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组织理论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启示

2012-04-02吴玉霞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习者机制

● 吴玉霞

自组织理论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启示

● 吴玉霞

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着“他组织”教学模式和“技术性”管理范式。根据自组织理论,研究生教学与管理具有自组织特性,这种特性对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自组织;研究生;系统

近年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供了多维的理论参考,国家相关部门也推行了不少的政策法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多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比如,由奖学金评定制度引发的功利主义倾向,由论文查重系统衍生的“反技术”趋势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学生求知的根本动力未被完全挖掘出来,即学生的自组织系统未被激活。

一、自组织视域下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自组织及其内涵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自组织理论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以及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等。它们的核心观点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由于同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有可能产生负熵流,形成新的结构,使系统从混乱走向有序”。[1]换言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系统性。每个系统内部又分成若干单元,各单元之间因某种意义联结或外界刺激随着时间的演化相互作用,并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再通过自我整合、自我同构、自我复制、自我催化等自我组织,最终在更高层次上涌现出新的结构和秩序,这个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便是此系统进化的内在机制。

所谓自组织,是指“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通过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经过突变而形成一种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状态,是系统‘自发地’组织起来以形成和完善自身的结构”。[2]也就是说,“系统形成的各种稳定有序的结构是系统内部各因素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特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外界环境直接强加给系统的。”[3]从系统科学上讲,自组织是系统的一种存在方式,具有系统性、开放性、自发性、稳定性等特征。因此,自组织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的实践指导也具有广阔的空间,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后备军,高校重在培养其学术志趣、增强其科研能力、规范其学术道德。自组织理论强调系统的发展源自于内部各种非线性因素的相互作用,无疑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二)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自2006年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已经覆盖绝大部分培养研究生的高等院校,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公平、健康、良性发展。但是,改革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对此主要从研究生教学和管理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1.教学以“他组织”为主

“他组织”是一种与“自组织”相对立的系统,它“只能在外界指令的推动下组织和演化,从而被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4]与“自组织”系统相比,“他组织”系统对外界的依赖程度较高,其内部的组织过程和结构变化主要依靠外部力量的控制。当然这并不否定“他组织”系统就没有存在意义。

纵观各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教学的改革仍然是隔靴搔痒,停留在表面。最突出的表现是忽视学生的自组织特性。首先,教学过程依然受“外界强有力的控制,通过组织规范化的教学(教授相同的知识和技能)和标准化的考试(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5]来进行教学和评估是当前高校采用的主流方法。在这种线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受一元化教学目标的控制,通过机械的重复记忆和简单的拷贝粘贴来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整个教学过程未经过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观调控和能动转换,缺乏内部结构的自我吸收和自我消化,更缺少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自发组织,是一个“他组织”的过程。长此以往,便导致“学习者系统的不可用知识增加,系统无序性增加,即熵增”[6]。其次,教学形式单一,多以讲座式教学为主。不管是专业必修课,还是其他选修课,教师的讲座式教学基本上是贯穿始终的。一方面,此教学范式决定了授课内容的限定性。授课教师根据课前拟定的授课提纲,沿着自己的思维逻辑和科研兴趣进行教学,学生则在教师和提纲的“指令”下,被动地接受、记忆各项已经被设计好的知识。另一方面,讲座式教学限定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一是讲座过程的连续性限制了学习者太多参与的可能;二是学习者在课堂中的被动地位,导致思维定式,与系统内部自组织要求的开放性和丰富性相违背,也属于“他组织”过程。

以上问题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通病。我们应该明白,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不同,它的核心是提高学习者的科研能力,而科研能力的提升关键在自我思考。这要求教学必须得围绕着促进学习者能力提升的目标而展开,自组织理论强调系统进化主要依靠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系统结构的自我组织实现,对研究生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管理以“技术性手段”为主

高校对研究生的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和日常管理,本文主要讨论前者。概括而言,当前我国高校对研究生的管理模式是以自上而下的 “技术性手段”为主的。这里的“技术性手段”是指为规范研究生学术风气,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校制定的一系列便于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条例办法、方法手段等,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规定性。这里集中探讨两个方面:

一是奖学金评定制度。由于奖学金关乎学生最直接的切身利益,故此评价制度一直是高等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抛开其利弊不谈,该制度本身对科研管理的局限性值得我们反思。相关研究指出,当前各高校普遍看重研究生的学业成绩和科研成果(主要是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并将此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指标。从系统论上讲,学校和研究生(包括学生群体和个体)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自然系统,学校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和课业成绩来定位学习者的科研水平,以一种强制性的技术性评价标准来评判研究生的学术价值,无疑只是一种外在力量的强制性注入,对学习者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并无直接的催化作用。正是如此,功利主义倾向、学术腐败风气、科研懒散作风才会在研究生中愈演愈烈。

二是论文查重系统。该系统用来查核论文与其他文献资料的文字重复率,旨在保护成果版权和规范学术道德,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工具。科研本是一件崇高的事情,发展至今却如此依赖外在的技术手段,不得不让人心生愁绪。当前,论文查重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到高校科研管理、出版社以及期刊杂志社的编辑工作中。但与此同时,解密查重系统的各种“反技术”路径也接踵而至。从论文检测服务到反抄袭系统,从引用的投机取巧到语言的改头换面,各种“专业代理”横行于网络的各个角落,更有“高人”总结出了类似于“罗嗦法”、“洋鬼子法”、“画蛇添足法”等具体“招数”。 技术系统不停地在被完善,“反技术”手段不断地在被升级,真可谓“见招拆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笔者认为论文查重系统并不是高校引导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的有效手段,反而“推动着‘抄袭技术’向更高层次‘进化’”。[7]相反,把学习者当作一个自然系统,催化其内部结构的自作用、自组织,促使其主观意识的自觉醒、自认同不失为一个可取的方向。

二、自组织理论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启示

(一)激活学习者的自组织系统,挖掘其学习科研的内在驱动力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自感官进入大脑的各类信息,在各种复杂的心理机制和思维形式的综合作用下,组织形成一定的认知图式的过程。这是一种自发的调和过程,是通过内部的相互作用而组织成的有序结构。”[8]换句话说,学习的过程是依靠学习者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自发调和和自我组织来实现的。因此,学习者(包括学生群体和个体)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系统,具有自组织特性。首先,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其次,系统内部对累加的信息量自发地进行有序的组织,具有自发性、有序性;再次,动态开放和自发有序又赋予系统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这些特性不断地为学习者系统注入新的信息和活的能量,催化系统完成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促进其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

据了解,部分高校研究生群体中存在有诸如“读书会”、“学习讨论会”、“研究生沙龙”之类的学术活动,此类活动的发起者通常具有某种共同和共通的联系:或学习环境一致,或研究方向相同,抑或学术旨趣相投;活动的内容丰富广泛:一本经典,一种现象,一个问题,一种观点皆能成为其津津乐道的话题;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报告式”、“讲座式”、“讨论式”、“辩论式”精彩纷呈。

若把此类活动看作一个组织系统,它是自发形成的,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过程。第一,系统是由组织内部各要素(发起者和参与者)因某种求知的热情与科研的旨趣相互联系起来的,是参与者(群体)内生动力机制运作的结果,能激活学习者的自组织系统。第二,参与者(个体)之间通过思想交流增加系统的信息储备量,能深度挖掘学习者求知的内生动力。因此,在当前学术浮躁之风盛行的研究生教育中,此类活动具有可推行的价值。实践证明,学习者要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必须依赖其自觉的主观能动性和系统内部的自我组织方能实现。因此,在当下的研究生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当树立自组织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习者系统的自组织特性,为激发其结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创造条件和机会,挖掘和维持其学习科研的内在驱动力。

(二)突破技术性手段,开创上下结合的管理格局

“技术性”管理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带有强制性的他组织管理范式,是对学习者的一种外部约束。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充当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充当参与者和被管理者,两者之间是“上”对“下”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学习者的主导地位和主体性作用受到限制,故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系统科学认为,任何生命都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其内部结构的自发组织和主观意识的自我认同推动系统形成新的稳定的秩序,完成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对研究生而言,外界的一切硬性规定相对于其系统组织皆为外部力量,仅为其提资源环境,但并不能促使其与研究生系统进行信息和能量的有效交换,更不能催化系统发生质的变化。

技术是一个多维的结合,在予人方便的同时又引导人脑不断地进行“反技术”的试验。因此,在遭受奖学金评定、论文查重等“技术性”的检测时,学生可以迅速“见招拆招”。如此的非良性循环除了推动技术与“反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外,与激发研究生科研潜能、提高研究生质量的改革初衷却只能殊途陌路。“上”与“下”的对立直接导致系统内部要素产生隔离与分歧,阻碍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能量传输,进而阻滞动力机制的正常运转。因此,自上而下的“技术性”管理模式不是高校对研究生进行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培养机制改革中,我们必须转换角色。一是“来自于外部管理的角色需要经历从主导者、组织者到支持者的蜕变,最后演化为服务者”,[9]具体到研究生教育中来主要指学校;二是要尊重研究生的主体性,重视学习者(包括群体和个体)“自下而上”的组织力量,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研究生提升自我能力,“由最初的参与者成为组织者,最后成长为学科科研活动的主导者”;[10]最终形成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总之,自组织理论从系统论出发,强调事物的发展依赖于内部结构的自组织,关注系统内部的动力机制。小威廉姆·E·多尔曾断言:“如果后现代教育学能够出现,我预测它将以自组织概念为核心。”[11]因此,以自组织理论为研究视野分析我国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难题,尤其是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1]王建萍.高校科研系统自组织理论初探[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3).

[2]管文革.知识自组织理论探讨[J].平原大学学报,2003,(4).

[3][6][8]王洪录,赵丽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学习者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5,(1).

[4]卢建筠.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实践差异[J].现代教育论丛,2007,(5).

[5]贾旭霞.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6).

[7]倪胜利.通识教育:真谛、问题与方法[J].教育研究,2011,(9).

[9][10]高博,张博.研究生学术论坛中自组织机理的探索与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

[11]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2.

吴玉霞/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责任编辑:刘丙元)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习者机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