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让学生“说地理”

2012-04-02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12016田宏文

地理教学 2012年24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学生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12016) 田宏文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让学生“说地理”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12016) 田宏文

本文从自学质疑、互动解疑、讨论释疑、点评除疑四个方面介绍了“说地理”的一般步骤;从“信息收集、疑惑解析”、“学生互动,知识问答”、“毛遂自荐、小组推荐”、“个人自评、他人互评”、“章节分段、讲台轮上”、“例题精讲、习题巧讲”、“目录拓展、考点梳理”、“思维畅想、灵感漫想”、“野外考察、现象解释”等九个方面阐述“说地理”的基本形式,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教学方式,达到学生地理兴趣得以激发、地理知识技能得以掌握、地理思维能力得以提高的教学目标。

地理课堂;“说地理”

“说地理”是指在地理课堂上或课堂外(主要指地理野外考察),教师选取教材的某一章节、概念、原理或图表,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观察、质疑、交流、释疑、授课和点评等过程,最终达到学生地理兴趣得以激发、地理知识技能得以掌握、地理思维能力得以提高的教学目标,是一种以自学或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地理教学方法。“说地理”不但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目标。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说地理”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研究与总结,以期进一步完善“说地理”教学方法,深化地理教学改革。

一、“说地理”的一般步骤

1. 自学质疑——对自己“说地理”

自学质疑就是学生独立观察、阅读、思考、操作、质疑问难、主动搜集、输入和加工信息的过程。[1]当地理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渐领悟到地理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这时教师可以逐渐组织学生开展“说地理”的训练。在学习地理教材某一章节、概念、原理或图表时,教师先作简要说明,提出学生自学的要求和任务。其中主要的任务和要求有:第一,要求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或图表进行整理、归纳,初步写出地理授课提纲;第二,要求学生学会对地理教材质疑,并汇编成集(每人都建一本问题集);第三,要求学生将自己设想为听众,将准备的授课内容大声地读出来。教师在布置自学任务时要注意:第一,要提前准备好基本的知识点提纲、地图册和地图、填充的表格及思维深度和广度适中的疑点,使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图可指、有表可填、有疑可质;第二,初始阶段要对学生做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训练一段时间后,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提示,最后实现完全由学生自己摸索。对自己“说地理”的过程,时间一般以15分钟为宜,时间过长会影响后面的教学进程,时间过短则会影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开始时学生自学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几轮下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而这正是“说地理”的宗旨之一。

2. 互动解疑——对同学“说地理”

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同桌或前后桌近邻的学生轮流大声向对方讲自己准备好的地理课。在学生授课中,对方可以提出地理疑难问题,请求给予解答,这样既可以使授课学生加深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又能使听课学生解决地理疑惑。对同学“说地理”的过程,时间一般以10分钟为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在学生间适当来回走动,以及时发现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互动偏离了地理课程重点、授课中出现了知识点错误、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弱的学生没有参与互动等。发现问题后,教师要及时处理和补救,如进行适当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所学地理课程重点;旁敲侧击,侧面引导,点拨学生,完成地理知识点纠正;对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弱的学生,不但要鼓励其大胆发言,还要对其合理的发言给予积极赞扬和充分肯定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不要打断学生相互说课,以免打乱和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授课积极性。

3. 讨论释疑——对小组“说地理”

通过对自己和同学“说地理”,学生已能基本掌握地理知识点的大体框架。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组成地理学习小组,进行地理问题讨论,每组以4人为宜。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地理问题集,相互研讨,相互探究,在小组里“说地理”,这将极大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做适当点拨,对于学生的疑问,以适当提示和启发为主,不一定要详细解释,目的是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我探索空间。小组“说地理”时间一般以5分钟为宜。小组研讨结束后,由小组长将小组成员共同的地理问题汇集在“小组问题集”上,并提交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学生在自由组成地理学习小组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实际状况进行合理搭配,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地理学习状况,还要考虑性格、特长等情况,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第二,每一地理学习小组要创建一讨论记录本,以记录各个学生的思维和疑惑。第三,学生在讨论释疑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组织和维持课堂纪律,保证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

4. 点评除疑——对全班同学“说地理”

有了以上三个步骤和过程,基础较好的学生已能熟练掌握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图表,这时教师就可以请这部分学生走上讲台,对全班同学“说地理”。走上讲台的学生是地理课堂的主人,扮演着教师的角色,要鼓励学生使用一切能调动的地理教学手段,如提问同学、运用板书、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演示等。对全班“说地理”的过程,时间一般以8分钟为宜。授课结束后,先请其他学生上台做点评,这既能让更多的学生在有限的地理课堂里得到锻炼,又能让学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教育、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最后由教师点评,其点评至少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点评地理教学内容,重点解答学生讲偏、讲错和疑惑的知识点,并作适当的归纳和拓展;点评学生的地理教学方法、手段和仪态;点评学生地理授课过程中的闪光点,这一点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高度赞扬。学生和教师点评的过程,时间一般以7分钟为宜,要以教师点评为主。

二、“说地理”的基本形式

“说地理”式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减轻教师的负担,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并实践“说地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形式多样的“说地理”,既能进一步调动学生“说地理”的兴趣,又能让“说地理”能持久继续下去,更重要的是通过“说地理”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

1. 信息收集、疑惑解析——“上网”说地理

计算机教育在中学阶段已基本普及,学生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喜爱也已成为不争事实。互联网作为最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地理课程资源,具有交互性强、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利用互联网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网站,不仅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与时效性,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获取与集成地理信息能力的发展。[2]教师可将“学生问题集”中的地理问题整合后再分发给学习小组,通过计算机教室组织地理课堂教学,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检索解决相关地理问题,对某些较复杂的地理课问题,可通过网上“发帖子”或与专家交谈来解决自己的疑惑。

2. 学生互动、知识问答——“答辩”说地理

中学阶段,一个班级大约有50名学生,他们在地理水平、性格、特长等方面都有所差异,能否创设一种地理课堂情景,让学生间彼此交流,共同提高呢?“答辩”说地理可以较好的实现这个目标,主要有“一问多答”、“一答多问”两种表现形式。基本做法是: 在课堂上,选定某一地理学习小组,小组选出代表,带着小组的地理问题,请其他同学给予解答,这就是“一问多答”;也可选定某一地理学习小组,小组选出代表或请某个人,在地理课堂上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并给予解答,这就是“一答多问”。实践证明,通过“答辩”说地理不仅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3. 毛遂自荐、小组推荐——“竞赛”说地理

当“说地理”训练一定阶段后,学生逐渐进入状态,已逐渐会说、想说和敢说了。这时教师可以选择某几个地理专题,让各组派出代表,代表的产生可以毛遂自荐,也可以小组推选,进行一次“说地理”竞赛。通过“说地理”竞赛,既可以给学生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提高“说地理”的水平。

4. 个人自评、他人互评——“点评”说地理

学生在最初“说地理”时,都是由教师做点评,教师的点评也成为调整地理教学进度、解决地理疑难问题、将“说地理”从无序渐变为有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当学生“说地理”逐渐成熟后,教师可将点评部分大胆交给学生,使学生由自主学习、自主教学提升到自主点评阶段。这里的点评既要包括学生自评,也要包括学生之间互评。在“点评”说地理过程中,不论学生个体还是学生整体其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5. 章节分段、讲台轮上——“接龙”说地理

当学生逐渐学会和喜欢“说地理”后,课堂上单个学生“说地理”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说地理”,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请学生轮流走上讲台,像“接龙”一样,一个个、一段段“说地理”。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节时,可以请学生轮流走上讲台,一个个接龙式的讲解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交替、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最后教师做归纳和总结。“接龙”说地理,不但能大面积的检查学生自学地理的能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集中听课的注意力。

6. 例题精讲、习题巧讲——“解题”说地理

地理解题能力不仅是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地理水平的最基本手段之一。“说地理”初始阶段,学生应以地理概念、原理和图表为主,地理例题和习题则交由教师讲解,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地理例题和习题的解题要求、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及解题过程。当学生熟练掌握解题要领后,地理例题和习题的讲解可逐渐交由学生来说。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讲解的每一道地理例题和习题,都要由教师做出点评。这是因为在现阶段,我国中学生地理水平的高低,最终是通过高考来检验的,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教师做点评能够迅速纠正学生在地理解题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晰地理解题的思路和过程。

7. 目录拓展、考点梳理——“联想”说地理

面对考前复习,教师大可不必一味的讲习题,唯恐学生考不好。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这样的地理教学方法:将地理复习课大胆交给学生,教师注意精选地理例题,适当点拨即可。那么学生如何上好地理复习课呢?其中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先将地理书本看熟看透,然后对照地理教材目录进行联想“说地理”。联想“说地理”的基本过程是:目录、标题→概念、内容→知识点、相关图表→典型题目→题目中的考点要求→解题思路→评题标准。

8. 思维畅想、灵感漫想——“漫谈”说地理

在“说地理”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做适当安排,使学生自由畅想、大胆幻想,通过漫谈“说地理”,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才华,张扬学生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理想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想象要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

9. 野外考察、现象解释——“实践”说地理

地理实践活动在中学地理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一些地理观念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宝贵的智力资源。[3]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原理等皆来源于现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野外考察和社会实践,在考察和实践中感悟所学的地理知识,用所学知识和原理解释现实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就是“实践”说地理。通过“实践”说地理,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启迪智慧、增长才干”,还能提高学生野外活动的组织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

[1] 李雨军.自学质疑和交流展示的策略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4).

[2] 张杏梅.中学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4] 赵建军,冷立杰.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J]. 高师理科学刊,2011,31(3).

(责任编校:冉蓉)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学生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