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淀的记忆与真情的发掘
——评胡天曙的散文集《溶溶黎山月》

2012-04-12黎族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胡天黎族散文

王 海 (黎族)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近年来当代黎族文学的一大景观是佳作迭现,新人辈出。这一时段,前期已经为人瞩目的不少作家继续推出新作,而原先还未被人们所熟知的一批新人也纷纷开始崭露头角。

谈到当代黎族文学中的新人,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其实很早就已经开始创作,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进入更多读者的视线。胡天曙就属于这种情况。

胡天曙1966年出生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黎族山村,童年贫困的生活锻铸了他的坚强,家乡秀丽的山水陶冶着他的灵性,而强烈的求知欲则开启了他通往山外世界的路径。他自小喜爱读书,在《书香伴我人生路》一文中,他对自己的文学启蒙记忆犹新,并感慨良多:“如今,我能在知识的殿堂里贪婪吮吸知识的琼浆时,我应该感谢书本;当我的诗文发表在国家正式报刊杂志上,给我带来荣光时,我应该感谢书本。假如,没有书本知识的熏陶和启迪,现在我仍然是一个懵懵懂懂的放牛娃,一个毫无建树的野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他不少黎族作者一样,胡天曙在上大学期间就已经开始创作尝试。他写诗,写散文,写通讯报道,还与志趣相投的同学创办文学社,以勤奋的写作充填自己的课余时间。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保亭加茂中学任教,当过教导主任、校办主任,工作之余,二十多年来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执着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渐渐打开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时至今日,胡天曙已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了一批诗歌、散文作品,成果算不上十分丰硕,却也非常不易。

《溶溶黎山月》是胡天曙的散文合集,2012年初由中国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散文作品近60篇。这部集子中,既有往事的追忆,也有现时的感怀;有人物故事的记述,还有山乡景色的描画,更有风土人情的状写。读胡天曙的散文,当然还不可能将之作为精品把赏,总体而言,集子里所收录的不少作品,感觉上都还有不尽成熟处,但是字里行间透现出来的一些闪光点,对于一般黎族作者而言又是难能可贵的。

在胡天曙这几十篇散文中,我最感兴趣的,实际上也是最具有评论价值的,是那些与乡土相关的篇什。

在当代黎族文学创作中,由于成长环境和个人阅历不同,只有少数几个如龙敏、亚根、高照清、黄照良等是深深根植于黎族本土而凸显出自己的创作特色的;而许多黎族作者的创作取材往往与自己民族的传统生活相去甚远,包括黎族文学史上目前仅有的10部长篇小说中,就有5部是非黎族生活题材的创作。我在这里并不是否定这些黎族作者的题材选择,文学创作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预设的框定,任何的刻意为之都会程度不同地损害文学的本义,题材的选择也是如此,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就好。只是,作为一个特定民族的文学,坚守本土,反映自己民族最本真的社会生活,其意义和价值的显现又是大不相同的,其中道理自不待言。正是在这层意义上,胡天曙的创作值得肯定,值得褒扬。

胡天曙的散文,多是取材于自己熟悉的山村生活,这些作品描山画水,叙事写人,咏物抒怀,往往内容新奇独特,描写具体生动,流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独具韵味,意趣盎然。

对往事的追忆,是胡天曙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作品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还记录了黎乡传统的生活方式,日常的生存知识和技巧,蕴涵着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的积淀。

在过去的年代里,黎乡的生活是清苦的,这在胡天曙的散文中有不少描述。然而,人们在贫困境遇之中,精神却是充实的,愉悦的。譬如《乡村旧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家乡人过着贫穷的生活。住所寒陋,菜食少味,穿着一色,但少有假货,鲜有尔虞我诈之事。家乡人思想单纯,互亲互敬,乡味情浓,其乐融融”。又如《稻黄时节》:由于物质匮乏,便设法改善生活,白天上山寻找蚁窝巧取蚁蛋,“夜晚,把蚁蛋掺于自种的白菜同煮,足够一家丰盛的晚餐。那时,生活特别穷困,能食有如此菜谱,可为美味佳肴了。父亲舀来一大碗自酿米酒,咂咂而饮,满脸通红,喝醉了贫苦却淳朴欢乐的年代。”在这类追忆往事的作品中,透过沉淀的记忆,我们窥见了黎乡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仍然保持着这个民族特有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显露出纯朴本真的性格特征。

胡天曙的散文多为随性之作,他写黎乡里的衣食住行信手拈来,每每在不经意中为读者开启了一扇了解黎乡风情习俗的窗口。譬如对有关禁忌习俗的介绍,就给人新奇而神秘的感觉:《狗肉香》写家乡人爱吃狗肉,但民间有大年三十禁忌杀狗的习俗,有不信邪者悖俗而为,果然遭到报应;《六月青山行》写砍剥山毛笋时禁忌说“痒”,否则浑身麻痒难耐,有小同伴斗胆地说了一声“痒”,果真浑身麻痒难禁,令人恐怖不已。此外,《黎家婚事》写乡间婚俗;《童年的月亮》写乡村孩童的游戏;《野菜之味》、《稻黄时节》、《套野鼠》、《夏日农家鱼蟹肥》、《醇香醉人毛感甜酒》等表现了黎家传统的饮食习俗;《茅草屋之歌》介绍在当下现代生活中已近消失的黎族传统民居茅草屋,从房屋的形状、结构、室内摆设,以及建造的过程,到新房落成之后村人共聚把酒同欢的场景等详尽道来;《乡村往事》有淳朴的民风和善良的人情的叙写,也有居住、饮食、年节、养牛、围猎等各种生活习俗的描述。这是胡天曙散文作品中最能显现出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

胡天曙的散文多为有感而发,无论是描景还是状物,无论是叙事还是写人,作品中总是充溢着作者浓浓的主观情愫。其中,有对往事的感怀,如《乡村往事》:“而今,古老的乡村,低矮的茅屋,有趣的往事,已渐行渐远,而其独特的韵味却遗落在脉脉的夕阳里,绵长悠远。”有对历史的反思,如《荒唐年代荒唐事》:“历史之苍海,烟波浩渺,埋葬了几许故事,往事不堪回首。方今,国民乐意陶陶,享受改革开放的甜果,沐浴宽松的政治环境,只盼望,只盼望,那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也有对现时的喟叹,如《童年岁月堪垂纶》:“童年的时光已逝如云烟。每当夏至黄昏,总有欢雀欲钓之意。但,如今已物是人非了,童年那份欢快的心情恐怕是钓不到了。”还有对生活的感悟,如《生命之树,葱茏如歌》:“人生犹树,我们总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自己,处处闪光,在不断的事业追求中,让生命之树常青,茏葱如歌。”《快意人生》:“亲情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令人如沐春风,如临清溪青林。血浓于水的亲情,令人有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在这种特殊的情感氛围中,你可不必设防,不必活得很累,你可以哈哈大笑,酣然地享受天伦之乐。”

胡天曙的散文注重内心情感的把握和抒写,尤其是那些有关于人物记忆的篇目,如《父亲》、《一瓣心香》缅怀逝去的长辈,情真意切;《七妹》、《平平淡淡才是真》描叙血浓于水的亲情,感人至深;《山村女教师》写淳朴真诚的同事关系,《老同学的目光》、《睡在上铺的兄弟》、《干杯,同学》写同学间纯真的友谊,《小人物春秋》、《芒果地守园者》写处于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的遭遇,等等,都在自然的叙写中流露出一种深切的真情实感。

浓郁的主观色彩,使胡天曙的散文透现出明显的个人情怀,彰显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从而构成了自己的一种创作特点。

胡天曙对文学的虔诚令人敬佩,他的执着与坚守成就了他的文学梦想,他的创作也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值得肯定。但是,如前所述,胡天曙的创作仍有不尽如人意处,这也是需要指出的。譬如,他对黎族的社会历史生活有不少独特的观照,却常常止于表层的描述,缺少一种对民族文化内涵纵深发掘的自觉意识;他的创作有感而发,并努力揭示出生活中的某些哲理,其中虽然也每每能够见出亮点,但许多时候还是流于平白和浅显;他的表达注重文采,也讲求精炼,但有时会给人以过于刻意雕琢的感觉,显得生硬,不够自然。事实上,胡天曙创作的上述不足,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类似现象在不少黎族作者的创作中也同样存在,这是值得黎族作者们引起共同注意的。

胡天曙是个有潜力的作者,期待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猜你喜欢

胡天黎族散文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胡天妮:种小麦应用智能喷灌设施节水50%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Order Allocation i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for Textile and Clothing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