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2012-04-12张林英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毕业生我院政治

张林英

(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协调,笔者就此试作论述。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目前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已经形成了多样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就业形式。在就业的选择上也不再是单一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就业人数每年的猛增与社会实际需要需求之间的矛盾,对大学生来说,不管愿不愿意都只有正视现实、适应社会,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伴随扩招以及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帮助学生对就业政策有明确的认识、并使其具有根据国家政策的颁布做出相应职业规划调整的能力,结合国家的“新农村”战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转换[1]。不少学生响应国家“鼓励创业”的号召,但是必须让其深刻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毕业就创业,创业对一个人能力的要求高于单纯就业,如果片面地想通过创业而实现就业,最终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帮助学生树立“从零开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念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就业市场的就业形式严峻,不少本科生、研究生无法就业,专科生就更无人问津。以音乐学院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我院毕业生涉及到音乐教育和学前教育2个专业,学院2009届毕业生共118人,2010届毕业生共141人,属专科毕业生。从他们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中,我院全体领导和老师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面向培养合格人才与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氛围。院就业工作小组老师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和就业观念,每学期学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就业工作。在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后期,学院尤为注重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及其就业存在困难同学的帮助,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帮助困难学生实现就业。但是,不少学生对就业认识不够,形成眼高手低,对现任工作不满意,存在想跳槽的思想,还有不少同学对初次就业率不感兴趣,在面临两个以上的单位选择的时候,往往是等待和观望,为此我们就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端正就业态度,先就业再择业。提高了初次就业率。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8%。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心理素质健康与否,与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其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每一个初涉社会的大学生,在迎接事业挑战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现实与自我就业愿望存在出入时,可能会因为个人的心理素质较差,造成不可弥补的悲剧。不少大学生甚至家长,往往对于前期的教育予以高投入,也期望毕业后能得相应的回报。但是当两者存在很大的落差时,学生及家长就会心理失衡,重则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此时我们应该向他们讲明道理,正视现实:高投入并不一定带来高产出,有时甚至会出现低回报。因此在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抓紧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大学教育中始终把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由于心态失衡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让大学生在思想上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学会自我调试,磨练意志,培养乐观豁达、百折不挠的良好心理品质[2]。例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大部分艺术类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的,教学内容往往就是材料的制作、信息的收集与处理、面试技巧等实务性指导,在激烈的竞争中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作用有限。而我们学院从新生入学直到大学毕业,就开设侧重点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形成了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看重学历或成绩的同时,更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必须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向“素质本位、人格本位”转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对大学生的教育,也就不能够仅仅局限在专业教育上,而应该着力于多方面、全方位的教育。必须“使大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智力和情感、生理与心理、学习与创新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有效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目前,艺术类学校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文化课水平普遍偏低,社会经验缺乏使他们在专业以外的领域就业相对比较困难,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必须在授课中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并可以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政治素质转化为个人的能力,最终提升为可就业的能力,成为其就业成功保障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平台,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掌握和应用一定法律知识,以助于他们择业和就业。我们特别要强化毕业生通过就业协议书的签订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校也应该在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当好参谋,在必要时刻为毕业生争取合法权益。其次,学校应该加强文化课程教学,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强毕业生行业外的就业竞争力,扩大就业领域,拓展就业范围。以音乐学院为例,今年暑假,我院到珠江三角洲(东莞、、珠海、和深圳等地)拓展就业市场,本次活动,重点拓展就业对象为学院2009级本科毕业生;另外,还将以音乐本科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量及就业前景作为此次活动主要调研内容。从目前的就业趋势看,音乐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分布越来越广,能够成功就业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大学生,一般都是能力强的大学生。“能力强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高、学习成绩(实际能力)优、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社会适应性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等”。这次我院签订了5个意向合同,共计需求各类人才190多人。通过调研,我们得知目前市场急需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这也为今后调整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

四、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勇于社会实践

实践教育是大学毕业生走向就业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通往成才之路的起点。马克思曾说,未来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各种就业实践平台,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就业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教育中,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以音乐学院为例,2009年和2010年我院的毕业生均为学前教育和音乐教育专业,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艺术实践舞台,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级的各类演出,各教研室每年组织声乐、钢琴、舞蹈等专业展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根据专业要求和就业去向的考虑,我院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就业基地,目前我院分别与株洲市师专附中、株洲市实验小学、株洲市红旗路小学、株洲市幼儿园、株洲市新世纪钢琴城等多家单位达成协议,安排我院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我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到让毕业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学校满意。在毕业生跟踪调查中,我们最真实地了解到,我院的毕业生由于综合素质高,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一致好评,学生对于我院的就业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目前,她们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很满意。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重点关心的问题,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就业工作本身就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寻求多种途径和手段来促进就业也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己的就业之路,既是高校的责任也是高校的任务。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教思政厅[2009]1号》,2009年3月25日.http://www.moe.gov.cn/.

[2]刘鸿宇.就业指导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J].林区教学,2005 (2):11.

[3]王保义.回顾与展望建国5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1):43.

[4]颜咏雪,浅议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10(3)2.

[5]马克思因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毕业生我院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