主要是形容词修饰语的移用。[6]

(一)人移于物

好,《说文·女部》:“好,美也,从女子。 ”《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好。”这里正用的是“好”的本义——女子貌美。词义经过发展,不仅用来描写人的外貌,还可以用来描写其他事物。如贾思勰《刘民要术·收种》:“选好穗绝色者。”这里正是从描写人的性状移到描写穗的性关.

(二)物移于人

清,《说文·水部》:“清,朖也,澄水之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朖者,明也;澄而后明,故云澄水之貌。可见“清”本来是用来描写水的性状的,经过引申,“清”则可用来表示人的品性和心情。前者如《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三国志·魏书·毛玠传》:“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后者如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

(三)甲物移于乙物

暗,《说文·日部》:“日无光也,从日,音声。 ”“暗”原来是用来指日光的,词义进一步引申后,则用来指其物。如《金史·世宗纪中》:“此辈暗察明访皆著政声。”这里的“暗”由描写日光移至人的行为,表示“不公开,不明显”的意思。又如洪秀全《原道醒世训》:“乱极则汉,暗极则光。”这里的“暗”则是由描写日光引申至为指政治,表示“政治黑暗”之意。

“深”,本义是水深。如《诗经·小雅·小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由水深引申至其他事物。如《荀子·哀公》:“寡人生于深宫之中。”《左传·文公十二年》:“深垒固军以待之。”“深”的义项进一步引申至抽象事物类。如《汉书·司马相如传》:“计深虑远。”《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位益高者,责益深。”

[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70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文艺出版社会,1932.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555.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黎运汉.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6]俞允海.词义引申中的三种修辞方式[J].修辞学习,2002(4):29.

猜你喜欢

语域修辞格本义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论修辞格的本质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初中语文修辞格教学初探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奇问”修辞格的特点、功能及判断方法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大连书家之张本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思想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