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模式探索——以无锡市政行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2012-08-15朱有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集团化无锡职教

朱有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合作中心,江苏 无锡 214153)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最近几年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到了90年代中期,各地纷纷组建职教集团,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起到加快职教结构与布局调整,促进职教资源整合的作用和目的,这当中不乏成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地处长三角腹地的无锡,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日益提升,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扩大,这些都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形成的背景

(一)地方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提供了市场

“福布斯2010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榜单上榜的100个城市名单中,无锡位列广州、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北京之后,排名第7位。由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历时多年跟踪研究完成的《2010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依据经济、社会、环境三个项目的综合得分,对长三角25个城市(直辖市和省辖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名,无锡列第4名,仅排在上海、苏州、南京之后。2010年全国各城市GDP排名中,无锡列全国第8位,江苏第2位(苏州列全国第4)。随着无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众多企业在无锡的集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扩大,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无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二)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供了发展空间

无锡正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物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和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国内外创投资金纷至沓来,进入地方的这些领域,在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双方共赢。伴随地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大型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更需要有稳定的技能人才来源,这为无锡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强大的专业后盾,为无锡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以及内涵建设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和极为有利的发展空间。

(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向职业教育人才层次提出了要求

职业教育不单单是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技术教育,也是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的素质教育。职教集团的组建,搭建了产学研合作的新型平台,变职业院校的“孤军奋战”为“集团作战”,推动了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紧密结合,加强了职业院校之间的深度交流合作,整体推进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以无锡商贸物流职教集团为例,在筹建之初就吸纳了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优秀企业和很多中高职院校作为集团成员单位,致力于把集团发展成为信息交流、资源整合、校企合作、利益共享的社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合作培养的平台,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无锡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目前有高职、中职院校20余家。随着无锡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数量越来越大的同时,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组建职教集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规格,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机制,成为无锡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与改善行业人才队伍结构的有效途径。无锡被列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正可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搭建平台,在校企合作、职教资源整合、中高职教育衔接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今后一个时期无锡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应该是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将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无锡市正计划筹备建立商贸物流、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数控以及旅游5家职业教育集团,初步搭建无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系。

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模式探索

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应该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通过组建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校企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学院办学和企业经营获得双赢,以此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带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使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提升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合作项目和专业群建设为“纽带”,以互利共赢为原则,构建产学研协作机制。学校培养人才,企业需要人才,学校与企业间的利益共同点就是人才,校企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就是利益的结合点。应该说,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之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而集团化办学又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形成政、行、企、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局面。

(一)政府主导

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任何组织、行业都不可替代的。当今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无一不是政府在大力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强大动力。政府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出台文件与相关政策,组建以专业为纽带的职教集团,整合区域内的职教资源。政府还要为职教集团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用于职教集团建设与发展。通过组建职教集团,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双证互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各职业院校或行业企业在牵头筹建职教集团之初,就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加入集团,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常务理事单位等职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二)行业指导

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纽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是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在职教发展中起指导作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制定,能够使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真正做到无缝对接。譬如,无锡商贸物流职教集团在组建时就吸纳了市贸促会和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担任理事长单位,市商业联合会、商业经济学会等行业协会担任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单位,充分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三)校企合作

集团化办学教育模式的精髓在于校企共育,能够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在企业的氛围和环境中成长,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和职场素养,使其成为真正适合企业与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不同的模式中,学校与企业的联结度是有层次差别的,但落脚点都是让学生在尽量浓厚的企业氛围中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动手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从而使集团化教育呈现出多层次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校企紧密合作主要模式有三种。

1.“订单”培养

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按照企业要求和行业标准,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职业教育样式。学校和企业是合作伙伴关系,学校招生、企业招工同时进行,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共同教育管理、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评价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共同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共同关注学生职业发展。

2.共建实训基地

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在学校教学工厂和企业生产部门的实训、实习环节。学校提供场地并负责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支持,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定期不定期选派学生赴各企业顶岗实训,这就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解决了学校生产性实训资源数量不足的难题,实现了职教资源汲取能力的创新。

3.共建实习就业基地

校企双方签订协议书,一方面集团内企业要积极吸纳学生到企业来实习与就业;另一方面学校要鼓励优秀的毕业生主动到集团内企业服务,为企业输送尽可能多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发展。

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作要点

(一)专业建设

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的管理和技术骨干、专家学者、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并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共同推进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职业院校专业结构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型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校企合作开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符合行业、企业和岗位需求的课程,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岗位需求紧密联系。

(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集团化办学模式的载体是“校中厂”和“厂中校”,给予学生一个工厂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在校内外模拟企业与真实企业环境中学习实践,打造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通过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校企合作载体,将企业的理念与环境融于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素养与行业、企业以及岗位要求的衔接。

(四)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配备企业导师、校企双班主任,指导学生的学业、实训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实施教学,共同参与管理,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同步养成,深入推进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与岗位适应性;通过推行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作考核激励制度,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理念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打造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完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五)就业共担机制建设

举办由集团内各企业和院校参与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建立集团内毕业生就业信息交流平台,鼓励和激励集团内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集团内职业院校毕业生实训、实习与就业,充分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推动校企就业共担机制的建立。

(六)政校联盟建设

与地方各级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和具体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社会培训、“四技”服务等,依托政校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工作,使校企合作从“点对点”走向“点对面”和“面对面”,学院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联系更加紧密。

(七)中高职贯通体系建设

集团内中高职院校间、企业与院校间开展合作,共同研究与探索中、高职招生方式、学制沟通与衔接问题,探索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与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实现中、高职教育与培训的联动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有条件的情况下,依托职教集团,探索高职本科教育和应用性硕士培养的可能性。

[1]万剑敏,刘德兵,陈少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11):319-320.

[2]陈少烽,高南林.“校中有厂、厂中有校”顶岗实习模式初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00-104.

[3]李春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常见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8):470-471.

[4]张轶.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成功之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5-18.

[5]蒋茂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0(3):3-6.

[6]匡瑛,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9):3-4.

猜你喜欢

集团化无锡职教
无锡一棉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