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干预作用的研究

2012-04-23高明达杨晓松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脑心通阿托颈动脉

高明达,杨晓松

本研究旨在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和门诊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8例,均进行颈动脉超声、血脂、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查,发现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和 (或)斑块形成。其中男62例,女36例,年龄 (61.3±8.6)岁;其中高血压47例 (48%),冠心病26例 (27%),脑梗死10例 (10%),糖尿病20例 (21%)。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情况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均常规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1次/d。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分别选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 (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 (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258)10mg,1次/d;治疗组加用口服脑心通胶囊 (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001)1.2g,3次/d,和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1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再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进行两组治疗后的比较。

1.2.2 颈动脉超声检查 应用美国ATL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周围血管检查探头频率为4~10MHz,检查时首先自颈动脉起始处做纵向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 (CCA)、颈总动脉分叉处 (BIF)、颈内动脉 (ICA)和颈外动脉 (ECA),尽可能观察到颈动脉的最高位置,然后将探头转动90°,沿血管走行做横向扫查,观察动脉内膜是否完整,有无增厚、斑块部位、大小及回声特点。

1.3 观察指标 1.0mm≤IMT≤1.3mm,为血管内膜增厚,局部隆起向血管腔内突出;IMT>1.3mm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检查结果 两组治疗前IMT和内膜斑块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的IMT和内膜斑块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本研究98例患者全部完成设计疗程治疗,对照组有1例患者有轻度乏力及关节不适感,未做特殊处理,肝肾功能在治疗全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表1 两组治疗前后IMT与内膜斑块厚度的比较 (±s,mm)Table1 Comparison of IMT and intima plaque thicknes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IMT与内膜斑块厚度的比较 (±s,mm)Table1 Comparison of IMT and intima plaque thicknes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IMT 内膜斑块厚度治疗组内膜斑块厚度治疗后IMT 69 1.18±0.09 1.50±0.18 0.93±0.07 0.20±0.14 69 1.18±0.08 1.50±0.19 0.75±0.06 0.95±0.15观察组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多项研究表明,颈动脉IMT增厚和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而炎症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和证实[3]。目前,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何高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颈动脉的超声检查是一项便捷、无创的筛查和治疗监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阿托伐他汀钙不仅有调脂功能,还有抗氧化、抗感染、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作用[4-5]。脑心通胶囊是中药复方制剂,由黄芪、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红花、乳香、没药、桂枝、金蝎、地龙、水蛭、牛膝等16味中药制成,中医学认为该方能标本兼治,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而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该药的主要成分地龙、水蛭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水蛭素具有抗凝的类肝素作用,川芎有扩张血管,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丹参有降脂、抗感染等多种作用。而“脑心通”原药粉的粗提取物能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C)引起的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6],故脑心通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可通过多种途经发挥降脂、抗感染、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从而达到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1 李瑶宣,李吕力,钟维章,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对颅内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201.

2 Vicenzini E,Ricciardi MC,Puccinelli F,et al.Sonographic carotidplaque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scular risk factors: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 study[J].J Ultrasound Med,2008,27(9):1313 -1319.

3 潘元美,李焰生,林岩.炎症因素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3):174.

4 Ridker PM.Inflammatory biomarker,statims,and the risk of stroke:cracking a clinical conundrum [J].Circulation,2002,105(22):2583-2585.

5 骆黎,徐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4.

6 刘倩,王东琦,雷新军,等.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下的THP-1巨噬细胞活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10):932-934.

猜你喜欢

脑心通阿托颈动脉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脑心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内Ca2+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的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