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支持疗法于老年ICU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

2012-06-30李艺莫银凤尹善浪邵俊卿黄道政罗汝华

当代医学 2012年36期
关键词:白蛋白淋巴细胞体重

李艺 莫银凤 尹善浪 邵俊卿 黄道政 罗汝华

ICU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是临床治疗的重点,也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大多数ICU重症患者因感染、创伤、术后、以及器官的功能衰竭,导致机体各种器官功能性不稳定,在应激状态下可出现一系列代谢异常改变,如肌肉的消耗、体内蛋白的丢失、伤口的愈合缓慢、肠道的功能损伤等[1]。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营养吸收困难,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问题。本文对ICU重症患者给予营养支持疗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2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及我院收治的80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62~95岁,年龄最小患者62岁,最大者95岁,平均年龄80.7岁。

1.2 方法 依照随机性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其病情、病症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行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行单纯留置胃管进食治疗,具体如下。

治疗组: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给予营养支持疗法。一般情况,患者低渗全营养型肠内营养制剂通过鼻饲给予,初始以少量、低浓度为宜,浓度从0.6kcal/mL开始,通过胃肠泵控制20~30mL/h连续给予。待胃肠道适应后再渐次增加浓度及能量摄入至每次管饲量浓度为1.0kcal/mL,通过胃肠泵控制60~80mL/h连续给予,并向食物匀浆过渡。

对照组:对患者置胃管进食粥水、一般奶粉,并积极给予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纠正电解质失衡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进行营养指标测定,并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等进行记录,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疗法前后指标数据的变化 如表1所示,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指数对比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体重指数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对比分析如下: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因此,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指数对比变化,可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指标变化(±s)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指标变化(±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治疗后淋巴细胞数 血清白蛋白g/L 体重kg 淋巴细胞数 血清白蛋白g/L 体重kg治疗组 1200±120 34.2±1.9 60.3±9.3 1460±210a 35.1±2.3a 62.0±8.4a对照组 1200±116 34.5±1.6 61.2±8.7 860±50 26.4±1.6 54.5±6.8组别 治疗前

2.2 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死率远远高于治疗组,而生命体征的检测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由于营养治疗,其身体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便秘、肺炎、溃疡、胃潴留及死亡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ICU患者行营养支持疗法的必要性 通常ICU患者病情危重,因机体代谢处于高分解的状态,免疫功能低下,一旦发生感染难以控制或细胞功能的严重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因此,提出对ICU患者治疗的指导思想为:通过为患者机体提供强化的营养物质,以改善ICU患者的神经体液调节,提高ICU患者衰竭脏器功能并使其恢复能量代谢的平衡,同时复苏并提高心肺功能,最后减轻或纠正ICU患者的负氮平衡,达到缓解ICU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的治疗目的[2]。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以患者肠黏膜的吸收功能作为营养物质的补充途径,在为患者补充营养的同时,增加患者肠黏膜血流,刺激患者肠道激素和消化液的分泌,进而促进患者肠上皮的修复,遏制并防止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出现进一步恶化,进而预防消化道溃疡、感染以及肠功能衰竭的发生,增强患者免疫力[3]。肠内营养支持的先决条件是肠道功能部分或完全正常,且远端肠管无梗阻,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可视为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在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营养制剂的给予应按照从少到多、由慢到快、由稀到浓的原则循序渐进,使患者肠道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临床上对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法还存在争议,但目前一般选用以肠内营养为首选,对ICU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肠内营养支持具有重要地位[4]。

3.2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监测 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务必进行周密的监测,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一旦发生应进行及时处理。(1)要明确肠内营养导管的位置,观察导管在体外的标记,及时发现导管是否移位。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营养管末端位置,避免因管腔弯曲而返入食管引起误吸。通过X线透视、pH值、导管造影等对胃肠内容物性质进行观察。由于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排空不良易发生潴留,导致胃液或营养液被呃逆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应取30°~45°半卧体位。(2)密切观察胃肠道的耐受性,在营养支持治疗的初期,应每隔三或四个小时对胃残液进行测定,正常残液量不应超过前1h输注量的2倍,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嗳气、恶心、反酸、腹泻、腹痛、肠鸣音亢进等,以全面了解肠道耐受性。如果残液量与正常量相比较多,表示胃耐受性较差,必须立即降低输入量,严重者需停止肠内喂养;若患者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嗳气、恶心、反酸、腹泻、腹痛、肠鸣音亢进等,可减慢营养液滴注速度、减少营养液用量、降低营养液浓度、更换营养制剂或遵医嘱给予胃肠动力药物及收敛药物等处理措施解决。(3)营养代谢方面的监测,对患者定时测定血钾、钠、镁、磷、钙等离子,以及血浆蛋白、尿糖、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观察并记录体重、氮平衡及其他参数值。

3.3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比较可发现,治疗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以及体重指数有明显的升高,说明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明显改善危重病人机体的营养状况。由此可见,有效的营养支持已成为ICU危重病人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以及代谢状态,还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愈合,改善预后[5]。

总之,营养支持疗法对老年ICU重症患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1]林玫瑞.危重病救治中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2):110-111.

[2]朱彬云.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6,7(12):51-52.

[3]吴迪春,黄智勇,张娟,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14(4):232-233.

[4]马建忠,潘华飞.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0(5):449-451.

[5]李莉,王祥,殷凯生.呼吸ICU鼻饲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77.

猜你喜欢

白蛋白淋巴细胞体重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你的体重超标吗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