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程中加大剂量的临床观察

2012-06-12曹旺发陈志勇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卡韦乙肝学分

曹旺发,张 华,陈志勇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慢肝病区,江西 九江 332000)

恩替卡韦是强效、快速抑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病毒(HBV)的核苷酸类似物,对于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恩替卡韦治疗48周时HBV DNA下降至PCR检测水平以下者为67%、ALT复常者为68%、有肝组织学改善者为72%[1]。对于HBeAg阴性患者,恩替卡韦治疗48周时HBV DNA下降至PCR检测水平以下者为90%、ALT复常率为78%、肝组织学改善率为70%[2]。长期随访研究结果表明,对达到病毒学应答者,继续治疗可保持较高的持续HBV DNA抑制效果[3]。为了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血清e抗原转换、降低耐药率的发生,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笔者对采用恩替卡韦初始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在用药24周HBV-DNA部分应答的情况下,拟加大剂量治疗,并与同期的不增加剂量的对照组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慢肝病区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25例,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其中男18例,女性7例,年龄20~55岁,平均(35±6)岁。所有患者总胆红素(TBil)均<30μmol·L-1,丙氨酸转氨酶(ALT)高于正常的2~10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均为阳性,HBV-DNA 7~9 log10 U·mL-1,未合并有其他病毒感染,均为初始抗病毒治疗。将2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ALT)、HBV-DNA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片(商品名: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52237)0.5 mg,口服,1次·d-1,治疗24周HBV-DNA在3~5 log10 U·mL-1、HBeAg(+)、ALT(45±20)μ·L-1、乙肝病毒耐药检测均未发现耐药时,治疗组将恩替卡韦片加大剂量,1 mg·次-1·d-1,观察24周,对照组仍使用0.5 mg·次-1·d-1,2组在住院早期均给予 甘草酸 二胺,谷胱甘肽等一般护肝治疗。在加大剂量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有可能出现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费用等,要求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依从性和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的监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实验室检查

HBeAg采用定量时间分辨检测,HBV-DNA采用微板核酸杂交-核酸定量法(美国ABI7300基因扩增仪,试剂由广州达安基因公司提供);HBV多位点耐药采用荧光免疫检测(采用巢式PCR扩增法,PCR所用试剂均由广州达安基因公司提供)。每4周监测血常规、尿液沉渣分析、肝功能、肾功能、HBeAg、HBV-DNA及肌酸激酶,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组患者治疗48周肝功能ALT复常、HBV-DNA应答及HBeAg转换情况的比较见表1。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尿液沉渣分析及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变化。

表1 2组肝功能ALT复常、HBV-DNA应答及HBeAg转换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核苷类药物用于临床已10余年,其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对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定为:ALT≥正常2倍,HBeAg(+),HBV-DNA≥105 U·mL-1。其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5]。

恩替卡韦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经磷酸激酶作用形成具有治疗性的三磷酸化合物,拮抗HBV所需天然底物脱氧鸟苷三磷酸(dGTP),在细胞内作用t1/2为15 h,在人体内不被肝细胞代谢,主要从肾脏排出体外。作用靶点在HBV的反转录酶,可以在HBV复制有3个环节抑制反转录酶的活性,包括碱基引导、反转录以及负链和正链合成,具有强效、快速抑制HBV复制,多在24周甚至更短时间内使HBV-DNA完全应答、HBeAg转换,但对24周 后HBV-DNA部分应答的病例,其疗效明显降低[6]。本研究中选择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24周部分应答的患者加大剂量后,取得明显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肝功能复常、HBV-DNA完全应答、HBeAg转换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足之处是本研究中病例数较少,另外治疗组患者在加大药物剂量治疗24周后,达到了肝功能ALT复常、HBV-DNA阴转、HBeAg转换的病例,是否继续应用1 mg·次-1·d-1治疗,还是减量用0.5 mg·次-1·d-1治疗,还有待于继续观察。

[1]Chang T T,Gish R G,de Man R,et al.A comparison of entecavir and lamivudine for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N Engl J Med,2006,354(10):1001-1010.

[2]Lai C L,Shouval D,Lok A S,et al.Entecavir versus lamivudine for patients with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N Engl J Med,2006,354(10):1011-1020.

[3]Gish R G,Lok A S,Chang T T,et al.Entecavir therapy for up to 96 weeks in patients with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J].Gastroenterology,2007,133(5):1437-1444.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5]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肝脏杂志,2005,10(4):348.

[6]张玲霞,周先志.现代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10:384.

猜你喜欢

卡韦乙肝学分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