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的解放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2012-08-15赵靖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现实性本质马克思

赵靖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临汾 041004)

论人的解放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赵靖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临汾 041004)

人的解放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在作为完整有机体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人的解放、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思想的核心是只有通过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才能达到人的解放。

人的解放;和谐发展;人的本质

人的解放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在作为完整有机体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黑格尔人的精神异化理论和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才真正实现了从唯心主义世界观向唯物主义世界观、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关人的解放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形成的标志性思想。研究这两个理论并从理论渊源上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人的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首次出现在马克思于1893年所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的异化的阐释,提出了人的解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之一的思想。马克思在该篇著作中论证到:“如果说新教把德国世俗人转变为僧侣,就是解放了世俗教皇即王公,以及他们的同伙即特权者和庸人,那么哲学把受僧侣精神影响的德国人转变为人,就是解放人民。”[1]12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第一次提到了有关人的解放的问题,虽然,此时马克思还只是将解放人民的视野局限于通过德国哲学的改造来达到这一目的的框架中,但青年马克思已然清楚地提出,只有通过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使德国人民获得解放,因此,接下来他论述道:“今天,神学本身遭到失败,德国历史上最不自由的实际状况——我们的现状——也会因碰到哲学而土崩瓦解。可是彻底的德国革命看来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困难。”[1]12接着马克思又谈到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即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的关系,阐明人若要实现自我解放,不只需要摆脱自然界的束缚,从动物界解脱出来,更要摆脱社会的压迫,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这是唯物史观的主要任务。

唯物史观创立的关键在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在诸多场合和篇章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谈到了人的解放和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比如,在《论犹太人》这篇著作中,马克思写到,“如果犹太人承认自己的实际本质毫无价值,并为消除它而工作,那么他就会从自己以往的发展中解脱出来,直接为人的解放而工作,并反对人的自我异化的最高实际表现。”[1]49马克思从主体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理解人的本质,他认为,破解人的解放和人的本质的关键在于确立人类社会的客观性,而客观性的确立必须立足于人类社会、从社会自身出发才能回答有关人的解放的命题。那么,人类社会何以会有客观必然性呢?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客观必然性来源于实践,这样实践就成为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而被马克思重点论证。由此,马克思在随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详细论述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人类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史、物质和精神生产史。在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上人类开展着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作为社会历史进程的唯一主体和自我解放的能动力量,人类终于寻找到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从低级到高级、由自发到自觉的历程里,每一次飞跃,都在客观上促成了人类的解放。

从以上提及的几篇马克思主义形成最初的文章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18世纪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现实对基督教义宣扬的人的解放,即通过神解放人的理念,和人类理性的解放,即天赋人权的资产阶级思想,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并对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思想做出了初步的解答:资产阶级将人异化,把劳动变成工人异己的力量奴役劳动人民,法国大革命促成的只是资产阶级的解放。而真正的人类解放,只能诉诸于无产阶级革命,消除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沟壑,把社会变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表述也成为马克思毕生都坚持的重要理论之一,即人类社会行进到共产主义,全人类将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变革社会关系,从而实现人类解放的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人的解放理论的真正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

人与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有三对: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的本质,就要正确认识这三对关系,才能从社会关系中解脱出来,这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使命。

为了解释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多次讨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私有制的最直接的结果是生产分裂为两个对立的方面:自然的方面和人的方面,即土地和人的活动。……其次,我们看到,人的活动又怎样分解为劳动和资本,这两方面怎样彼此敌视。”[1]72在资本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之后,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否就达到了和谐状态了呢,马克思明确地做出回答,只要政治国家存在,人就会发生自我异化,人被割裂成双重生活中的人。一方面,人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参与者存在,此时人的属性是社会存在物;另一方面,人还在市民社会中生活,此时人将异化为自己和他人的工具,失去人与社会的和谐性。通过这样的阐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告诉世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要想求得人与社会的完全和谐是不可能的,要想取得和谐发展,必须消除人的双重属性,将社会的人和市民生活中的人合二为一,成为真正的人。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马克思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分析了为何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揭示了私有制的存在是导致生产进而人的活动分裂的主要原因,它造成了人、劳动及资本三者的相互割裂和敌视,并且,只要私有制存在,这三种因素之间就会相互斗争,而非相互扶持。换句话说,就是“私有制把每一个人隔离在他自己的粗陋的孤立状态中”,[1]30这样,人与人、人与社会就开始相互割裂,而非相互扶持了。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与他人都有同样的利益,“土地占有者敌视土地占有者,资本家敌视资本家,工人敌视工人。”[1]72最终,竞争形成。而竞争的形成导致垄断,就“使商业完全丧失了道德的最后一点痕迹”[1]75既然商业使人失去了生活的真正价值,那么,人与社会本该拥有的合理的关系都被资本主义社会颠倒过来了,这种颠倒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证明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唯物史观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厘清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就这一点而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给出了正确答案,他说:“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可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5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人的本质,同时也就回答了人与社会应该如何达到和谐发展。人不但具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人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更应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和谐,也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样人才会良性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可以说,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核心,只有达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三、通过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达到人的解放

从根本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人的解放学。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实现人的解放。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与达到人的解放,是一个实现过程的两个方面。但从马克思主义最终价值归宿上讲,人的解放是最终归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和手段。

第一,人的现实性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追求人性解放的人,是现实中的人。这是唯物史观的立足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人的现实性,首先体现在人的自然属性的现实性。一般地,全面地看,人类只是生物的一种,生物也只是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特殊地看,人类是从自然界产生的优势物种,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形成了高度的社会性,科技取得了飞速发展,这是人类与其他物种不相同的地方;人的现实性,还体现在人的社会存在的现实性,这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类要存活、繁衍、进化、发展乃至创造自己的历史,就必须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产构成人的“全部特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有机统一,构成人的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再者,人的现实性还体现在人追求自我个性的实现方面,人的个性受具体社会关系的导引和制约,因此,人的个性从根本上讲也就是人的社会个性。

这样看来,人的现实性分为人的自然属性的现实性、人的社会存在的现实性和人的个性的现实性等三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相互交错,共同决定了人与社会是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还是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第二,人的解放的实质决定了必须构建和谐社会,才能达到人的解放

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解放的实质,就是人成为自由的人,能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在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时候,与社会完全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界真正的主人,人们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人作为主体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这是人从被动的顺依自然到主动改造自然的进步。人的自我解放必然伴随着人与社会关系的改变,人除了得到自我实现外,还有人的社会解放和个性解放。

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其实质就是要将“和谐”的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最终达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与人的解放。

第三,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才能达到人的解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的表述中可以看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达到人的解放的主要手段和路径。目前,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期,转型是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目标就是实现社会和谐,最终达到人的解放。转型期,是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如何妥善处理矛盾,促进人与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解决的难题。具体说来,要从调整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运用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结构具体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等方面入手,最终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人的解放。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包心鉴.再论“以人为本、民主公正”的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2-3-17.

[3]阎孟伟.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J].高校理论战线,2012(1).

[责任编辑:姚晓黎]

On Liberation of Human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with Society

ZHAO J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4,China)

The theory of human liberation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with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Marxism,and i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whole Marxist theory.This article,starting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hought of the Marxist founders about human liberation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with society,demonstrates that only through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with society,can the human liberation be realized.

human liberation;harmonious development;human nature

A81

A

1671-5977(2012)02-0013-03

2012-04-12

2012年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贡献研究”(12YJA710098)

赵靖(1987-),男,山西交城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现实性本质马克思
马克思像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童年的本质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