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雀”飞啊飞

2012-04-09王淦生

神州·校长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育界人事制度留人

王淦生

在今天,大概不会再有人怀疑人才的重要性了。而要想获得人才,途径不外乎两条:培养与引进。

在这两条途径中,“培养”的难度又要远远大于“引进”。人才培养是一项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的工程,需要为之付出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投入。而且育人与种地不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被培养者的“变异”乃至“不成器”现象并不鲜见。“引进人才”则可以免除这一烦恼,瞄准成熟人才可以直奔主题少费周折。其一次性投资也许所费不赀,但相比自己动手培养人才,堪称投资小效益高见效快。对那些人才紧缺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用人单位来说,称得上是上上之策。

在国际上,美国是人才培养的强国。其科教界各类高级人才中,真正美国土生土长的远少于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教移民”。

相比之下,我们的人事管理制度相差甚多。在计划经济时代,采用的是一种保守甚至僵化的管理模式,个人之于单位、之于国家只能是一枚“螺丝钉”,其自主性自然也就被扼杀殆尽,自我选择、自主择业的几率近乎于零。今天虽然在人事制度上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在欠发达地区,给人的总体感觉仍然是处于一种半僵化半无序的状态。

譬如今天的教育界,在人事管理上就一边仍沿用旧的管理模式,“统”得过死,一边却是管理无序,人事制度形同虚设。用人单位与教师之间大多缺乏合法的合同,或是合同有名无实。解聘教师与否完全由校方说了算,教师要弃职离岗也是随时一走了之。

这就出现了前段时间颇让教育界尴尬,而且至今仍不绝如缕的“孔雀东南飞”现象,这便是这种管理体制下酿出的一杯苦酒。

这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大多采取“高价收购”政策。比如苏沪浙粤等地,就以“重建档案、落实户口、高薪聘用”为条件吸引到了一大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校长。本人所在的苏北地区某些县中,一年之中竟有十几个骨干教师招呼不打一声便翩然“南飞”,让不少学校课务分工时捉襟见肘。

这些出走的教师与学校之间,实质上仍然只有一种“默认”的人事关系。计划经济时代的桎梏,在今天可以被“重建档案”这一举措轻易地击碎。

时下教育界流行的“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留人“秘笈”,在市场经济时代、在经济薄弱地区的学校又谈何容易?没有一种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没有一套合法的“人才转会条例”,指望着靠空洞的“事业”、虚无的“感情”和难遂人愿的“待遇”去留人,大多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这让我们看到人才流动上的“马太效应”,即只会让“愈穷愈留不住人才,愈留不住人才愈穷”的恶性循环的局面出现。

既然我们已经看清了人才对于事业发展、经济腾飞的重要意义,既然我们已经懂得人才的流动将会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兴衰,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人才的流动必须合理有序,而且必须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推出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人才流动的渠道,从而使人才流动变得合理、合法、有序甚至“孔雀西北飞”呢?

可惜,现在看来这仍是一个美好的想象。

编辑王建卫

猜你喜欢

教育界人事制度留人
新发展阶段大型跨国国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研究
浅谈科技馆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获取企业核心资源的探索和思考
谈留住人才的第四渠道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加强企业员工职业素质培训探讨
树立高中生健康消费观研究
报纸差错问题的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