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校企行合作中不同人才培养模式

2012-08-15赵善庆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实训

赵善庆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合作中心,江苏 无锡214153)

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 号),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系列文件的指导和支持下,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在校企合作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就政校企行合作中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一比较,以期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根据不同标准,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政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有这样的几种模式。

一、依据企业参与方式不同的模式

(一)校主企辅式

这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在合作过程中,学校仍然负责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承担主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企业仅限于学校的要求,提供一定的实训、实习、师资等条件,配合学校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

(二)校企共培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做到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角色,共同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共同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共同实施对学生的管理,共同建设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促进学生就业。

(三)服务企业式

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利用技术、人力、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成果转让、产品加工、信息服务、专业咨询、定向培养等工作。

(四)引智入校式

如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对学校的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模拟顶岗等。

二、依据合作内容不同的模式类型

(一)顶岗实习

这是一种校企优势互补,校生企三方多惠多利多赢的合作。通常是高职院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在学生毕业前的一年内,将学生根据不同专业安排到相应岗位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夯实进入企业必需必备的工作能力。实习期满后由所在岗位的师傅及企业做出实习鉴定,然后返校参加毕业考试、论文答辩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二)订单培训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对高职院校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起到了极大作用。在具体操作程序上,首先,由企业提出人才需求规格和培养目标,学校论证后与企业签订人才订单协议。其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选择师资队伍,共同安排教学内容,共同落实实训方案和共同制定质量标准等。再次,建立校企人才定向培养的机制,凸现职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满足“订单”要求,确保和企业的长期合作。

(三)定向双元

学生前2—2.5年在校,主要是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后0.5—1年在企业顶岗实习,主要是提升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既能够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实训师资力量,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获得人才储备,满足企业技术与管理的岗位需求。

三、依据合作层次不同的模式类型

(一)浅层合作

是指校企之间在少数领域、个别项目、特定时点上有一些合作,其特点是随意性大,合作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如虽然聘请企业、行业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参加学校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但缺乏紧密联系。突出表现是层次浅,没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浅层的校企合作,往往表现为学校主动、企业被动。

(二)中层合作

这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校企合作最常见的重要模式。表现为由知名专家参加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为企业、行业定向和委托培养、培训并进行对口实习、顶岗实践。合作的特征体现在:校企双方合作的内容较丰富,合作的意愿较强烈,积极性较高,为了双方的发展与互惠,形成合作共同体。

(三)深层合作

校企之间的深层合作主要指双方合作的链条长与合作的界面广,相互依赖性强。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从办学形式来说,有“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办学、职教集团等;就师资队伍建设而言,有聘请企业与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等;就教学而言,有按照行业、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要求,构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等。校企深度合作对学校而言,借助企业的实训设备、实习基地、专业师资等,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对企业而言,能够提前发现人才,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学生而言,可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就业渠道的畅通。深层的校企合作,往往表现为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导性大大提高,借助学校为自身发展培养合适的技能型人才。

四、依据合作主体不同的模式类型

(一)政府主体模式

政府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制定职教政策法规,创建宏观环境;完善职教发展服务体系,促进各种投资主体对职教的有效投入,确保投资企业税费减免的落实;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构建提供平台,组织开展合作。通过政府有效措施及科学引导,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保证职业教育顺利、稳定地发展。

(二)学校主体模式

学校主体模式是由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承担主要角色,主要通过职业学校积极努力地寻找合作企业来实现校企合作。

(三)企业主体模式

企业主体模式是由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承担主要角色,主要通过企业积极努力地寻找合作学校来实现校企合作。

(四)主体多元模式

即校企合作参与的主体众多,包括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等。

(五)双主体模式

企业和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两个主体。一方面,学校主体和企业主体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另一方面,学校主体和企业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两者相互作用,协调统一,互相促进,互利互补。企业的主体地位,确保了人才培养目标以企业需要为主体,课程体系以实践能力为主体,专业技能以实训基地为主体,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取决于企业的现实与战略需求。学校的主体地位,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调整,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职业岗位能力的实现等。

五、依据合作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模式类型

(一)订单式模式

订单式模式主要有一校一企型、一校多企型、多校多企型等。核心是企业按其人才需求数量与标准与学校协商,挑选学生,组建订单班,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2+1”模式

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成为准员工,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

(三)学工交替模式

学指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实践课程知识。工指学生在企业作为员工顶岗操作,学习工作技能知识。其特点,一是学生先企业实践,后学校学习;二是企业全程参与育人过程;三是学生兼有员工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四是拥有企业和学校两个学习场所,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到企业实践相互交替,是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四)双定生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招生的目的就是就业,培养完全围绕企业需要而进行。

(五)双向介入模式。

通过校企双方的融合,把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实践课程知识与在企业作为员工顶岗操作,学习工作技能知识的经历有机结合起来。

六、依据合作方式不同的模式类型

(一)校办企业模式

学校利用优势开办企业,建立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企业化实践教学基地。如旅游专业办酒店,开旅游公司;服装专业办服装厂,开时装店;汽车维修专业办汽修中心;商贸专业办商店,搞贸易等。

(二)行业办学模式

按照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与标准,在用人单位配合下进行人才培养。如酒店委托有旅游专业的学校或旅游学校培养酒店管理人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不仅提供了实训环境,共同参与了人才培养,而且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

(三)合作办学模式

校企双方根据各自办学、实训及就业等优势资源,针对某专业人才短缺的状况,共同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企业出资、出场地、出师资等,共建冠名学院或冠名班。

七、依据合作驱动力不同的模式类型

(一)企业集团行政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

企业集团行政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指在行业办学背景下,原行业主管部门改制为企业集团后,学校仍隶属于原行政主管部门改制后的企业集团管理,学校与企业集团内的其他子公司是平级关系,都是企业集团内的二级单位。学校与企业集团内其他子公司的合作,由企业集团的行政力量来推动。

(二)市场自发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

市场自发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指校企双方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自发自愿开展的合作。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正是培养这种人才的摇篮,同时十分关注学生的就业,从而奠定了双方合作的基础。

八、依据合作模式不同的模式类型

(一)订单式

校企招生时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做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根据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订单培养。

(二)三段式

第一年对新生进行文化课程教育;第二年让其掌握专业理论;第三年到企业实践操作进入准职业状态,毕业后直接参与企业生产。

(三)助学式

由劳动部门牵线,企业出资学校出教育,开展“校企助学边工边读就业教育工程”。

(四)后备式

根据企业需要,由学校提出所需专业工种,有针对性地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培训。

(五)实训式

校企共建学校实训基地,增强了学校的实训实力,让学生在校园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

(六)指导式

一方面聘请企业技术权威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及实训计划,另一方面选派专业教师赴企业顶岗学习,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

[1]申叔芝.“定向双元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N].竞报,2010-10-21.

[2]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68-73.

[3]颜莉芝.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当代教育论坛,2007(5):58-59.

[4]王崇伟.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238.

[5]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3.

[6]方桐清.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81-82.

[7]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0-72.

[8]马成荣,等.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10.

[9]刘明霞.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中国科技财富,2010(14):12-14.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