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源头控制提升货物装载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2012-08-07蒋智忠

铁道货运 2012年5期
关键词:铁路局装车太原

蒋智忠

(太原铁路局 货运处,山西 太原 030013)

太原铁路局管辖货运站 147 个,专用线 647 条,战略装车点 153 个,其中 2 万吨级装车线 16 条,万吨级装车线 46 条,5 000 吨级装车线 91 条,专用线与接轨站的最远距离为 30 km。发送品类主要有煤炭、焦炭、矿粉、建材原料等散堆装货物,以及钢铁、机械产品、化工危险货物,日均装车 21 700 车,装车过程主要是本务机牵引或摘机等装,装后立即上线,无卸载等二次处理的时间。虽然货运安全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太原铁路局通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全体货物装卸职工的不懈努力,2011 年全路核实超偏载率取得突出成绩,切实强化装车源头控制和超前防范。

1 突出安全风险关键环节控制,紧盯风险控制措施落实

1.1 努力探索,实现装载机称重装置准确计量

针对管内大量使用装载机装车的实际,装载机全部安装称重装置,装载机司机均培训合格,全部实现档案化管理;组织车务站段和装车企业在反复比对分析、现场实际操作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装载机称重装置计量准确的《装载机称重装置误差换算法》和《装载机称重装置装车十二关》,并在太原铁路局管内贯彻执行;装车前一律使用 3 t 以上标重砝码测试、误差表格换算、装后再次进行砝码复测,彻底解决了装载机称重装置计量不稳定的难题。整列单元万吨列车 102 辆 C80型车的装载质量,装载机称重总重与轨道衡的差值仅为 14 t,车均 137 kg。装载机称重装置的准确计量,实现了太原铁路局装车与计量必须同步的基本要求。

1.2 车仓配合,有效掌控定量漏仓惯性偏重

针对管内装车使用的 47 套快速定量漏仓装车系统,要求检定或检修时,产权单位与车站管理人员必须共同全过程参加;系统维修调整后,必须使用系统自带 42 t 砝码进行 100% 计量精度校核,定量装车时落实“车入仓下 1 m 落斗、车出仓前 1 m 收斗,货物装载形状呈梯形、顶面平整”的技术要求。有效解决了定量漏仓惯性偏重问题,实现了 1 min 装1车的快速装车目标。

1.3 定时检查,消灭轨道衡故障突发整列超载

针对管内使用的 160 台静态轨道衡、172 台动态轨道衡,制定了《太原铁路局轨道衡运用管理细则》,制定轨道衡的日常管理标准,各站段又细化了轨道衡日常管理制度和一般检查标准并严格执行,强制要求每月必须采用标准重量的车辆进行精度检查,防止基本轨爬轨与称重轨间过渡器顶死、台面清理不净、机构传动不灵活导致称重失准,从而造成整列超载。

1.4 人机结合,杜绝冬季冻车引发的空车偏载偏重

针对管内港口、电厂大量使用翻车机卸车,冬季冻车容易引发卸后空车残货造成偏载、偏重的情况,组织安装翻车机卸后监控系统,安排人员逐辆进行监控,对发现有残货的车辆,造册登记,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清理,货运检查人员进行重点确认。对未安装监控设备的单位,组织货运人员和卸车企业通过栈桥等进行检查确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011 年杜绝了因冻车、货物未卸净造成的空车超偏载问题。

1.5 规范方案,严控成件货物超偏载问题发生

太原铁路局的装载加固暂行方案审批严格按照企业制订、装车站段现场核实上报、货运处集体审批、首次装车货运处现场落实的程序进行。2011 年完成了装载加固暂行方案的清理工作,公布了 2012 年继续有效的暂行方案 179 个,废止了 24 项存在缺陷和操作性不强的暂行方案。

针对以往偶发的集装箱货物超偏载问题,太原铁路局组织制定了集装箱箱内货物装载方法,对单件重量在 300 kg 以上、起高2层以上、装箱后易产生位移量的适箱货物,制定审批了11组集装箱装载方法,有效提高了集装箱箱内货物的装载质量。2011 年,太原铁路局发送集装箱 111 700 TEU,实现了零超偏载。

1.6 突出重点,严格卡控钢材类货物装载质量

太原铁路局管内有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酒钢集团翼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 22 家钢厂,卷钢等钢材的发运量大,铁路局将钢材的装载列为重点控制关键,对其实行了重点货物装运资格管理。根据铁道部《关于加强卷钢装运安全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太原铁路局钢材类货物资格管理办法》、《太原铁路局卷钢座架管理办法》,对管内具备钢材类货物装运资格的 22 个装车站、73 个装车单位进行明确,并加强了钢座架的使用管理,日常生产中严格把关路企交接。2011 年,仅太原北站就检查出存在装载缺陷、扣车返厂二次整修的车辆达 112 车,全年全铁路局发送钢材货物 356 316 车,其中卷钢 96 845 车,实现了零超偏载。

1.7 严格标准,切实提高货检检查整理质量

货检员对车辆苫盖的篷布、绳网捆绑状况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松动则立即进行紧固处理;对货车车门关闭状态逐列逐车检查,对缺少配件、关闭不良的中小门和装车站已采取措施的车辆进行重点确认、整理。对于装载军运装备、爆炸品、卷钢、易旋转机械设备、超限超重货物、跨装超长货物的车辆,必须由货检值班员或货检技术员、货检车间副主任、货检车间主任对其装载加固方案全部进行复检,问题处理率达 100%。

2 加大货运安全设备投入,构建货运安全监控网络

2.1 不断扩大计量设备覆盖范围

2011 年,太原铁路局加大投入,用于扩大超偏载检测装置、轨道衡等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覆盖范围,完成了5台轨道衡、3 套超偏载检测装置的安装和3台超偏载检测装置的联网,确保超偏载车运行途中得到2个以上测点的检测印证;组织太原北站和大秦车务段完成了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的卷钢装载视频监控装置的安装,拓宽监控视野,努力消灭检测盲区。经多方协调,对113 台未安装称重装置的 装载机,全部完成称重装置的安装。

2.2 建立安全风险监控体系

太原铁路局管内已建成6个超偏载监测站、23 台联网轨道衡,已安装9套超偏载检测装置、12 套货检视频监控系统、16 套翻车机卸后监控系统。在燕庄、小景、宁武西等地方和合资铁路出口站安装了2套超偏载检测装置和1套动态轨道衡,实现了货检交接和设备检测两道措施把关,列车运行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初步形成。

3 强化安全风险问题整改,实现安全风险闭环管理

在日常运输生产中,太原铁路局货运处和 10 个货运站段全部设立专人,对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的报警车、货检责任区段交接电报进行逐日盯控、逐车分析,逐批考核、逐月各站段排名,并进行全铁路局通报,实现了误报的有设备原因、核实的有装载原因,确保报警车全部落实责任单位。2011 年报警的1 612 车全部实现电子表格分站段统计管理,按误报、核实进行设备运用和装载缺陷两类进行分析,对全年526 封货检责任区段交接电报全部进行了分析处理。

在报警车核实中,太原铁路局制定了《太原局超偏载报警车核实判定标准》,具体为通过1个检测站的报警车,按检测设备是否故障、检测速度是否匀速、检测是否错位、检测是否丢车4项因素进行综合认定。通过2个及以上检测站时报告超偏载的即认定为超偏载,复衡的以轨道衡数据为准。在日常实践检验中未发生过误判漏判问题,核实和误报的甄别问题得到解决。

核实超偏载车辆和货检站反馈的责任问题,一律向责任单位签发“红色安全问题通知书”,一般超偏载问题责成站段上报书面分析,典型、严重的超偏载问题采取一事一教的方式,由责任站段主管站段长带队到铁路局交班。2011 年,太原铁路局共组织 19 次超偏载专题分析会,通过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促进其整改。

通过连续监控发现,导致发生问题的风险有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也有制度不落实的原因,更有思想安全意识弱化的原因,准确地反映出太原铁路局在日常专业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为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指明了方向。

4 完善安全风险考核激励,推动货装安全风险管理

面对风险,太原铁路局坚持不留退路、不讲客观、不姑息迁就的“三不”风险控制工作原则,鼓励货运安全制度落实到位、风险控制好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考核问题重复发生的责任站和责任人,形成了人人主动排查风险、主动控制风险的良好安全环境。

4.1 奖励优先、上不封顶

太原铁路局货运处和劳卫处共同制定了《太原铁路局货运装车检测万辆零超偏载奖励办法》,同时在全铁路局逐月开展货运装车万辆检测零超偏载竞赛活动,对实现万辆零超偏载的车站干部、职工进行奖励,上不封顶。2011年,277 个站次实现万辆检测零超偏载,其中大新站创造了单月装车检测8万辆零超偏载的记录,通过奖励充分调动了货运干部、职工装标准车的积极性,主动保安全的意识明显增强。

4.2 考核从严、下不保底

太原铁路局货运处和企管处共同制定了《太原铁路局货车超载、偏载、偏重考核办法》,严格考核标准,把报警平均值中超载大于 3 t、偏重大于 8 t、偏载大于 80 mm 的问题列为考核的起点,依次相应地给予责任人罚款、待岗、处分、撤职的考核,各站段结合实际分别进行了细化,明确规定货运主任红线撤职、季度内累积3次撤职、站段管内超偏载排名末尾两位撤职等。通过这些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有效地向全体职工传递了太原铁路局管理杜绝货车超偏载的决心,2011 年太原铁路局管内撤销、调整货运主任 12 名,对发生超偏载问题的 155 个站次进行了严格考核,酌情核减工资绩效。

4.3 围绕难点、加重考核

采取防冻与超偏载两项重点工作统筹考虑的方法,严格落实《防冻车管理办法》、《防冻车考核办法》,认真解决冬季卸车作业中冻车卸载不净引发的偏载问题,对朔州车务段、大同站等严寒区域装车站和负责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东港卸车的大秦车务段进行特殊连带考核,每月首次发生空车偏载偏重时立即核减防冻车奖励,之后每发生1车分别按照一般超偏载和严重超偏载两类累计核减奖励。大秦车务段冬季日卸 1.6 万车,有效地压缩大秦线货车周转时间 0.03 天,为全铁路局节省了大量的货车运用成本。

5 安全风险管理的阶段性效果和今后设想

2011 年,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共检测太原铁路局货车 11 322 704 辆次,核实超偏载 262 车,超偏载率为 0.002 3%,较 2010 年同比降低了88.87%,超偏载率年度排名居全路第4名,受到铁道部的通报表扬,实现了太原铁路局货运处 2011 年初制定的“保六争一”的奋斗目标,基本达到了铁路局要求的“装载机称重装置带病作业零台数、作业管理零漏洞、钢材等成件货物实现零超偏载、集装箱装车实现零超偏载、煤炭等散堆装货物努力向零偏载偏重靠近”的“五零”管理目标,创造了太原铁路局建局以来最好成绩。

太原铁路局虽然在提升货物装载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方面做了一些具体工作,但与铁道部的高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要认真学习其他铁路局的先进经验。在下一步工作中,太原铁路局将继续深化装车源头货物装载安全风险过程控制,狠抓太原铁路局货运系统运输安全,确保旅客列车绝对安全,全面提升货物装载安全风险控制水平,确保货运安全持续稳定。

猜你喜欢

铁路局装车太原
UIC和欧盟铁路局签署一项协调框架协议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既有灾害监测系统接入铁路局中心系统方案研究
除夜太原寒甚
3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9GWh,环比增长126.98%
天脊集团:安全重于泰山
呼和浩特铁路局GSM-R系统现场应用故障分析与处理
基于遗传算法的集装箱装车配载方案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