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癌并梗阻47例临床治疗分析

2012-08-15田衍韦睿罗华友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大肠癌电解质肠梗阻

田衍 韦睿 罗华友

大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在临床上愈来愈多见,其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成为老年人急腹症的常见原因。据统计,老年人中约53%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结直肠癌占这些肿瘤的84%[1]。患者一般情况差,营养状况不佳,合并症多,故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手术治疗老年结肠肿瘤性急性梗阻4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48~79岁,平均64岁。梗阻部位:升结肠12例,横结肠6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5例,直肠5例。Duke分期:B期7例,C期29例,D期11例。30例为不全性肠梗阻,17例为完全性肠梗阻。术后病理报告腺癌41例,黏液癌6例。

1.2 术前情况 均以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或排气急诊入院。术前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视情况进行结肠镜、消化道碘水造影等检查。但部分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合并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须立即急诊手术。其余病例经24~48 h积极术前准备、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低蛋白血症,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后手术。多为合并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病(主要为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肝功能异常、慢性贫血、严重电解质紊乱等)。

1.3 治疗方法 在积极的改善营养状况(TPN)、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后进行手术治疗。

1.3.1 19例Ⅰ期切除吻合 此组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年纪较轻,多为右袢结肠肿瘤。其中6例为乙状结肠、直肠上段肿瘤,不全性梗阻,在结肠造影及结肠镜辅助下于狭窄肠段处放置结肠支架,改善梗阻情况、减轻肠道水肿,同时视患者耐受性,予新辅助化疗后,择期手术,此类患者疗效佳、预后好、并发症极少。4例降结肠、乙状结肠上段患者,术中小肠减压、根治性切除肿瘤后,横断阑尾,并于阑尾腔内置管对梗阻近端结肠用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充分冲洗后Ⅰ期吻合,经肛门放置肠内减压管(通气后拔出)。此类患者术中严格筛选,并未发生吻合口瘘。

1.3.2 20例Ⅰ期切除造瘘、Ⅱ期手术关瘘 此组患者一般情况较差,症状重,合并症多。

1.3.3 7例永久性造瘘(包含3例病灶未能切除、单纯造瘘)此组患者年龄大,一般情况极差,D期,未能根治性切除病灶,二次手术风险大。3例病灶未能切除、单纯造瘘者为Duke分期D期,肿瘤周围组织粘连、浸润重,手术无法切除病灶。

1.3.4 1例空肠-横结肠短路吻合,肿瘤旷置手术此患者为右袢结肠肿瘤,D期,全腹腔种植转移79岁,肿瘤周围组织粘连、浸润重,手术无法切除病灶。

2 结果

47例患者无术中死亡,其中3例吻合口瘘,保守治疗1~2个月后痊愈;11例术后心肺功能不全,术后转ICU治疗3~5 d后好转;4例死亡,此组患者年龄大,一般情况差,合并症重,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我们的方法是:关闭腹膜后,除常规切口消毒冲洗外,在切口周围肌层及皮下脂肪层用拜福乐(莫西沙星注射液)分层多点注射,再行逐层关腹。

3 讨论

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是一慢性梗阻过程,在老龄组中经常误诊为习惯性便秘或消化不良,直至急性肠梗阻发生时才来院就诊[2]。由于老年人各主要脏器功能减退,应激能力下降[3],常伴发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且不易纠正又因各种生理储备功能下降,重要脏器功能退变导致合并症多等特点。所以术前除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常规辅助检查外,应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特殊检查,对全身情况作出较准确判断。肠梗阻及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往往有水、电解质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加之老年人体内含水量少,手术时应激等代谢变化、术中失血、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等因素,更易造成水盐代谢失衡[4],术前的纠正可以减少或避免术后的水、电介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及各脏器功能的再损害,预防多器官衰竭。手术切除是目前梗阻性结肠癌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任何一种术式的选择都应考虑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情况,同时应该注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打击,不能一味追求Ⅰ期进行肿瘤根治性切除肠吻合。本组资料显示,对于右半结肠癌,只要是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梗阻时间短、肠腔扩张和炎症水肿不十分明显的,可积极采取急诊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对于左半结肠癌所致梗阻者,是实行分期手术还是Ⅰ期手术尚有争论,而争论的焦点是Ⅰ期手术后能否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5]。围手术期处理也非常关键,术前应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处理合并症,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静脉应用抗生素等。术后注重营养支持,尽快恢复胃肠功能,术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状态的低下,而麻醉和手术创伤又可加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耗,而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长期的肠外营养可引起诸多不良后果,如肠黏膜萎缩,肠屏障功能减退,细菌易位,肠源性感染等,而肠内营养会更符合消化生理学[6]。与肠外营养(PN)支持相比,EN可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时补充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物质,提高营养状态,减少细菌移位,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预防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减少感染和应激性胃肠出血的发生[7],显著降低各种类型感染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国内比较一致认为早期E.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及肛门排气而减轻腹胀的程度[8],但在手术后早期肠功能未恢复之前,大量快速应用E.制剂可增加腹胀发生率,甚至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因此,手术后E.应逐渐增加E.制剂的量和速度,不易操之过急。总之,大肠癌合并梗阻的治疗更应该视患者具体情况,注重个体化治疗,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1]傅传刚.老年梗阻性结肠癌的特点和急诊处理.临床外科杂,2008,16(4):221-222.

[2]沈俊,莫善竞.延误老年人大肠癌诊断的因素.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2,12(2):104-105.

[3]陈宝松,刘家治,郝明利,等.老年外科有关问题.普外临床,1994,9(2):91.

[4]吴爱国,杨继震.老年腹部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国普通外科杂,1998,7(2):98-100.

[5]夏穗生.论低位结肠梗阻与急诊一期吻合术.实用外科杂志,1988,8(1):1.

[6]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10(3):129-130.

[7]彭承宏,彭淑牖,江献川,等.胃癌病人早期肠道营养支持(附40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6):346-349.

[8]丁一娟.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的营养支持.临床外科杂志,2006,14(8):480.

猜你喜欢

大肠癌电解质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中药单体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RECIST1.1标准和RECIST1.0标准对大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