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方法论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现时考察

2012-08-15刘艳君冯德军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生产力共同富裕本质

刘艳君 冯德军

(黑龙江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于方法论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现时考察

刘艳君 冯德军

(黑龙江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采取了高度抽象法、正反结合法、动态描述法,对于我们自觉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廓清真假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论;方法论;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

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南方谈话”涉及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在反思我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偏差的基础上提出的,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方法论视角讨论其现实意义。

一、高度抽象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高度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评价新中国前30的历程时曾经指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所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怎么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②

1、邓小平分析了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性,基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新概括。由于长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设想的教条式理解,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在制度安排上脱离中国实际。因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体现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苏联由于最终没有成功突破传统模式而走到历史的尽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③邓小平改变了过去片面地强调特征,而忽视本质的错误做法,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将发展生产力置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坚持了唯物史观的首要观点,强调社会主义要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从地位上讲,解决生产力问题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实现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基础;同时,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处于一个不断改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研究项目(批准号:11E038)阶段性成果之一;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2524099)阶段性成果之一。革的过程之中,要逐步完善生产关系,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实现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保障。将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生产关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及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可能性。毛泽东曾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基本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④就此,邓小平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⑤这样,就赋予了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地位,要坚持通过不断地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同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改革当然要改变许多,但“最大的不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活力,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改革开放符合党心和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任何停顿和倒退都没有出路。胡锦涛提出在未来还要坚定地走以改革开放为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不走走僵化封闭的道路,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道路。

二、正反结合法:反面思考与正面阐述有机结合,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确立了客观评价标准

1、邓小平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反面思考与正面阐释。一方面,邓小平从总结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入手,不断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进行思考。指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封闭僵化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经验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注重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注重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则从正面入手,逐步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原则,逐渐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联系起来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反复强调社会主义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邓小平还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点的角度论证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后来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这里,邓小平用了十分明确的语言,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在长期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⑦

2、邓小平正反结合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供了衡量改革和其他一切工作的客观标准。本质内存于事物的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比较投射出来。正反结合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为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提供了客观的评价和衡量标准。社会主义社会要坚持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标准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标准,同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致的,把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看成是党的政治领导正确与否,社会主义是否具有优越性的直接标准,也有力地回击了改革开放是引进资本主义的论调,使一度甚嚣尘上“姓资姓社”的争论逐步销声匿迹。否则,如果我们党“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⑧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战略部署。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以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动态描述法:将质性研究与动态描述紧密结合,论证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1、邓小平着眼于现实与未来的统一,以质性研究与动态描述的有机结合阐释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内在规定性,也必应具备相对的稳定性,但邓小平定义社会主义本质时并没有限定在僵死的定义中,却采取了动态描述的方法,着重从社会主义动态发展的过程角度来探讨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生产力层面:邓小平强调的是“解放”和“发展”,不是以生产力的现有性质和水平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生产关系层面:同样强调“消灭”和“消除”,也是一个过程,区别了“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为我国新时期鼓励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支持;在社会主义关系层面: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目标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同样决定了它的实现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即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优化,实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沟通了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人们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

2、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现实与未来的结合,有利于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恩格斯说过,社会主义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从动态描述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实质上说明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到全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邓小平界定社会主义本质并没有忽视我国的基本国情,反而十分清楚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阶段,也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现阶段只能通过改革,逐步解放被传统体制束缚的生产力,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告诫人们:建设一套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⑨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⑩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继续强调两个“没有变”的国情判断,即我国仍然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⑪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存在着“速成论”和“渺茫论”两种错误的认识,造成两种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关系,一方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脱离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具体情况,对社会主义本质完全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造成“速成论”;另一方面,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初阶段的“不合格”,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间距”过大,以及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而认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遥遥无期,对社会主义未来丧失信心,造成“渺茫论”。对此,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把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结合起来,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普遍提高,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社会分化、环境恶化等问题,社会上存在着道德失落、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消极现象。所有的一切说明,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开创性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一些困难,随着改革的渐次展开和逐步深入,各种积累的矛盾还可能激化,我们党对此已经做出了“矛盾凸显期”的预判。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因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而否定改革的成就。对于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目前,改革已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利益调整的力度加大,改革的阻力也会加大。因此,只有坚定信心,深化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与其说是理论自身创新的需要,不如说是实践对理论的呼唤。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⑫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人们解放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运动和制度表现,越向前健康发展,越能充分展开社会主义的本质,就越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必将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注释:

①②⑤⑥⑦⑧⑨⑩⑬《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37、369、142、364、373、370、372、379-380、11 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责任编辑:刘建文

D616

A

1671-2994(2012)03-0024-03

2012-04-16

刘艳君(1978-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冯德军(1971- ),男,黑龙江海伦人,黑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生产力共同富裕本质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童年的本质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