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模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黄泽军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模式思维

黄泽军

(太原大学应用艺术系,山西太原 030032)

互动模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黄泽军

(太原大学应用艺术系,山西太原 030032)

新课改的推广,有效地推动着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作为高校的美术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改革。其教学模式改革将更加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互动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可以说,互动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理念下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动机,使美术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互动模式;课前准备;情感互动;言语互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消费理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大众的审美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美感,更多追求的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审美创造。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美术也面临着教学改革,其核心更倾向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注重对学生自我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启发,引导学生对美术形成多元化的尊重和借鉴。因此,作为教师也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排除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因素,更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笔者着重分析一下互动模式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互动模式的内涵及其应用结构

所谓互动指的是:两个人或多个人进行感情交流、信息传递并能对彼此产生影响的过程。这个词最早出自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著作《社会学》一书中。[1]而“互动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相互融合。[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为客体、互为主体等。核心内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的有效交流、沟通。教师要事先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设置,使双方达成有效互动。其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地分析、总结,发现高校学生具有高效的自主能力。完全有能力通过相互合作,顺利完成学习目标任务。但需要教师给他们建立有效的互动平台,这样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提升合作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互动模式也正是基于这个背景产生的。其结构应用为:课前准备——进行艺术互动(进行情感互动、讨论和分析、合作学习)——展示作品、开展言语互动——扩展升华。

二、互动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有两方面内容,即: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课前教师需要做的准备是: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知识结构,认真研究教材,将本节课所需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案、教学设计等内容进行充分准备;而课前学生需要做的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出必要的准备,如:在美术教学中,一般需要学生在课前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一些相关的工具、材料;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思考等等。“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备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时,应做好课前准备,同时也要提前安排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做好准备。

2.开展互动

互动学习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强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完善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相互理解等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活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化教学,做出来的作品需要得到大众去欣赏。而只有通过互动、交流信息,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视觉语言的运用。这样的互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他们的鉴赏、审美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新课程一直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其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在教学中,笔者结合这一教育理念,将互动环节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情感互动,诱发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很多,高校的学生已经接受过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在逐渐深入到大学阶段的教育。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中各种导入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关注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等,以学生喜欢的话题为切入点,实施情感诱惑,以寻求更为新颖的角度将本节课的导入生动化,艺术化。即:讨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让学生放松自我,愉快地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教师则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教学内容,诱发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

第二,讨论与分析,深化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对于作品、画画原则、过程等讲解、分析给学生听。即使有讨论的环节,也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事先下进行,学生的思维会受到限制。出现在固定的空间内思考固定的问题。甚至对于学生求异思维互动得来的结果,教师会直接否决。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鉴于此现象,对传统的讨论环节结合新课程理念实施了创新,进行质的改革。即:将教师讲解环节改变成为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倡导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为其创新思维提供平台、奠定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互动,享受互动,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

第三,开展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合作学习是对讨论、分析环节的深化,属于行为互动。在合作学习的环节中,其核心内容在于互动。可以说,合作学习是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等这些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作为推动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途径。这也就使得合作学习中的互动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模式,它将互动的范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延伸到教学之中。即:可以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在实践过程中,合作学习一般将重心放在了学生互动的环节上。如:在美术教学中,定期举办“集体项目活动”活动,即: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组,小组之间进行讨论。选择一个主题来对其进行构思,并创作出相应的作品。引导学生去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展示作品,开展言语互动

美术教学有着双重的价值,即: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学生想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创作能力,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通过审美、鉴赏来掌握大众对美的艺术的需求动向。笔者在教学中,采取展示作品,开展言语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作品进行评价。也就是说让学生对自己所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之间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师评价形式。[3]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互评这两个环节。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如:在教学中,笔者往往让学生首先介绍自己的作品的创作形式、括创作思路、创作理念等。再进行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评价,最后,当学生都掌握彼此展示作品的基础信息之后,相互之间进行互评。此时,教师应做积极的引导,适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切忌越俎代庖。

4.拓展、延伸互动,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在学生开展言语交流、评价之后,教师应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生的自评、互评等内容做出总结。首先教师对于学生的行为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同时,对其内容总结应留有余地,诱发学生能在课下进行积极探索,增强实践的欲望。延伸互动环节,打破传统教学中课堂、教材的局限性。如:在欣赏完国画之后,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提到一些“美术评论”、“美学”等艺术理论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理论知识[4],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对作品的材料进行创新,来诱导学生课下实践,锻炼自己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和再创造能力,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再如:举办一些“诗书综合创作”、“艺术欣赏”、“国画创作”、“中国剪纸”、“平面设计”等美术实践类的活动,加强学生美术技艺的培养和体验,提升其美术素质,从而升华教学互动模式。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互动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以此来熏陶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绘画的魅力;其次,互动内容设置要适合学生对掌握美术的基本能力,不易太难也不易太简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活动计划,确保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能够获得收获;再次,师生之间必须建立和谐、平等的互动关系。让学生有勇气、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互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体现出价值。

此外,我们知道,美术的实践活动量大,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频繁的接触,而高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看待问题有明确的观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要在关注学生优势的同时融入自我的情感。以情感来诱发、熏陶、感染学生,与学生做好沟通和交流。教师要做学生的合作伙伴,让学生敢于大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我观点。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全面的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而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和认可之后,才能充分地表达自我的观点。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必须注意,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限制学生的思维。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如:在学生作画时候,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对于画面处理不到位的学生,则应主动示范;在互动环节中,做个倾听者,让学生思想放松地去交流等。总之,做一名高校新课程改革的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高校美术教学有效完成。

总之,在高校美术课堂开展互动教学模式中,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教学互动、合作。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倡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开展多种教学渗透,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断升华高校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充分发挥高校美术互动教学模式对美术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1]弗·谢·库津.美术心理学[M].周新,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陈池瑜.中国现代美术学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4.

[4]尹少淳.教育观念决定评价技术——对美术教学评价问题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8(5):4.

[责任编辑:王丽平]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Mode in College Painting Art Teaching

HUANG Ze-jun
(Applied Art Department,Taiyuan University,Taiyuan 030032,China)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ation promote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effectively.College painting art education is also faced with a new reform.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 will adapt the modern education development.The traditional“cramming”teaching mode limits students'creative thinking,which is not beneficial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mainly centers on students so as to inspire students'creative thinking,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self-learning habits.It can be said that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s the ideal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ation,because it can effectively activate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the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In this way,the painting art classroom teaching can achieve double effects with half effort.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before-class preparation;emotional interaction;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

G642

A

1671-5977(2012)02-0109-03

2012-03-19

黄泽军(1980-),男,山西稷山人,太原大学应用艺术系讲师。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模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思维跳跳糖
创意美术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