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黎族谚语

2012-04-12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黎族槟榔谚语

陈 兰

(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海南 五指山 572200)

谚语是民间文学中的一朵奇葩。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谚语,广泛流传于民间,民众口耳相传,使它在长年的传育中得以充实和丰富,经地不断的提炼而成为定型化的固定语句。清·杜文澜的《古谣谚·凡例》云:“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这说明在文字应用之前,谚语就流传民间,问世民众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口头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谚语,它们语言通俗、言简意赅、易记易诵,饶有风越,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经验,以及他们的社会斗争和富有哲理的思想成果。各民族的民间谚语,是各民族人民群众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各民族一宗珍贵的文化遗产。笔者于此,结合黎族等民族的谚语,就谚语的记录与传承应用、谚语的民族性、黎族谚语的内涵与艺术特征等问题试作论述。

一、谚语的记录与传承应用

(一)谚语的记录。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各民族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与社会斗争中,依据生活的体验和社会观察,口头创作了千古流芳的民间谚语,其资料可谓浩如烟海。早在先秦的典籍中,就将相关的“夏谚”、“周谚”引入古文献,《国语》《战国策》《韩非子》等典籍,就记载了大量的古谚资料。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宁为鸡口,毋为牛后”;“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等就分别在上述典籍中有所记载。之后,被人们称为我国首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的《汉书》,书中都有古谚的记载。我国典籍重视古谚的记载,具有优良的传统。自两汉以后,历代相关的典籍皆注重这方面的工作。如三国吴·陆玑的《毛诗草木乌兽鱼虫疏》,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宋·陈的《农书》等,这些典籍对农、牧、副、渔等各类生产性的民间谚语的记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更要提及的是,这期间还有学者致力于古谚的搜集整理,笔耕于专门辑录古谚的著述,诸如宋·龚颐的《释常谈》、周守忠的《古今谚》,明·杨慎的《古今谚》,清·杜文澜的《古谣谚》和曾廷枚的《古谚谭》等。上述谚语专集,以杜文澜的《古谣谚》最具规模,最有成就,全书集纳了典籍中所引上古至明代的谣谚,加上附录和集说,共分为三部分,整一百卷。

进入20世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学术界掀起关注民间文化的热潮,北京大学积极开展歌谣征集活动,成立了歌谣研究会和风俗调整会。在这期间,中山大学组建了民俗学会,杭州地区也建立了中国民俗学会。一批学者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民间,了解社情民意,作为民间文化中的谚语,自然也在学者们民间采风的视野之内,有的学者对民间谚语还情有独钟,备加关注,编撰出版了一批谚语专著,如史襄哉的《中华谚海》、朱雨尊的《民间谚语全集》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极为重视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中国民间谚语集成》),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省、地(市)、县各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组织广大民间文学工作者及基层文化单位进行全面普查与采录,又经层层汇总选编,而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卷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先后出版问世,这一浩大的文化建设工程,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就民间谚语而言,通过编纂出版《中国谚语集成》,各民族的谚语都有全面而系统的辑录,而在《中国谚语集成·海南卷》中,就辑录了黎族优秀的各类谚语,包括黎族谚语在内的中国谚语这颗明珠,在民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更为闪光耀眼了。

(二)谚语的传承应用。谚语入典籍记载,不仅得以保存,而更是让其世代传承,广泛地流传和应用。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通过创作谚语,对生产、生活和社会斗争中一切具有实际意义的经验、规律加以总结,表达了劳动人民朴素健康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从多方面帮助人们提高认识,启迪人们积极投入生产和社会实践,鼓励人们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各民族的民间谚语,内涵极为丰富,富有多方面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们犹如长流之水,生生不息,流芳百世,颇受世人青睐,优秀的谚语被人们世代传承和广泛应用,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作用。

古往今来,人们思变说理,或描物状形,皆有谚语的妙用。历史著作《左传》里,大小谋臣谈及国事,常用谚语来说明某种观点。如当晋国向虞国提出借路攻打虢国时,虞国贤臣宫之奇针对晋国的野心和阴谋,他在讲明虞国与虢国为近邻之邦,应该友好相处,互相依存的道理后,妙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之句谚语,进一步指出“虢亡,虞必从之”的危机。“唇亡齿寒”,其意是说人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遭至寒冷。宫之奇以这一谚语表明自己的忧国之心,规劝国君看穿晋国的奸滑、欺诈,一切以保国家的安全为重。虞国君未听宫之奇的进谏,结果使虢国与虞国先后被晋国灭亡。无独有偶。侧重记述谋臣策士政治活动和奇策睿智的《战国策》,书中的有识之士也往往妙用谚语为国政进谏。楚襄王由于迷恋奢侈,不理国政,而对国家的安全又丧失警惕,致使连年遭到秦国进攻,被迫走向流亡之路。谋臣庄辛趁楚襄王流亡困迫而不知所措之机,向楚襄王进谏:“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庄辛所说的鄙语,也就是民间的谚语。楚襄王从这两句谚语悟出一个道理:犯了错误,有了教训,如果能及时纠正和补救,还不为迟。楚襄王后来重用庄辛,振奋精神,恢复了淮北失地。类似上述所列举的事例,在《左传》《战国策》还有不少生动的事实。

前文提及的《史记》,作者司马迁更是一位应用谚语的高手。司马迁写作《史记》,其用语力求平易、口语化,辞语简洁、形象生动。他的语言艺术风格,可以说酷似民间谚语。《史记·李将军列传》一文,极力颂扬李广将军的英雄形象,文章虽隐隐略有惋惜之意,但歌颂、倾慕之情却洋溢于字里行间。作者在文章结尾这样写道:“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文学大师司马迁在这里妙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谚语,寓意深刻,恰如其分地讴歌了李广将军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其人格魅力令人崇敬。在妙用民间谚语方面,我国历代文学大师皆如同司马迁,都是一位位令人称赞的能手。比如《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奄,根据书中叙述事件、刻画人物的需要,应用了不少民间谚语,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不做二不休”、“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等等。《水浒传》应用民间谚语自然贴切,一句谚语就凸显出人物独有的个性特征,表现出谚语的极大张力。我们试看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后的言行。他救了林冲,吃了酒肉,来到村口,这时林冲问鲁智深要去哪里,鲁智深爽口回答说:“‘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这位仗义执言的梁山英雄,一直护送林冲到了离沧州不远的地方才分手。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鲁智深爽朗地说出“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这句谚语,这于鲁智深来说,与他的性格和当时的心理活动,都是切合实际、入情入理的。而这句谚语洗炼简洁、铿锵有力的语言特色,恰好突出了鲁智深的刚烈性格和见义勇为的精神。与《水浒传》一样,《红楼梦》对谚语的应用,也是绝妙极了。曹雪芹这位文学大师,用“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句谚语把大管家王熙凤的独特性质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凤姐嘴甜心狠、两面三刀而又心狠毒辣的面目。

革命导师的经典著作,也常有民间谚语的应用。毛主席撰作著名的《实践论》,在论述如何对待失败问题时,就以“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这两句谚语来说明办事受了挫折,未有成效,甚至是失败了,千万不要气馁,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寻找原因,就有可能从失败走向胜利。在《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一文中,毛主席写了这样一段话:“什么叫辩证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加以分析,承认人总是要犯错误的,不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否定他的一切。列宁曾讲过,不犯错误的人全世界一个也没有。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对一个难懂而又深奥的问题,毛主席用平实的话语,妙用朴实而富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把道理讲得浅显易懂,收到极佳的效果。优秀的民间谚语,其说明事理的特殊功能,由此可见一班。

在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人民群众应用谚语更是信手拈来。比如世居五指山区的黎族人民,热爱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的家乡,谈起家乡的五指山,他们就以“五指山是百宝箱、百宝箱里百宝藏”这样的谚语来赞美。五指山是海南宝岛的象征,是岛上万泉河、昌化江和南盘江三大江河的水源区,被人们称为海南岛的“绿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有“动植物王国”的美称,黎族人民以谚语“五指山是百宝箱,百宝箱里百宝藏”来概括、讴歌富饶、美丽的家乡,表现他们为家乡自豪而骄傲的深情,是很自然的事情。黎族人民勤劳、善良,自古有着良好的风尚,所以民间有“路不拾金,夜不闭户”的谚语,描述黎族地区淳朴的民风。黎族人民常以谚语“花与叶相配,山与水相随”来启迪人们要相互友好,和谐相处。黎族人民受过巾帼英雄冼夫人的教诲,顾全大局,讲究团结,所以,他们创作了这样一些谚语:“要想富,团结互助”、“一人有事大家帮,一家有事大家忙”、“助人要热情,帮人要真心”等。这些谚语他们不仅常常讲在嘴边,更是体现在行动上。黎族人民创作谚语,传承和应用谚语,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谚语,是他们宝贵的精神食粮,成为他们的精神动力。

二、谚语的民族性

各民族人民创作的谚语,其思想内容一般都在说明事理,总结规律,反映本民族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具有相近或一致的地方,但是,由于各民族人民创作的谚语,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物产风貌和自然环境密切关联,而各民族在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又不尽完全相同,民族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有差异,因此,各民族谚语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对此,我们不妨结合相关民族的民间谚语加以对比分析。

汉族谚语: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大意失荆州,

骄傲丢街亭。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凉山彝族谚语:

马有野草来充饥,

羊有毛皮来御寒,

唯有娃子无吃穿。

家支好比铁链,

一头握在主子手,

一头套住娃子身。

豺狼的嘴巴总是尖长的,

狐狸的尾巴总是拖起的,

头人的手段总是毒辣的。

海南黎族谚语:

椰子槟榔根在土,

人在千里心想家。

野果山薯当米粮,

山麻树皮做衣裳。

女送槟榔是待客,

男送槟榔是定亲。

上面列举的三组谚语,不用作过多的分析,只从它们表述的内容,即可清晰地看出各自体现的民族性。诸葛亮这位三国时代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民美称这一历史人物为“智多星”,是智慧的代表,这是妇孺皆知的事。与诸葛亮同为蜀国人的名将关羽和马谡,前者由于麻痹轻敌错失荆州,后者因骄傲拒谏而丢失街亭。我国唐代国政昌盛,经济文化发达,文学领域的诗歌最繁荣,最为有成就,精选成书的《唐诗三百首》,是享有美誉的精品之作,为诗歌的典范教本,常读之自有心得体会,渐渐懂得吟诗之奥秘。由此观之,三句汉族谚语的民族特色是不言而喻的。

凉山彝族的一组谚语,其独特的民族性也很鲜明。谚语中提到的“家支”,是四川凉山等地彝族奴隶制度下父系血缘集团的组织,它是奴隶主阶级维系统治的工具。所以,它如同“铁链”,“一头握在主子手,一头套住娃子身”,身为奴隶的娃子,不如马羊猪狗,没吃没穿。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奴隶主,凶狠如豺狼,狡诈似狐狸,以种种狠毒的手段统治千千万万的奴隶娃子,让他们过着暗无天日的地狱生活。

海南黎族的民间谚语,同样是依存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以本民族为立足点的。海南素有椰岛之称,椰树和槟榔树不仅是黎族家乡的风景树,更是黎族先民崇拜的树神。栽种椰树和槟榔树是黎族人民的优良传统,在黎族村寨都有一片片的椰园和槟榔园。黎族儿女与椰树槟榔朝夕相伴,长年依存,有时人在千里之外,但一想起翠绿的椰树槟榔美景,思家之情便油然而生。在黎族山乡,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山里的野果、山薯常是人们的食粮。而黎族先民早在原始社会就以优质的树皮制作成衣被,御寒取暖,据专家考证,黎族的树皮衣被是一大发明,是对人类在无纺织时代开始利用植物纤维的一大贡献。进入纺织时代,黎族传承百越纺织文化,在海南岛率先掌握麻纺织技能,然后又大兴棉纺织技艺,在纺织繁荣发达的黎族家乡,抚育了我国著名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成长。椰子、槟榔、野果、山薯,以及山庄树皮制作衣裳等,这些都是黎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人们将它们作为谚语表述的对象,陈术的内容,那正是谚语创作作者对本民族社会生活的现实反映。黎族人民素有嗜好槟榔的习惯,还有“槟榔婚俗”的传统民俗,正如谚语所云:“女送槟榔是待客,男送槟榔是定亲”。槟榔在黎族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生活有首重要地位,从谈情说爱、择日定亲、迎亲入室的各个环节,槟榔都一直伴随在男女青年的婚恋生活中。黎族青年自由恋爱,双方交往常是以槟榔为媒介,民间有歌唱道:

口嚼槟榔又唱歌,

嘴唇红红见情哥,

哥吃槟榔妹送灰,

有心交情不用媒。

石子落井探深浅,

送口槟榔试哥心;

哥食槟榔妹送灰,

心心相印意相随。

男女双方经过认识交往,情投意合了,男方就携带礼品去女方家求婚,礼品中除了衣服、烟酒、光洋外,还必须有两串槟榔干、两把鲜蒌叶和一盒螺灰。宾主在酒席间,男方还要唱“求婚歌”:

槟榔衣放桌面,

多多少少请领认;

一对光银表情理,

上门拜亲定婚事。

女方如果同意男方的求婚,全家兴高彩烈地招待来客。礼物收下后,唱起订婚歌:

亲家喂亲家,

槟榔衣齐不辞;

放下双银做标记,

两家成亲无乜卡。

槟榔树笔直挺拔,四季长青,其花、果皆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繁茂的羽状复叶等在黎族的生活中还有多种用处。自古以来,黎族人民厚爱槟榔,看重槟榔,他们特意把槟榔与人们的婚姻大事相关联,兴起独特的“放槟榔”婚俗。

以上列举汉族、彝族和黎族的几组谚语,仅从它们表述的思想内容,就足以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当然,各民族谚语的艺术特性,同样也彰显其独有的民族性,这方面的论述于此从略。

三、黎族谚语的内涵

谚语内涵极为丰富,在人类的生产实践、生活经验、社会斗争和哲学伦理等领域都有谚语的存在、流传和应用。大型文献记录谚语,将谚语归类表述,而且划分很细。《中国谚语集成·海南卷》,是一部记录海南黎族、苗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谚语的大型文献,书中将集纳的谚语分为“事理谚、修养谚、社交谚、时政谚、生活谚、风土谚、自然谚、农林谚、工商谚、文教谚等十类。有的学者着眼于谚语的作用,侧重从“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等方面概述谚语的内容。我们这里从社会谚、自然谚和生产谚三大层面,探析黎族谚语的内涵。

(一)黎族的社会谚。自古以来,黎族注重在谚语里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在做人与讲理方面,黎族重礼节、讲道理,对人处事以“理”先,把讲“理”看成是为人办事最为重要的准则。试看下面的民间谚语:

钱财不要紧,

真理最值钱。

轻重用秤称,

是非用理评。

马服鞭子,

人服道理。

路有千条,

理只一条。

这里的几条谚语,“理”字备受推崇。在古人看来,所谓“理”是一种规律。战国·韩非云:“理者,成物之文(指规律)也。”又说:“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韩非子·解老》)。我们今天所说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与“谬误”是相对的。黎族谚语的创作者,他们对“理”也许没有从高深的理论理解,但他们懂得是与非、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美与丑、善与恶,等等,对这些事理的分辨、判断,应该有标识,或说准则,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理”,也是他们在谚语中所说的“理”。在黎族地区,民间形成的习惯法,或制定的乡规民约,往往是民间解决民事纠纷的说理依据。当然,在如今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的进入村寨,他们处理大小民众事理问题,说理的根据除了本民族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古训、古规外,更多的就是党和国家制定的各基政策及相关的法规、法纪,逐步走上了法制的轨道。

黎族的社会谚,还描述了黎族人民的高尚情操和美好品德。黎族待人忠厚、诚实,这是黎族人民做人的基本准则,他们创作的谚语,反映了他们的这种思想:

树求直,

人求诚。

栽树要根深,

交友靠诚心。

姜是老的辣,

人是诚实好。

茄子不开空花,

好人不讲假话。

说实话,办实话,是黎族人民的优良传统,他们反对虚假,痛恨阴一套,阳一套的作风,常说“人不可两面口,这样说对面,那样说背后”。黎族讲诚信,也讲做人的行为端正,常以“贫不行盗,富不行暴”;“莫玩人家的木,不动人家的竹”等谚语来告诫自己。在黎族地区,人们相互关爱、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世代相传,民间有谚语说道:“为己而生,不如为众而死”;“你帮人别提起,人帮你别忘记”;人们彼此关爱,互帮互助,促进团结,让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体会到团结的重要,看到团结的力量:

树成林能防风,

人成群有力量。

一人难堵住小溪,

万人能把大江治。

众人齐心堡垒坚,

众人齐喊山动摇。

上面列举的谚语,从多个层在展示了黎族讲诚信、守操行、乐于助人、友好团结等方面的高尚人生信念。而黎族人民在时政谚语里,更是道出了他们爱国的深情:

鱼爱江河,

人爱祖国。

有根才有花,

有国才有家。

有国兴才有家显,

先有国兴后有家显。

直朴的语言,冼炼的语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黎族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黎族多彩的社会谚,是组成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深邃的内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黎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

(二)黎族的自然谚。自然谚语涵盖天文、气象、物候、物象、地象及时令等方面的谚语。在古代由于没有完善的历法与计时工具,缺乏天文、气象、物象及时令科学知识,人们只好依据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即天象),动植物随季而起的变化(即物象),以及气候的变化(即气象)通过多方面的细致观察,力求适应自然,把握农时,指导生产,安排生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观象授时”。大自然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我国各民族人民和相关人士,历来极为看重自然变化。明代邝潘的《便民图纂》,被世人称为一部记述农业生产知识的百科全书,其中“第七卷《杂占类》日、月、星、风、雨、云、雾、霞、虹、雷、电、冰、霜、霰、雪、山、水、草、木等民间谚语,都一个个有所记载。

在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创作了大量相关的自然谚语,如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天河朝南北,热得睡不得,天河朝东西,赶忙做寒衣”;“一场春雪一场雨,一场冬雪一担粮”等等。

黎族为百越之后裔,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古代百越文化的特殊贡献之一,就是古老的百越民族成功地改良了野生稻,很早就有水稻农业生产。因此,黎族人民重视自然生态的变化,对天上的云彩星月,以及地上的物候地象等,都十分用心观察。比如对星星的天象变化,保亭等地的黎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多年的积累,创作不少有关星星的谚语:

夜里星光明,来日天气晴。

今晚满天星,明日大晴天。

星成团,地成潭。

天星疏,地下枯。

天星密,地上湿。

星星眨眼,下雨不远。

雨停无星,雨后久晴。

……

海南是台风多发地区,每次台风登陆既带来充沛的雨水,又造成一定的自然灾害。世居海南岛的黎族人民,千百年来一直在对台风进行探索,想方设法增强抵御台风的能力,比如宅基地的选择,船形屋的建造,都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减轻台风的袭击。但是,由于旧时代生产力的低下,科学知识的缺乏,使黎族人民对台风的抵御能力十分有限。古代黎族人民希冀征服台风,求得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的安宁度日。这一美好的理想虽然未能得到实现,但它鼓励黎族人民不断观察台风这一自然生态的变化,摸索出了一些防御台风的经验,将它们融入民间谚语之中,给后人留下了预测台风的谚语:

一次台风雨,一朝便成秋。

春前有雨春后干,春后有雨打台风。

六月东风不过午,过年必台风。

七月吹北风,日内刮台风。

立夏吹南风,当年少台风。

立夏吹北风,当年多台风。

夏雷雨,秋雷台。

天挂短虹,必有台风。

天边有断虹,台风断树丛。

燕子穿天蛇过道,蚂蚁寻乡山戴幅,

盐缸出汗石蜍叫,必有大雨台风到。

从远古时代,黎族先民和后世子孙,一直同自然一道走来,他们为了适应自然求生存,为了把握自然求发展,朝朝日日,年年岁岁,都在关注自然生态的变化,这种长期、耐心、细致的探索精神,表明了他们有着强烈的生态意识。试看黎族人民对“雾”这种气象变化的精深探究和系统总结:

正月雾,秋水来漫屋;

二月雾,没水来洗牛;

三月雾,有雨只半途;

四月雾,好稻看好主;

五月雾,大雨满路铺;

六月雾,晒死龟;

七月雾,大雨顾;

八月雾,有米无柴煮;

九月雾,虫子蛟稻株;

十月大雾连三日,明年三月大水浸;

十一月大雾,塘不涸;

十二月大雾,无水把饭煮。

这里总结的经验,是否有人做过科学验证,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确实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黎族人民探索自然生态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黎族的农林谚语。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农业古国,5000年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农林谚语。黎族为古代百越后裔,古籍文献显示,该民族在3000多年前就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其先民根据对农林生产活动的体验,创作了大量的农林谚语。古代中国农民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安土重迁”。土地对于农民来说,不仅是自然物,更是他们的崇拜之物,它体现出一种饱含深情的人文精神。这种情怀,在民间谚语有着生动而形象的描述,我们试看黎族地区民间流传的谚语:

哪里牛吃哪里草,哪里地养哪里人;

民以食为天,农以田为本;

人是真神,田是命根。

人养地,地养人,

人不养地没收成,地不养人人夭逝。

这些明白晓畅的谚语,道出一个千古真理:人类不能没有土地。我国各民族广泛流传这类相似的谚语:“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江河奔流千里有源头,万物四季生长有大地”。黎族人民自古以来,伴随和依靠土地生存和发展,他们深知土地的重要,也更珍惜寸金寸土,试看民间谚语:

你先养地,地才养你。

寸土寸金,见缝插针;

寸土不荒,到处有粮。

上山砍柴多看树,牵牛下田先看地。

衣要勤换,田要轮作。

地平三分长,土厚物作旺。

如今,全人类都在呼唤绿化大地,让山更青,地更绿。读读黎族的民间谚语,它会激发人们更自觉地保护大地,创建和守望可爱的家国。

黎族人民从生产实践中体会到田是摇钱树,水库是聚宝盆,所以他们历来重视治水护水,将这种生态意识世代传承,促进了五指山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黎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松涛、石碌等大型水库和大广坝水电站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为黎族地区的治水护水做出了新贡献。

古代的海南岛,是一个莽莽林海的宝岛。据史记载,在西汉王朝封建势力进入海南之前,世居海南岛的黎族先民,还是处在原始状态之中,整个社会形态基本上仍属于原始社会。这时的海南岛,原始的生产能力对岛上的森林还未造成破坏,岛上90%的地面为原始森林所覆盖。①司徒沿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黎族原始先民提供优越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众所周知,农田、森林和草地,构成全球陆地的三大生物系统,支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海南岛上的原始森林而言,它具有极高的综合生态效益,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能蕴藏、防风固沙、减少洪涝、提高土壤肥力等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黎族先民在尽享大自然的厚爱和恩赐之时,自然对森林产生崇拜之情,对林木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与作用有着切身物体会,所以他们有感而创作了不少造林护林的民间谚语:

山青人贵,山荒人悲。

山厚人肥,山瘦人饥。

光光山,荒荒年。

几条谚语,字里行间没有一个“绿”字,其实处处都蕴含“绿色”之意,都在表达人们对绿色理念的追求。山何以才“青”呢?唯有植树造林。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青山绿水营造人们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们常年有绿水青山相伴,就自然富贵了。有言道:今日人养树,后日树养人;林木葱葱,人寿年丰。它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山怎样厚起来呢?自然变化也可能使山长高增厚,但那是极为缓慢的事。树木茂密的山岭,从立体的视角观之,它比光光的山岭就要厚实得多。所以,民谚讲到:人要勤学文化,山要常年绿化;屋前屋后竹木丰厚,十年八年家境变好;当年富拾粪土,常年富多植树。这些民谚,道出一种明明白白的道理;山上的树木种植多了,山就不是光秃秃的了,自然就是林茂人欢,山厚人肥,结果是山里有树子,田里有谷米,百姓有了好日子。

黎族人民追求绿色理念,不仅明白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重要性,而且也深知破坏绿色植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下面的几条谚语,表现了这方面思想:

一年烧山,十年遭祸。

一年烧山十年穷。

造林益子孙,

毁林毁祖业。

一把火,万林灭,

烧山毁林滔天罪。

民间谚语短小精悍,语言十分精粹。它们汇集了群众语言的精华,好似一颗颗晶莹闪光的珍珠。上述几条谚语,几个字,一句语,就讲明了事物的因果关系,指出了烧山毁林的严重性,给人们深刻的讽劝和训诫。有人说,劳动人民创造的谚语,是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的深邃内涵,指导人们分清善恶是非,指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等等。所以,黎族同胞的绿色理念,表达的思想感情十分明确,他们追求的是绿色,关爱的是绿色,保护的也是绿色。有谚语这样讲到:

生仔不教难成人,

栽树不护难成林。

山上松杉要多种,

松杉林木要保护。

造林须十年,

毁林只一时。

护林最重要,

防火第一条。

营造绿色,保护绿色,这是海南黎族地区农林谚语所表达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海南黎族人民绿色理念的具体体现。他们有着强烈的绿色意识,总是把造林、护林牢记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正如民谚所云:洞穴挖在地上,种树记在心上;造林一时,护林一世。海南民族地区的广大黎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世世代代为家乡造林,为后人造福。

在民间文化领域,谚语被誉为民间的知识总汇和百科全书,它多层面地反映了人类的智慧、才华和经验。纵观本文列举的黎族自然生态类的相关谚语,它们概括了丰富的内容,既形象活泼,又富有哲理,映射出黎族人民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他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这对我们今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启迪作用。

四、黎族谚语的艺术特征

我国各民族人民口头创作的谚语,世代相传,亘古沿用,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我们结合黎族民间谚语,试从语言特色、精练概括和修辞特点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

(一)语言通俗、口语化。谚语是人民以群众语言创作的艺术作品,表现出鲜明的语言特色。人民群众的语汇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极具活力,并有很强的表张力。民间谚语在广大群众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传诵者不断充实鲜活的民间语言,显得十分通俗、明快。试看以下黎族谚语:

龙眼树大果子小,

冬瓜藤细果子大。

老天多反常,

世事多生变。

旧衣也是新布做,

老年是从幼年来。

这几条谚语陈述的对象,皆是黎族人民在劳动中栽种的瓜果蔬菜,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与事。而几条谚语的用语,也是平常语,家常话,可谓平实无华,甚至可以说是口语化,但绝非口水话。谚语创作者以朴素的语言,白描两种常见的农家作物,仅以“大小”与“细小”四个字,就把树大果小的龙眼和藤细果大的冬瓜,这两者的外形特生表述得近可触摸,远可观赏,仿佛一幅清晰的田园风光画展现在眼前。同样,谚语作者把世事变化的永恒现象,通过天有不测风云的无常变化,极为通俗地说明了世事常在变化之中的深刻道理,并反映了劳动人民朴素的辩证思想。谚语作者用旧衣与新布和老年与幼年的变化关系,通俗、浅显地说明新变旧,幼变老的道理,总结了人的生老规律。这些谚语都以浅显易懂的通俗话语,准确地说明事理,其明白、质朴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

(二)精炼概括,富有哲理。自古以来,作文吟诗都很讲究炼,“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古话,一直为人们信奉。谚语特别注重炼词锻句,它要把总结经验和规律性的丰富内容,集中、浓缩在短小的语句里,就必须讲究炼词,炼语句精炼,极富概括力。民间谚语在众人传诵的过程中,精选词句,充实内容,不断得以完善,经千锤百炼才成为定型化的语句,所以显得凝炼,简洁和精粹,并有高度的概括性。我们试看以下黎族谚语:

真理难灭,

假话易除。

笛要吹在眼上,

话要说在理上。

两条谚语工整、精炼,不多的文字,简洁的话语,概括了丰富的内容。前面一条谚语将“真理”与“假话”并列,旨在说明真假分明,真理是永恒的,怎么也抹灭了它的存在,永远都是闪光的。而假话是说谎人的胡编乱讲,是虚假的东西,易被人们识破。“真理难灭,假话易除”就说明这样的道理。后面一条是说为人处事要讲道理,讲话说在理上,就像吹笛吹在眼上,吹出动听的曲子,而做人才能做个正派人,办正确的的事。这是黎族人民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总结。他们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创作了不少对人很启发的谚语,如“鱼以水为室,鸟以山为巢”;“日要升天,高山难挡”;“不冷不热,不成年景”等。这些都是黎族人民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劳动人民并非是哲学研究者,但他们创作的谚语,却反映了朴素的哲理思想。黎族的民间谚语,就有不少饱含哲理的精粹短语:

狼走千里想吃人,

狗到天边也吃屎。

藤条虽小能缚蟒蛇,

蚂蚁虽小能蚀大树。

山穷水也穷,

水穷人也穷。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是人们常传的一句熟语。狼吃人,狗吃屎,其本性难改,这也是众人知道的事。“藤条”与“蚂蚁”构成的谚语,说明大与小的辩论关系。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也是先易后难,由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来的。所以,山上藤条可缚大蟒蛇,小小蚂蚁常年侵蚀大树,天长日久就可以撼动大树。有趣的是,黎族人民依据对自然生态的观察和体验,创作了“山穷水也穷,水穷人也穷”这样的生态谚语。“山穷”是指山的贫瘠。无树无草光秃秃的,或石漠化、沙漠化,这样的山毫不涵养水分的能力,山穷无水就干旱难种,农耕没有收成,人只有守穷过苦日子。这条生动的生态谚语,蕴含的哲理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颇有教育意义的。

(三)修辞手法多样。谚语讲究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它清晰明白、通俗易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特色,以及凝炼概括、富有哲理的风格,与所采用的多种修辞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这里择其要者,略谈以下修辞手法。

其一,比喻。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比喻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贴切的比喻,往往将复杂深奥的道理变得十分明了,收到叙事简明、说理形象而深透的效果。请黎族民间谚语:

五指山是百宝箱,

百宝箱里百宝藏。

光阴好比河中水,

只能流去不流回。

黎族把富饶美丽的五指山,比作“百宝箱”,新颖贴切,说明黎族世代聚居的五指山区,得天独厚,拥有丰富得自然资源和良好得生态环境。五指山区这座“百宝箱”,蕴藏什么样的宝物呢?是青山绿水、热带雨林、参天古树、珍奇动物?还是遍山的红叶、飘香的瓜果、古老的传说、浩瀚的歌谣?山里的宝物,数之不尽,取之不竭,给人无穷的美好的遐想。勤劳的黎族人民,十分珍惜时光,认为流失的岁月,就犹如江河之水,流去就在也不复返了。如此的比喻,形象生动,令人铭记。

其二,对偶与对照。前者是两相成对、匀称整齐的修辞格式。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种田莫误季节,捕鱼莫误汛期”。这两条谚语,都由两个分句成双结对,结构相同,字数均衡等,表述的意思相关或相反。对偶谚语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传诵。所谓对照,就是把相互排斥两种事物安排一块,或者把肯定的事情与否定的事物排列组合,借以揭示事物矛盾,表达鲜明的观点。黎族注重养成良好的品德,提高自身的素质,父母教育子女,长辈开导晚辈,常常说道:“富人易忘形,穷人志气高”;“宁破财,莫失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观念突出,诲人深刻,令受教者深思,奋发向上。

其三,白描与夸张。这两者恰好是相反的修辞手法。前者是对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如实地加以描述,去掉修辞,更无渲染。黎族人民描述家境的贫穷,常常对人说:“一间茅房三石灶,一条野藤挂家当”;讲述他们的劳动生活,常是这样说:“黎汉出门三件宝,山刀、腰篓、粉枪”。这里的谚语将黎族人民昔日的贫穷苦难,以及打猎和刀耕火种的劳动生活,如实的加以描述。夸张的修辞手法是在不违背客观真实的情况下,对陈述事物的形状、特征等,有意识的加以渲染、夸大或缩小,让事物的本质更为突出。黎族人民常用“当官不明理,害人害到死“的谚语,来指控昏庸官员办事的危害。又常以“办事不靠众,累死也无功”的谚语,来劝谏为官办事应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办事才有成效。这些谚语都把事物的特性有所夸大,鲜明的态度,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猜你喜欢

黎族槟榔谚语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有利有害的槟榔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说说谚语
梦回槟榔园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谚语趣画(一)
槟榔果实脂溶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