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2-06-30付小云

当代医学 2012年36期
关键词:二磷酸肌酸激酶果糖

付小云

新生儿窒息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min内只有心跳而无自主性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缺血、缺氧会对全身各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的心脑等重要器官[1]。有报道称,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发生率达28%~85%[2],且初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改善气血循环,拮抗窒息病毒,清除自由基,营养心脑等重要脏器,改善预后尤为重要[3]。笔者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患儿采用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广东省深圳市华侨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5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早产儿4例,足月儿24例;体重<2.5kg 3例,2.5kg≤体重≤4.0kg 21例,体重>4kg 4例;无呼吸5例,呼吸不规律23例。治疗组28例(男13例,女15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25例;体重<2.5kg 4例,2.5kg≤体重≤4.0kg 19例,体重>4kg 5例;无呼吸4例,呼吸不规律24例。两组患儿在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学习电解原理时,有较多同学会有“电解时阳极上一定是阴离子放电(或者阳离子不会在阳极上放电),阴极上一定是阳离子放电(或者阴离子不会在阴极上放电)”的错误认识,带着这种错误认识去解决有关电解问题,在思考过程中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引来不可避免的错误。实际上,电解过程中,阴极上有电子流入(外电源负极上电子流向阴极),此时阴极相当于是极强的还原剂,多种微粒会被还原(绝不仅仅是阳离子才可以在阴极上被还原);相应地,阳极要流出电子(这些电子流向外电源正极),此时阳极相当于强氧化剂,多种微粒会被氧化(绝不仅仅是阴离子才可能在阳极上被氧化)。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采用吸氧、镇静、强心、纠正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给予辅酶A、ATP、VB6等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二磷酸果糖(安徽先峰制药有限公司),根据病情50~250mg/(kg·d),1次/d,维生素C(上海现代哈森药业有限公司)100~250mg/kg·d,加入20mL10%的葡萄糖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一个疗程,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4d后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2.2.2 8%炔草酯对小麦的安全性评价 施药后观察各处理的小麦叶色、株高与空白对照一样,未发现畸形、黄化、死苗等药害症状。收获时测产,各药剂处理下小麦产量分别为7 218.7,7 267.8,7 488.2,7 504.3 kg/hm2,各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增产率分别是5.3%,6.1%,9.3%,9.5%(表7)。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观察指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按“可视即可得”标准配置物资:海上医疗物资的搬运和存储除大型医院船外都是以各箱组为主要载体进行装载固定。通常配备的箱组为制式装备,颜色和款式统一,里面物品以各医疗功能组别和序号清单进行相应配置。由于箱体完全封闭,实际使用中不便于查看,工作中建议在各箱组外直接张贴物品清单和可视彩色图片,可视即可得,方便医疗人员对物资的熟悉,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忙乱。

1.3 疗效判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按以下标准进行疗效判断:(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音有力,心律恢复正常,心电图正常,血清中CK-MB含量恢复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消失,心音有力,心律恢复正常,心电图基本正常,血清CK-MB明显下降,但未完全正常;(3)无效:临床症状未好转,心率、心律未恢复正常,血清中CK-MB含量无下降或下降不明显。显效率和有效率计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中CK、CK-MB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CK-MB含量比较(±s,IU/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CK-MB含量比较(±s,IU/L)

组别 例数 CK CK-MB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8 1207.6±213.0 142.3±43.9 428.3±42.5 37.9±10.5对照组 28 1242.7±274.6 420.1±82.4 416.8±37.9 68.03±19.3 t 0.374 10.934 0.483 6.024 P>0.05 <0.01 >0.05 <0.01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会导致脑部神经中枢、心脏等重要脏器损伤,且心肌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较高[4]。心肌细胞对缺氧状态十分敏感,这是因为心肌代谢在正常情况下是有氧代谢,心肌缺血、缺氧再灌注时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会导致心肌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流动性降低通透性增加,心肌酶大量释放入血清,因此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会激增[5]。二磷酸果糖是心肌代谢活性剂,能增加ATP和磷酸肌酸的浓度,使K+内流增加,Ca2+内流减少,加速缺氧、缺血状态下细胞的能量代谢,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减少自由基的生成,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维生素C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细胞释放超氧化物自由基,减轻组织损伤,改善微循环,修复心肌损伤[6]。本研究结果显示,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的治疗组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总有效率为92.85%,显效率为64.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和46.43%,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中CK、CK-MB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心肌损伤得到修复。

综上所述,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7]。

[1]周炳龙,廖东,李小艳.1,6-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1,33(5):610-611.

[2]金汉珍,黄德岷,官希杰.实用新生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6.

[3]余中方,吕雪峰,张建,等.血必净治疗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32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2):8-9.

[4]王兆建.1,6-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治疗西宁地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9,30(4):547-548.

[5]刘赛红,曹蓓,李婷.新生儿窒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3):521-522.

[6]张焕.大剂量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41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6):2318.

[7]林祖华.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J].当代医学,2008,14(16):71-72.

猜你喜欢

二磷酸肌酸激酶果糖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雪莲果低聚果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PARP 抑制剂在BRCA 胚系突变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肺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