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汉学家阐释与阐释汉学家之间——读季进的《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①

2012-04-02谢淼

东吴学术 2012年5期
关键词:汉学家汉学学者

谢淼

随笔与书评

在汉学家阐释与阐释汉学家之间
——读季进的《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①

谢淼

在学术国际交流和文化中西对话势不可挡的今天,在中国人文学科研究范式吐故纳新、急剧变换的当下,海外汉学无疑成为了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而汉学家因为同时拥有中西学界的知识背景和学术影响,往往成为了这一海外参照体系中的核心因素。至少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他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在西方的接受者、译介者和传递者,还是不同程度地代表着西方、与中国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对话者,其中华裔汉学学者更因他们的中国背景成为了中西文化的双向象征者。几重身份的聚合与融通,使得汉学家关于中国的言说与书写,也拥有了种种不同方向的解读可能。事实上,从一九八〇年代开始,海外汉学家的著作已经、正在和持续被译介至中国,并且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学尤其是现代文学的研究。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他们因某些观点所招徕的支持战线或者对立阵营,更体现在他们的理论与方法作为一种思维路径和话语方式所激发的众多冲击、探讨、反思与启示,而最终,无论是其推崇者还是反驳者,大都能在与他们的文本接触中获益颇多,或经融合丰富自身的学术体系,或借冲突确立自身的话语立场。

对于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海外汉学话语滋养的中国研究主体而言,与海外汉学家建立某种文本之外的实际联系,是进一步扩宽视野、反省自身、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一种自然的愿望。近些年来,因留学、访学契机而活跃于海外汉学研究圈里的中国学者越来越多,以会议、讲学为缘由被邀请到中国高校的海外汉学家更是目不暇接,中西学者的现实交往已然变得不再像过去那么困难。现今的困难在于,如何借这一近距离接触,展开一种对双方都具有价值与影响的对话,因为这些让人欣喜的热闹与繁荣,在彰显出海外汉学越来越具备了“显学”气象的同时,也必然要求其成果引介范式的转换和研究水准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季进教授的新著《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即以其深厚的中西学养和汇通的中西视野,通过与数位欧美海外汉学家的“在场”访谈,呈现出中国当代学者与海外汉学家互动活动的一种经典模式与理想境界,在延续和光大曾经断裂数十年的东吴学术传统的同时,更挟带了在江南苏州构建一个“中国文学研究海内外学术共同体”空间的热望与雄心。

在我看来,《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一书最大的成绩在于,实现了中国学者与海外汉学家对话模式上的某种更新与突破——在“汉学家阐释”(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与“阐释汉学家”(作者对汉学家研究之研究)的互为参照和汇通共生中,达到了一种以双方的开放意识、平和心态、广博学识和独到见解为交集的视界融合。一次次的品茗欢饮和湖畔畅聊,将双方的观点见识与人格气质展现得清晰鲜明又真实亲切,在作者陈述式的温和发问里,并不乏一针见血的犀利,而受访者看似琐碎的答语中,亦透露了无限的话语机锋,彼此的理解、接受与影响即实现于这些交锋迸出的火花和对话促发的灵感之中。

一、汉学家阐释:观点、态度、历史信息

海外汉学家的中国文学研究成果,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在中国产生影响:一是著作尤其是著作中文版的出版与流播;二是国内学者对其研究成果的引介与推广;三是他们直接到中国讲学或在国际会议上发言所产生的辐射与反响。这些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汉学家的中国传播之路上各有倚重,又互为因果,共同铸就了海外汉学家对于国内中国文学研究的冲击与对话。访谈录是海外汉学家借与中国学者的对话,阐释和传播他们自身思想的另一种途径,与以上几种传播方式既密切联系、又独具一格,既是在其基础上的一种汇集和融通,更是对它们的一种补充和呼应。季进教授的这一本《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鲜活地记录了他与十二位富有盛名的当代海外汉学家之间的访谈场景,每一篇访谈记录,除具体问答之外,还包括谈话背景、机缘、时间、天气、地点、双方神情、中途穿插的生活情节等各种细节,真实详尽,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该书通过“回归语言现场的活泼言论……既大大弥补了海外汉学著作的翻译总要‘迟来一步’的遗憾……也省却了吾辈隔靴搔痒的揣摩猜度”,①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212、38、148、6、123、14页。轻松闲聊中不时冒出的思维火花与严谨问答中不经意流露的学养见识,显然比冰冷的书籍、他人辗转的评介、或者一对多的讲演,更具有现场感、直接性和对话意识。

该书通过海外汉学家自身的讲述与阐释,使读者可以迅速而精准地进入书中每一位汉学家各自的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及其代表性观点。宇文所安对孟郊和韩愈的推崇与价值重估、对文学史分期内在逻辑(而不是“以朝代来断代”)的强调,李欧梵对“上海摩登”的着迷、对“颓废”趣味的探究,王德威对“华语文学”概念的空间拓展、对抒情传统的解构与界定……即使是一个海外汉学或中国文学的入门级读者,也不难由此书把握到这些经过提炼之后的学术精华。

该书既历时地呈现了海外汉学在文本细读与理论推新、纸质文本与影像文本、文学与文化之间关注焦点的变迁、回归与并存,又共时地显示出处于不同背景、体制和学术传统下的学者们的不同态度。比如,面对有关“文学标准”的提问,夏志清不认为自己采用的是西方文学的标准,他说,“中外文学的标准应该是一样的……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永远是我的首要工作”;②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212、38、148、6、123、14页。顾彬则大方承认其标准“来自德国文学”,但也殊途同归地强调,文学的标准“在语言、在思想、在形式……只有那些能够被反复阅读,恒久相传的作品才算是世界文学”。③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212、38、148、6、123、14页。关于“翻译”,宇文所安说,他翻译中国古诗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必须翻译诗中的所有意思……突出各个诗人、不同诗歌之间的差异”,④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212、38、148、6、123、14页。而不是笼统的“中国诗”;葛浩文则为中国当代作家给予他的绝对信任感到自豪,有的中国作家甚至允许他在翻译时随意删改原文意思,以符合美国读者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读者,而不是作者”。⑤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212、38、148、6、123、14页。关于“世界视野”与“中国价值”的问题,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文学与文化不应再是单纯的“地方知识”,“中国独有的东西”,而应该是属于世界文学与文化的“普遍知识”,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它的活力”,⑥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212、38、148、6、123、14页。顾彬则强调中国文化的固有品质及其对德国的“他者”价值,“通过它可以使我了解到我是谁,通过鲁迅,我们能够了解德国……鲁迅使我们看到法国革命以后,在欧洲社会于灵魂、精神上的各种起伏变化”。

如果说,访谈之初所涉及的各位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学的观点与态度,更多还只是对他们业已出版的学术论著的一种提纲挈领的勾勒与直达中心的表述,那么,随着对话的深入,很多在论著中不及深入或从未展开的历史信息、前沿资讯、隐秘的路径、辗转的关系,则剥丝抽茧般地得到了开启和揭示。比如,宇文所安、艾诺朗、王德威、奚密等几位《剑桥中国文学史》的撰写者对于该书写作立场、宗旨和体例的解说,让我们提前预知了这一至今尚未译成中文的、备受关注的中国文学史的编撰情况,如此书打破体裁界限、呈现文学史原生态以及对于产生文学的整个文化世界的强调,②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48、9、25页。以及明确面向西方读者、突出文学的历史想象因素、对于经典作品构建过程中接受与传播价值的注重③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48、9、25页。等等……这些信息在满足我们先睹为快心理的同时,更提供了新鲜的视角与启示。又比如,夏志清、艾诺朗、李欧梵、高利克等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研究海外境遇的讲述,让我们真切了解到海外高校里东亚系、比较文学系、历史系、社会系、汉学系等等各个科系的微妙相处、中国文学学科在海外高校建制中筚路蓝缕的艰辛与委婉生存的历程、海外中国文学研究者在其学科体制里的边缘地位与庞杂工作……总之,与平日里一般人所想象和虚构出来的海外汉学优渥的生存环境大相径庭,也与汉学家来到中国后在媒体动辄引起轩然大波、在学界众星捧月的话语地位构成了一种鲜明反差。显然,访谈中透露的这些著作以外的历史与现实信息,恰恰为我们真正理解海外汉学学者的学术环境、学术情操和学术志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阐释汉学家:学术背景、思想方法、个性人格

与海外汉学家阐释中国文学的多种途径相对比,中国学者对海外汉学家的评介和阐释平台显得尤为有限:或者附着在相关译著的前言后记里,或者从属于介绍文章的某个段落中。这也直接导致一般研究者与读者对于海外汉学家形象的抽象与模糊,我们只是笼统地把他们当作海外汉学家看待,类似于“夏志清是海外汉学家,王德威是海外汉学家,顾彬也是海外汉学家”。同时,凤毛麟角、只字片语的阐释文字,也让读者无从找寻到各个汉学家之间的差异与个性,难于超越遥远的空间距离,走进不同学者不同的心灵世界与学术世界。从这个角度看,《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以对各个汉学家学术背景、思想方法、个性人格的充分展示,正好弥补了我们因对他们知之甚少而产生的上述两种遗憾。一方面,季进教授经过精心准备和缜密思考之后的提问设计和话题范畴,针对的是不同受访者不同的研究志趣和学术领域,受访者也因此谈兴勃勃、感慨良多,其趣味与观点的独特性自然地得以展现,于是,“夏志清是夏志清,王德威是王德威,顾彬则是顾彬”。另一方面,季进教授与受访者之间“既有理论深度,又是朋友间闲话家常”的娓娓而谈,使得每一个受访者的鲜明个性和人格魅力“于不知不觉间,渗入读者心田”,臻于“润物细无声”的妙境,④乐黛云:《〈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序》,第1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学者们严谨之外的活泼一面、率真一面、可爱一面,也纷纷跃然纸上。这样的访谈效果,当然与访谈者循循善诱、步步深入的语言艺术密不可分,更与其学识、底蕴、个性、才情密不可分,正如乐黛云在此书序言中所评价的:“季进对海外汉学有着深厚的了解,对孕育汉学的西方理论也有着较多的积累,又与这些汉学名家有较深的交谊和较长的交往,能在谈笑间摒除一般难以避免的隔阂、俗套和遮掩,直击心灵深处和事件核心。”⑤乐黛云:《〈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序》,第1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汉学家的学术背景是该书走进不同类型汉学家的一个入口。对于宇文所安、艾朗诺、顾彬这些非华裔汉学家而言,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相遇与相知,常常是各种因缘际会的偶然与他们自身研究志趣的必然相交的产物。他们在访谈中都提到,最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是因为读了中国唐诗,这就不难理解,尽管他们后来的研究方向各有不同,却都对中国古代诗歌满怀感情并且造诣颇深。对于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奚密等来自台湾的学者而言,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过程,常常也是他们在努力寻找自我文化地标的一个过程,王德威在此书访谈中“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论断与“华语文学共同体”的概念建构(即将大陆、台湾、香港、大马的华语文学和海外华人文学视为汉语写作的一个有机整体),便可以看作是这些努力的一种。而对于张隆溪、王斑等来自大陆的学者而言,中国在拥抱世界的梦想和实践中,如何既真正融入世界、参与对话、又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自觉思考,例如访谈中张隆溪所强调的“中西文化上的不平衡”①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81、207、3、27、59、120、36、33、136页。和王斑的“天下”研究中对美国冷战思维模式的检讨和对中国完全“告别”革命的质疑,②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81、207、3、27、59、120、36、33、136页。很能代表他们这一代从大陆到美国的汉学学者的观点。总之,华裔学者与非华裔学者的区别、大陆学者与台湾学者的不同、欧洲传统与美国潮流的对抗、学院汉学与民间汉学的分野……当我们细心地对照阅读,便可以从各种对话中发现这些各具意味的表达。尽管这种种的差异不足以分类和描绘众多海外汉学家,但不同的出身、血统、地域在汉学学者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已然成为我们解读其人其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汉学家的思想方法是该书呈现各个汉学家独特性的重要着眼点。对于非华裔汉学家而言,这种独特性更多地是相对于中国的学术传统,如相对于国内唐诗史写作的宏大叙事,宇文所安特别强调“文本细读”的方法。他的《初唐诗》和《盛唐诗》写作,更多地是“从文本出发……精细地探讨中国诗歌那些无法为文学史所解释的方面……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③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81、207、3、27、59、120、36、33、136页。正是这种“文本细读”,使他获得了不同的角度与自由并且得以抛开中国国内学界的文学史定评而成一家之言。类似的情形同样发生在艾诺朗梳理宋词的过程中,他提出从接受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李清照,并希望藉此与中国的李清照研究专家进行对话。对话一方面针对作者与叙事者关系,艾诺朗认为两者不能混同,因此他也不赞成国内普遍认同的李清照词代表的是她本人的思想、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女词人思想完全一致的观点;另一方面,针对一些自晚明之后才认定为李清照作品的归属问题,艾诺朗认为“李清照在中国被过分理想化了,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偶像’”,④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81、207、3、27、59、120、36、33、136页。他希望自己能给中国学者和读者展示一个更为立体的李清照。而对于华裔汉学家而言,思维独特性既相对于中国学术传统,也相对于西方学术传统,如李欧梵认为自己的文化研究和美国一般的文化研究并不一样,“是把一个比较大的文化现象,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化现象用一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⑤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81、207、3、27、59、120、36、33、136页。王德威也强调,“对任何理论、任何方法,不应该只是人云亦云的推崇或贬斥……必须保持一种清醒而警觉的研究视角,厘清学术与外部的批评距离”。⑥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81、207、3、27、59、120、36、33、136页。该书对于汉学家思考独特性的呈现,将帮助读者从来自不同学术体系、受到不同学术熏陶的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思考中,清晰透彻地比照出他们思维中“异”的因素对于我们的冲击与挑战、互补与互参,并且作为一种借鉴与反思,形成视野更为开阔的思维方式。

对汉学家的个性人格的挖掘和展示是该书阐释汉学家的一个别致途径,也是这本访谈录比一般访谈录更具趣味的一个精彩看点。该书中的海外汉学家,或因与季进教授的多年交情而放下平日的刻板拘谨、在谈笑风生中流露真性情,或因敬重季进教授多年来在海外汉学领域的成就而不显孤傲冷淡、在惺惺相惜中尽倾肺腑之言,总之,他们绝不再是地球那一边遥远西方的一个象征、书架上“拿来”印证我们观点的一个佐证,他们是一个个犀利的、平和的、睿智的、憨厚的、严肃的、有趣的……总之是真实的学者。夏志清幽默,他喜欢开玩笑,还总问,“我这个人很可爱的,对不对?我比钱锺书可爱吧?”⑦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81、207、3、27、59、120、36、33、136页。葛浩文的直率,请他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时,他毫不掩饰地说,“在引领二十世纪文学潮流方面,中国作家从来没有走在前面”,⑧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81、207、3、27、59、120、36、33、136页。谈到他的翻译事业后继乏人时,他更直言,“我当老师当得不怎么好的,我是很自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需要去经营,不可能完全为公的”。⑨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81、207、3、27、59、120、36、33、136页。甚至总是语出惊人的强势的顾彬,也有感到委屈纠结的时候,如对于李昂等台湾作家的愤怒和指责,他认为他对于台湾文学的批判“完全出于好心”,并且从此知道,“批评要十分谨慎,特别是在笔头上的批评”①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第149页。……事实上,该书对于学者们这些真实言谈与心境的记叙,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行文的诙谐与阅读的趣味,更多还有对于整个海外汉学学术生态与学者形象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真实呈现,而这种在场感、平视感、以及藉此产生的亲近感、融入感,正是该书较之其他海外汉学著作的独特价值之一,让我们在拥有对于自身学术研究和精神生活新的观察视角和反省途径的同时,也获得了理解欧美学术传统和构建国际学术对话的更多契机。

①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CZW068)、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C751096)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YBA180)的研究成果〕

谢淼,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汉学家汉学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著名汉学家史景迁逝世,享年85岁
学者介绍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美国汉学家巴托尔德·劳费尔的首次中国考察
美国汉学家艾思柯译介《红楼梦》研究
海外汉学家影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