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苦与快乐并存的精神旅程——《墙上的斑点》的主题阐释

2012-08-15相龙烽齐齐哈尔大学中文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名作欣赏 2012年14期
关键词:伍尔意识流斑点

⊙相龙烽[齐齐哈尔大学中文系,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作 者:相龙烽,美学硕士,齐齐哈尔大学中文系讲师,主要进行文学理论与美学的教学与研究。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以下简称伍尔芙)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的主体部分只是写“我”在一个冬日的午后看见了墙上的一个斑点,并由此猜测这个斑点到底是什么而引发的种种联想与思考。这些思考不断地被打断、被切割,使文本显得支离破碎,它们看似是毫无关联的冥想,但这些冥想就好像是一颗颗跳动的珍珠,由一根看不见的链子将它们紧密地串在一起,这根链子正是伍尔芙对身处的生活庸俗与无味的认识,对各种传统的颠覆。这种叙事方式的运用,使读者知道正在阅读的是小说,是一篇虚拟的艺术作品。如果把叙事这层纸剥开,那么这篇小说就是一个女人的自言自语,更是一个女人想抛开庸俗生活又不能的一次痛苦与快乐并存的精神旅程,这种精神旅程从现实生活开始,又以回到现实而终结。

一、对传统艺术的反叛

小说开始,“我”注意到墙上的斑点,它去除了“我”童年时代的“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的幻觉,这是一种战争的幻象,在伍尔芙看来,这并不是快乐的体验,这种意识与后文所提到的“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相互呼应。可见斑点成了伍尔芙逃避庸俗人生的一根浮木。所以“我”为自己有了新的目标而松口气,传统的、源于童年体验的印象终于消失,“我”找到了通向新的精神旅程的一把钥匙。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围绕这把钥匙,“我”的思绪一哄而上,首先映入“我”脑海的是它曾经挂过一个贵妇人的赝品的肖像,而这一点与前主人的审美趣味是相一致的,“我”在精神上与前主人相遇并由此引发讨论,当他说“艺术品背后应该包含着思想的时候”,“我”与他分手了,伍尔芙用了一个精妙的比喻:“像坐火车一样,我们在火车里看见路旁郊外别墅里有个老太太正准备倒茶,有个年轻人正举起球拍打网球,火车一晃而过,我们就和老太太以及年轻人分了手,把他们抛在火车后面。”分手是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的,前主人的观点中包含着传统的文艺观,艺术作品是有思想支撑的,作品中蕴涵了理性,作品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但是这种传统文学所表现的内容与其所采取的工具已经不再适合20世纪的文学发展。在伍尔芙的观念中,作品就是知觉,这才是最真实的客观存在,在《现代小说》中伍尔芙说:“向内心看看,生活远非‘如此’,仔细观察一下一个普通日子里,普通人的头脑吧,头脑接受千千万万个印象……这些印象像无数原子一样,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作家如果是个自由人而不是个奴隶,如果他能写他想写的而不是必须写的,如果他的作品能依据他的切身感受而不是老框框,结果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最后结局。”①伍尔芙刻意地在意识中与前主人分手,而将他们远远地抛在火车的后面,是对19世纪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的彻底颠覆,所以在这里“我”显得迫不及待又不想再做任何的争论。伍尔芙在小说中首先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发难,沉思中陷入对庸俗文学创作的思考,意识的流动显然已经不再是没有意义的空想,而是潜意识中阐释了自己的创作观,虽然它还不甚清楚,但是却已经体现出20世纪小说创作对传统的冲击,从这一点上,整篇小说恰是“分手”之后的尝试。但是作者的用意不仅在于对文艺观的阐释,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个在精神上同庸俗的人生与世界分裂的开始。

二、对现代战争的反思

“我”否定了第一个判断,那么斑点是什么呢?“我”有站起来弄清它的答案的冲动,可是伍尔芙并没有去做,作为对骑兵、城堡的不快乐体验的逃避,她想顺着这个斑点让自己的思绪流动,使自己的精神旅程能够延续下去,由此引发对人的更深层思考,形成了对人的认识的颠覆性论断。“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这与莎士比亚对人的是“宇宙精华”与“万物灵长”的赞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她对人生荒诞的深刻体会,更是其不同于莎士比亚的对人的认识。如果说莎士比亚发现了人区别于其他生物与神灵的高贵与伟大,那么伍尔芙表现的是人的多样性,人多样的可能性,与那些人生中偶然遇到的、遗失的或保存下来的物质相比,人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可能确定的,人与宇宙间的一切一样都是不可把握的,因为人有丰富无比的“内心真实”,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丰富的物质世界的各种规律相比,人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是不可控制的,可是那么多人偏偏要把人当成物来控制、来役使。这是一个新的发现,同时也是伍尔芙挣脱现实束缚后的一种快意的调侃。调侃的背后是对传统的又一次颠覆与挑战,伍尔芙清楚地认清了人的本质,也就解释了历史上的巧取豪夺与战争的根源。明确了这一点就明确了伍尔芙下文的内涵。那些耗尽一生所追求的财富,最终还会散落,生命不过是所有文明之后的偶然与巧合的存在,“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那么无法加以控制”,那么把今生的精力用在物质财富的追求上是多么的无知,个体人所有的一切和偶然的生活相比又算什么呢?接下来伍尔芙用了一个奇特的比喻,形象地再现了生活的迅速与无可控制:“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头朝下脚朝天地摔倒在开满水仙花的草原上,就像一捆捆棕色纸袋被扔进邮局的输物管道一样!头发飞扬,就像一匹赛马会上跑马的尾巴。”伍尔芙借着这种冥想再现了人在飞快的现代生活中的渺小与无奈,人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茫然若失,若干个偶然和碰巧才是决定我们生命的最重要因素,我们一切都是失控的,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最终是尘土,与今世的偶然和碰巧相比,来世人为什么会在这儿而不在那儿,为什么“在巨人的脚趾间摸索”?即使时光再怎样流逝,这个问题“我”越来越不清楚,来世本身就是虚幻的。在伍尔芙的眼里,人的今生与来世都是那么没有意义。生活中的尘土将曾经辉煌的特洛伊城掩埋了三层,唯一埋不住的是破罐子的碎片,特洛伊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而文明的符号最终还是毁于战争,人类的欲望创造了生活,又毁灭了生活,伍尔芙对今生与来世的思考是一个时代人对所处时代的真实认识,当人的欲望无限膨胀,战争是那么近,人生是那样没有安全感,是那样的惶惑,人活着的今生与死后的来世都变得毫无意义。伍尔芙所处的世界又是这样一种轮回,在这一个冥想的珍珠上,体现了伍尔芙对现实战争导致生活无意义的思考。

三、对美好生活的冥想

“我”已经完全没有了站起来去看看斑点到底是什么的欲望,而宁愿自己轻松,“不感觉故意,不觉得阻碍”,在对战争的痛苦反思的不愉快体验之后,伍尔芙更愿意将这次精神旅程延续再延续,在对历史与生活的追求中找寻生活的愉快,可是生活中充满了庸俗,“多么闷人、多么肤浅、多么光秃、多么凸出啊!在这样的世界里是不能生活的。”这是伍尔芙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的认识,人类的知识毫无价值,而人类被自己的知识束缚在自己的圈子里,眼光呆滞,一成不变地生活着,“它使人想起社论,想起内阁大臣——想起一整套事物,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事物是正统,是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都必须遵循,否则就得冒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危险。”这种生活就像伦敦的星期天大家固定的生活方式,就好像是桌布的规矩,是固定的,换一种花样就不是桌布,这种生活的标准是谁制定的呢?“也许是男人,如果你是个女人的话;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个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人所难以忍受的,她要以心灵的自由反抗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以内心的真实打破刻板的现实生活的虚伪,于是“我”想到惠特克的尊卑列表,而这一切在战后统统被毁灭了。伍尔芙通过这种方式给我们描述了她的现实生活,生活是那么的无味与庸俗,人们是那样的安分,那么固守着尊卑秩序,但是这种所谓理性的秩序最终被战争所打破,战争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秩序,战争使人的理性崩塌,这种对生活的感受是痛苦的,所以她要继续追寻,可是在战争的古冢与白骨中找寻战争的意义,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伍尔芙批判着生活,思考着生活,而这种批判与思考的最终指向是更有意义、更理想的生活,甚至是伍尔芙面对残酷的现实所构想的一个“乌托邦”。

在小说的最后,伍尔芙借助“我”的冥想,使得这种精神的旅行终于由痛苦而转向快乐,那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她用诗意的笔墨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是的,人们能够想象出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这是一个美好的景象,是一个经历艰苦精神跋涉的人所最终期待找寻的精神家园,这个世界中没有了战争,没有了等级区分,有的只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自由自在的安宁的生活。这不是现实生活中“乌托邦”,而是存在于人的精神层面上最真实的乌托邦,是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人心中最明亮的地方,因为它的存在,使得人可以在任何庸俗的现实生活中生存下去。因为有这种精神层面的乌托邦,伍尔芙才能在现实中脱离自己的疯癫,坚强的生存。所以我们不能说伍尔芙是一个厌倦生活的人,越是因为对精神生活的期待越高,越能感受现实生活的庸俗,所以对理想的生活越是期待与渴望,越有美好的渴望,越感觉现实生活的残酷,特别是战争所带来的罪恶感和恐惧感,伍尔芙陷在这样一个可怕的循环中,当这种理想的乌托邦不能构建在她精神层面的时候,她在1941年伦敦空袭的威胁与恐惧中跳入泰晤士河。正是这次精神旅程使她有了短暂的快乐和平静,在这里可以脱离庸俗的现实生活,可以摆脱战争带来的恐惧。

四、对现实世界的回归

幻想毕竟是幻想,接下来,伍尔芙自己也提出了对精神家园实现的质疑:“谁又能对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妄加非议呢?”她的思路从冥想又一次回到了现实,现实告诉她应该弄清斑点是什么,而不是再冥想下去,因为这个理想世界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排在坎特伯里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教。”这种等级不是靠幻想能消除的。可以说伍尔芙明白自己构想的精神家园是虚幻的,她需要停止冥想回到现实。但是主观上,她还是不愿回到现实世界中来,所以她还要继续“想想墙上的斑点”,还要借助海中的木板将主教和法官逐入虚幻,沉浸在自己的这种美好的境地而不愿自拔,于是产生小说中最后的一次冥想——树木,生机勃勃而富有存在的价值,它构建了生命和谐平静的生活,而本身抗击着自然的击打,直至最后倒下,其生命也没有终结,“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有的在卧室里,有的在船上,有的在人行道上,还有的变成了房间的护壁板,男人和女人们在喝过茶以后就坐在这间屋里抽烟。”树木是伍尔芙最后想到的,它具有静默的个性与坚定的意志,同时又具有使用价值,伍尔芙借助树木对人的存在价值又一次的构想,就像她意识流的河中的最后一个浮木,支撑她沉浸在冥想中不愿意回到生活中。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分明就和树一样,存在于对现实生活的忍受中,只有扛住生活的击打,生活本身才有意义。这是一种对人的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这也是她对抗现实的一种态度,尽管伍尔芙经历了生活的不幸,尽管她神经质,但是从她这部早年的小说中,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从对艺术的思考到对人的今生与来世的沉思,到对现实生活庸俗的象征性描写,再到对理想生活的构建和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看似杂乱无章的这些冥想的珍珠,勾勒出伍尔芙一次关于生命与生活意义的探索经历。这些珍珠不再是毫无意义的意识流的产物,而是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尽管伍尔芙在自己的创作观中反复强调把自己的作品是建立在感性上而不是程式上,而且在她后期的创作中,这个特点也越来越突出,但是这部小说中还是带有作家主观的思想历程,这可能是作者的无意识,却还是通过作品中的这些冥想再现了出来,这些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遗憾的是,人们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对它的分析仅仅停留在小说的艺术层面,对意识流小说特征的列举上,或是将几个意识流的场景割断、分裂来分析,而忽略了其内在的联系与小说的内涵。

总之,《墙上的斑点》这部小说借着意识流小说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内涵,它就是伍尔芙的一次自我精神痛苦与快乐兼并的历程,在这样的冥想中,她获得了精神的平静与快乐。小说看似简单的叙事中包含着作家的深意,看似毫无关联的冥想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它向我们表明,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离不开生活,意识流小说也不例外,意识流只是小说的手法,它破坏了传统叙事的话语方式,把叙事话语变得更加陌生而使其看起来脱离了正常的艺术逻辑,但它并不是不表现生活。伍尔芙说过:“小说像一张蜘蛛网,也许只是极其轻微地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脚都黏附在生活上。”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庸俗乏味的体会,也不会有伍尔芙在小说中的人生思索,对自由理想的追求。然而“在1910年左右开始写小说的男男女女面临着一个这样巨大的困难——没有一个活着的英国作家可供他们效仿”②,所以说这篇作品也是伍尔芙开始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最初尝试,伍尔芙通过意识流这一特殊手段,对原有叙事逻辑进行了陌生化处理,进而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描绘了出来。《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开拓创新的小说形式与追求自己理想相结合的最初尝试。

①弗吉尼亚·伍尔芙:《现代小说》,《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87页。

②弗吉尼亚·伍尔芙:《现班纳特先生和勃郎太太》,《意识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9页。

猜你喜欢

伍尔意识流斑点
微言大义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斑点豹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论张爱玲《金锁记》的思想艺术
《喧哗与骚动》中首章非线性叙事分析
Finding beauty in your scars Alexandra Heather Foss
摆脱病毒
站着写成大作家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的成长主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