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骨骨折136例CT检查的回顾性分析

2012-05-08徐启怀王丰富徐晓剑辛宏伟戚洪波杨旦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鼻骨上颌骨泪管

徐启怀,王丰富,徐晓剑,辛宏伟,戚洪波,杨旦君

(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浙江余姚 315400)

鼻骨骨折136例CT检查的回顾性分析

徐启怀,王丰富,徐晓剑,辛宏伟,戚洪波,杨旦君

(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浙江余姚 315400)

目的比较3种影像学方法,确定合理的鼻部外伤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对鼻骨骨折患者136例均进行X线鼻骨侧位像、冠状和横断位CT扫描。以冠状位并联横断位CT扫描的结果为准,比较各种检查方法之间对鼻部外伤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结果冠状位CT扫描并联横断位CT扫描诊断效果最佳。X线鼻骨侧位片仅能检出61.0%鼻骨骨折,对上颌骨额突骨折等其他鼻部外伤均不能诊断。在鼻骨和(或)上颌骨额突骨折的诊断中冠状位CT扫描均显著优于横断位CT扫描,而在鼻泪管骨折、鼻颌缝分离、鼻骨间缝增宽的诊断上横断位CT扫描均显著优于冠状位CT扫描。结论冠状位CT扫描是鼻骨骨折最佳首先检查方法,横断位扫描是准确诊断的有效补充。

鼻骨;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极易受到撞击而发生鼻骨骨折。由于鼻部构造的复杂性,鼻外伤又常常为复合性骨折,诊断时单独使用X线检查极易漏诊。近年来CT的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鼻骨骨折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本文通过比较X线检查、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冠状面扫描和横断面扫描对鼻骨骨折患者136例的检测结果,探讨三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4月—2011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有明确外伤史并经CT检查确诊为鼻骨骨折患者136例,其中男性113例,女性23例,年龄8~60岁,平均26岁。病程30min~6个月。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鼻骨侧位X线摄片,横断位及冠状位 CT扫描。X线片检查采用Phillips多功能DR双板机,俯卧位头颅侧位像,中心线,垂直台面,经鼻根下10mm处与鼻骨相切射入胶片中心,常规摄取双侧位像,曝光参数自动条件(55kV,2.5mAs),束光器大小8cm×12cm;CT扫描采用Phillips Mx8000 4排螺旋CT扫描检查,扫描参数,层间距/层厚 0.6mm/1.3mm(Increment 0.6mm/Thickness1.3mm),螺距0.875,并骨窗重建(窗宽1 800,窗位500),曝光条件,120kV,200mAs。横断位扫描时患者仰卧位,常规头颅正位,扫描头颅侧位定位像,计划扫描基线和范围,以听眦线为基线,扫描范围自鼻尖部至眼眶上缘水平;冠状位扫描时患者俯卧位,头部尽量前伸,下颌托于专用支架,两手掌朝下分别放于肩前方2侧以稳定身体,扫描头颅侧位定位像,计划扫描基线和范围,扫描基线平行于听眦线的垂线,扫描范围自鼻尖部始至鼻根部向后10mm,扫描范围包括鼻骨及上颌骨的额突,可根据需要进行三维及二维重建。

1.3 阅片要点:①骨折部及侧别;②骨折类型或形状,有无错位、重叠、塌陷;③有无邻近黏膜及软组织肿胀,有无骨缝分离;④有无复合性骨折。

1.4 阅片注意事项:①在阅片时应注意鼻额缝、鼻颌缝及鼻骨内面血管沟纹影,以免误诊骨折;②多方面观察鼻骨骨折,如骨折片分离情况、有无塌陷及移位;③多体位观察,以CT横断面和冠状面与三维成像互为印证,互为补充,多方位、多角度重建图像,可以进行任意方向旋转,易于显示有移位、塌陷的骨折或复杂性骨折。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于鼻骨骨折,冠状位CT扫描结果、横断位CT扫描的结果与X线侧位片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位CT与横断位CT相比,除诊断鼻颌缝分离、鼻骨间缝增宽和鼻泪管骨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5、3.2,P>0.05)外,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及鼻额缝增宽检出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0.1、14.1,P<0.05)。见表1。

表1 3种检查方法对鼻部及邻近部位骨折的检出结果(例数,%)

3 讨 论

3.1 正常鼻骨的解剖特点:鼻区骨小而薄,骨缝细而复杂,结构相互重叠。鼻分为外鼻、鼻腔和鼻窦3个部分。构成外鼻支架的骨性部分包括鼻骨及上方的额骨鼻突、两侧的上颌骨额突、中间的鼻中隔。鼻骨分左右2块,有4条缝,鼻骨间缝、鼻颌缝(左右各一)和鼻额缝。鼻骨的上部厚而窄,比较低平,不易骨折;下部薄而宽,凸出于面颅的最前方,即使受到轻微外伤也有可能发生断裂。因此,鼻骨骨折是面部骨折中的最常见类型,骨折部位多位于下1/3。

3.2 鼻骨骨折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常规X线鼻骨侧位投照,是以往临床上诊断可疑鼻骨骨折的首选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可以发现穿过鼻骨上部厚骨质的骨折线及骨折后移位,缺点是它对下部薄骨质的骨折线较难发现,并且仅能从一个侧面显示信息,常常因影像相互重叠,密度分辨率差,对伴鼻区内其他骨折显示不良,甚至有的部分无法显示,容易造成漏诊。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率较低,本研究中只有61.0%,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1]。

随着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的广泛应用,由于其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薄层扫描等优点,能清楚地显示鼻骨的细微结构。冠状位扫描可以很清晰地显示双侧鼻骨及鼻中隔有无骨折及移位,横断位CT扫描能显示鼻骨周围的情况,显著提高了鼻骨骨折的诊断率[2]。

3.3 冠状位CT扫描在鼻外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侧位片在鼻外伤诊断中只能发现大部分的鼻骨骨折,不能发现复合性骨折中的上颌骨额突骨折、鼻泪管骨折、鼻颌缝分离、鼻额缝增宽和鼻骨间缝增宽。即使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中,其检出率(61.0%)也显著低于冠状位CT(94.1%)或横断位CT(83.1%)的结果,原因在于X线摄影的影像相互重叠,密度分辨率差。这与其他研究的报道相一致[3]。

高分辨率CT扫描能够获取鼻区上颌骨额突、鼻骨、泪骨、鼻额缝、鼻颌缝及鼻骨间缝的影像,能准确分辨这些部位的病变情况,为鼻外伤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4-5]。研究显示,结合冠状位和横断位的扫描结果,能够完整显示鼻骨的解剖形态及空间解剖关系,区别骨折与骨缝,确定骨折部位,全面显示骨折端错位及骨折线走形情况,为临床对鼻骨骨折的及时整复治疗提供较为完整的影像资料[6],但是两种扫描合用的成本较高。

本文通过比较冠状位CT和横断位CT扫描对鼻区不同类型骨折的检出率,确定二者单独使用时的检出能力。结果显示冠状位CT检出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和鼻额缝增宽方面明显优于横断位CT;横断位CT在鼻泪管骨折诊断方面,虽因鼻泪管骨折一项例数太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合样本检出率及实际工作,可认为横断位CT在鼻泪管骨折检出能力方面高于冠状位CT扫描,与薛敏娜等[3]的研究相关报道结果基本相一致;在诊断鼻颌缝分离与鼻骨间缝增宽时,横断位CT检出鼻颌分离的病例数(23/24)多于冠状位CT(18/ 24),检出鼻骨间缝增宽病例数(16/18)多于冠状位CT(14/18),尽管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结合研究[3-4]结果仍提示横断面CT对这两种病变的检出能力较高。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显然与冠状位CT扫描减少了横断位CT扫描中由于层厚、间隔等引起的误差,并能清楚了解鼻中隔、鼻腔及鼻骨与上颌骨额突毗邻关系,较横断位CT扫描能提供更多的、更直观的影像信息有关,也与鼻部各种解剖结构的走行方向有关。

3.4 鼻部外伤时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① X线鼻部侧位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有限,不易作为鼻部外伤的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鼻骨骨折很可能由于另一侧上颌骨额突或其他组织重叠而不能显示;X线侧位片也不能观察鼻中隔、鼻腔以及上颌骨额突的情况,尤其是上颌骨额突骨折的患者。②冠状位CT扫描是鼻骨骨折最佳首选检查方法,横断位CT扫描是准确诊断的有效补充,能明确鼻骨骨折类型、位置、范围、碎骨移位及合并其他骨折情况,对骨折整复、周围组织损伤的处理及司法鉴定提供依据,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鼻部外伤应先做鼻部冠状位CT扫描,以了解有无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鼻骨及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鼻额缝病变等;如还疑有鼻泪管骨折及鼻额缝分离等情况、经济情况允许时可再加做横断位CT扫描,以提高诊断率。

[1]陆兴.鼻骨和上颌骨额突骨折的影像学比较[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6):380.

[2]陈文填,张庆生.高分辨率CT冠状及横断位扫描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6,12(9):978-979.

[3]薛敏娜,薛炳延.鼻部外伤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4):410-411.

[4]刘朝晖.鼻骨骨折影像诊断的比较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3):156-158.

[5]KIM BH,SEO HS,KIM AY,et al.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sagittal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CT images for nasal bone fractures[J].Clinical Radiology,2010,65(4):307-308.

[6]HAN DS,HAN YS,PARK JH,et al.A new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nasal bone fracture:rad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nasal bone fracture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1,69(11):2841-2847.

(本文编辑:赵丽洁)

R816.96

B

1007-3205(2012)11-1336-03

2012-02-25;

2012-04-05

徐启怀(1976-),男,浙江余姚人,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CT影像诊断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1.041

猜你喜欢

鼻骨上颌骨泪管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鼻泪管发育的解剖特征研究
一例柴犬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CT诊断报告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瘢痕对唇腭裂上颌骨生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孕中期21-三体胎儿单纯鼻骨低平超声表现2例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点评
普通X线与CT对鼻骨骨折诊断效果分析
浅析鼻骨骨折行鼻骨复位术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