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少阳胆论治小儿发热

2012-04-1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750021马永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24期
关键词:胆气春生小柴胡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750021)马永剑

发热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发热病因病机有多种,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所伤,外伤金创。探其治法,汗下吐温清补消和等均可为用,但小儿因其特殊体质,易受邪患病,病机也有其特点,从少阳胆论治常可获殊效。

1 小儿体质特点及发病特点

《灵枢·逆顺肥瘦论》“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揭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颅囟经》“凡小儿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揭示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禀春生之气,虽机体尚脆弱,五脏不坚,脾胃虚弱,胆气怯弱,但发育迅速,生机蓬勃,其为邪侵、怯弱之体受伤,御邪驱邪无力,长杀生长升发之气,升发之气易被遏,易入少阳,临床上发病有易虚易实,易惊易热等特点。

2 少阳胆之特点

《素问·阴阳类论》曰“一阳者,少阳也”。王冰认为,“阳气未大,故曰少阳”,少阳即是阳气初生之意,其阳气虽不至盛,但寓轻清冲和之气,禀清阳上升之性,春生阳动,万物萌生,开始了生老病死的演变。《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主要原因包括:①胆主春生之气。肝胆同属于木,主春升之气,但肝为阴,胆为阳。如金·李杲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1]中说:“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取决于胆也。”②胆气可助正抗邪。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③调节脏腑气机。《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少阳司开阖,胆助肝之疏泄,共同调畅气机,则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升降出入,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从而维持脏腑经络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少阳胆的功能正常,则诸脏易安。

3 取象比类,二者不谋而合

小儿体质及发病与少阳胆之生理病理极其相似[2],明代万全《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3]云:“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以发生者也。小儿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未已。”首先提出“小儿体禀少阳”的观点。后贤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4]提到“小儿为少阳之体,于时为春,春气固上升者也,于五行为木,木性喜上达者也。”这就为我们临床治疗小儿疾病从少阳胆论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4 《伤寒论》为我们提供了理法方药

《伤寒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小儿血气不充,脏腑娇嫩,外邪侵袭,升发之气被伤,正可谓“血弱气尽”腠理易开,邪气易入,阻遏少阳,少阳郁滞,枢机不利,故发寒热。小儿发热,因口不能言,脉无所凭,问诊难以周详准确,必凭其形,色,舌,指纹三关,细微处洞察,若见发热,有伤寒中风之因,并参《伤寒论》予小柴胡汤。观其有无咳嗽,鼻扇喘息,壮热烦渴,溲赤便秘。若无伤寒表证之机,阳明经府之象,而见“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予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潗然汗出而解。”或见“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小儿胆气怯弱,惊恐之下,春生之气易为扼杀,少阳气机易为郁闭,可见发热,睡眠不实,睡中哭叫,易惊易醒,手足跳动,惧见生人,可予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加减治疗。

5 验案举例

5.1患儿马某某,女,1岁,以“发热,呕吐2天”于2011年11月26日就诊,家属诉患儿于11月24日晨进食乳食后携带外出,不慎受凉,于当日10点左右开始出现发热、呕吐,呕吐物为胃中食物,不欲饮食,进食则呕或吐,患儿时而安静,时而哭闹,哭闹前开始发热,逐渐升高,热甚则呕,最高达39.5℃,头部触之热手,但面部不红,家人予藿香正气水口服两次,无缓解,遂来就诊。患儿面色白无垢,乏力少神,呼吸尚均匀,无壮热口渴,无咳喘鼻扇,无汗出,大便尚调,小便略黄,舌苔白,食指络脉见于食指第二节横纹前后,色暗淡略发青。中医诊断:伤寒少阳证;治法:和解少阳;方药:小柴胡汤。柴胡24g,半夏9g,黄芩9g,炙甘草9g,党参9g,生姜9g,大枣4枚,两副(遵仲景去渣再煎法),每副分6次口服,每日三次。患儿服药一副后热退,于药服尽,热未再起,饮食等恢复正常。

分析:小儿血少气弱,禀少阳春生之气,护养不慎,为外邪所侵,其升发之气被遏,少阳郁滞,气机不利,故发寒热;胆郁少阳枢机不利,横逆犯胃,则发呕吐;胆热内郁不得宣散,循少阳之经上冲,头部闷热;正虚,故面白、乏力少神、指纹色淡;正邪交争,寒热呕吐时止时作;邪未入阳明故不面垢,舌苔白而不黄,无阳明经热府实之证,指纹位于风关气关间,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予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清泄邪热而愈。

5.2患儿杨某某,女,2岁,以“发热3天”于2012年3月5日就诊,家属诉3月2日(当日天寒)携患儿外出受惊吓,于当晚即出现发热,哭闹,予食、乳、水均不食,强予之则吐,无汗,睡中不实,闻声易惊,时而手跳动惊起,热时起时退,家人予双黄连口服液及小儿七珍丹等口服,病情无好转,遂来就诊。患儿神疲面白,不思饮食,呼吸均匀,无壮热口渴,无咳喘鼻扇,无汗出,已3日未解大便,小便微黄,舌苔白,指纹见于食指第二节横纹前后,色青暗。患儿素易受惊吓。中医诊断:伤寒少阳证;治法:和解少阳兼定惊安神;方药: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柴胡24g,半夏9g,黄芩9g,生姜9g,党参9g,炙甘草9g,煅龙骨15g,煅牡蛎15g,陈皮6g,茯苓9g,枳壳6g,大枣4枚,两副(同前),每副分6次口服,每日三次。服药一副热退思食,惊恐减轻,睡眠改善,两副服尽热未再起,继与二陈汤加酸枣仁龙骨牡蛎养血安神益胆等加减调理而痊愈。

分析:患儿素禀胆气怯弱,感寒受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少阳上升之气不升反被惊却郁滞,欲升而不得升,少阳枢机不利,故发寒热,肝胆疏泄失职,逆犯胃气,不思饮食,强食则吐,胆气怯弱,邪气内扰,心神不宁,易惊易醒。食指络脉见于半表半里之位,“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遂予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兼镇静安神而获效(注:发热患者,辨证应用小柴胡汤及加减方,柴胡必为君药,量必为重,否则难以达退热,疏泄少阳之功。)。

猜你喜欢

胆气春生小柴胡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明志
曹春生作品
战友,当你走在离队的路上
曹春生
不认账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争创中华新荣耀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