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

2012-03-28赫月英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9期
关键词:监事会内审董事会

赫月英

一、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及其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已经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也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存在“一股独大”、所有者和经营者未分离等一些基础性缺陷,表面上公司治理结构基本成立,但是却与理论要求相差甚远,使得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治理结构问题。

1.董事会职责不清,监事会机制不健全

由于国有股份过度集中,中小股东的代表很难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进入董事会,这使得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所占席位的比例通常超过其持股比例,甚至董事会完全被大股东所控制,即由国家相关机构直接任命。不仅如此,就目前我国公司董事会的实际状况来看,也存在着明显不足: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位合二为一,使得经营层的权力失去了有效的制衡监督;经营管理层占据董事会的大多数席位,形成内部董事占优势的格局。监事会形同虚设,其监督职能非常的有限,我国公司制企业采用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与董事会平行的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决策权。

2.经营者形成机制存在严重误差

我国没有形成一个能够提供、监督与考核经营者能力与业绩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在国有大中型公司中,经营人员的产生基本上由作为所有者的政府部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人事录用方法进行,使得经营者的形成机制失常。同时一些公司的最大股东也是直接管理者,所做出的决议经常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再加上外部治理结构上的欠缺,造成了长期无法形成有效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并使经营者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市场约束。

3.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重要组成部分中的信息机制还不健全,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使企业的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不真实。由于这类企业的信息基本被内部人控制和操纵,外部人和企业普通职工很难获得企业的真实信息。当被迫或需要向上级、政府、公众提供信息时,首先考虑信息的披露是否损害内部集团的利益,使外界难以知晓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不健全、不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为上市公司信息操纵和信息造假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由于历史、政治及经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企业引入内部审计的时间不长,而且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内部审计并没有执行其自身应有的职能,更没有实现其为企业增值的目标。

1.对内审工作认识不足

一般来说,企业领导者更重视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产、供、销及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对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内审工作,则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少数领导者对内审监督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认识到,因而也就并不要求审计人员去充分发挥内审监督职能。。

2.内审工作的职责范围问题

职责范围狭小,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企业对二级单位的审计一般仍属事后审计,对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离任审计,也仅限于事后评价。其结果大多是查明情况,分析原因,改进今后的工作,对审前所发生的违规行为无法追究。内部审计业务范围过窄,仅仅局限于财务审计,内部审计的范围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3.内审工作人员素质问题

内审人员的工作是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并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服务。他们必须是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由于传统的审计工作并不要求内审人员一定要具备很高的素质,所以,新的经济形势下,大多数内审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仍需得到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也需进一步增强,否则难以按照投资者的预期聘用目标履行职责。

4.在财务审计方面,目前还仅限于财务合规性审计

我国内部审计的设立一开始就被定义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其工作的重心仅仅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其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如果内部审计还仅仅局限于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审计,则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或提升价值,将不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三、对策与建议

由前所述,造成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现状的宏观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已经采取相应措施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改善,国有企业要从微观环境改善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1.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首先完善董事会结构,规范董事会运作。进行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工作,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制定企业董事会的构成、董事比例,董事会的权利与义务,董事会与党委会、工会、监事会的关系,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等一般性规则。二是制定国有企业董事聘任资格、聘任程序、权利、义务、薪酬、考核的一般性规则。三要健全董事会次级委员会,设立专业委员会,合理分工董事成员的职责,提高效率。

其次,大力推进具有民主意识和质疑精神的董事会文化建设。董事(包括董事长)除了具有正直、诚实、能力、热情等品质外,还要有高度自觉的民主意识。一方面,需要在选用董事时,充分考虑董事长本人具有民主意识和工作作风;另一方面,要提倡和培养其他董事追求民主、崇尚民主的自觉性。

最后发挥监事会的职能作用。目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普遍形式是国资委、外派监事会、经营班子三层结构。外派监事会代表出资人行使监督权,赋予了外派监事会很大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外派监事会的被派出人员要比内设监事独立性更强,因此,在外部监事的任命与委派上,要以财务、法律等专业人士为主,并且,外部监事应在监事会中占多数,同时建立相应的监事选任机构并授予监事会更多更具体的监督职权。

2.健全经理人员选拔、任用、考核及激励机制

应将党管干部和经理人员选聘相结合,为了改变我国的经理人员聘用手段的行政化现状,应当发挥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与经理人才市场三重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应规范经营者的考核,对于经理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考核,要以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业绩考核与奖惩紧密挂钩,按照年度基本指标和任期基本指标两项指标考核;企业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通过分类指标处理不同行业和企业,衔接企业短期发展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实现考核和薪酬的挂钩。

要建立薪酬披露制度,做到公开、透明合理。要借鉴世界知名大公司高管薪酬制度:薪酬数额与结构由董事会下设的薪酬委员会来制定。薪酬要包括固定薪金和短期、中期、长期的激励报酬,总体的薪酬数额和结构还要参照高管人员的个人能力评估和市场平均价格。要在高管薪酬结构中进行改革,考虑加大股权激励,以确保企业高管对公司尽心尽责。

3.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

(1)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角色定位

突出咨询与顾问的角色。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对于各种先进的内部控制模式的了解,可以为治理层提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设计治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提高治理的质量;保持传统监督的角色。与传统的保证服务相比,新目标更强调客户的需求与服务针对性,通过参与风险管理的咨询过程,直接为客户改善营运,提供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尽管如此,所谓的风险管理导向内部审计,仍以经营目标为起点,它不可能是对业务经营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传统领域的全面背弃,而是在一定层面保持传统监督职能基础上的延伸。

(2)重构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

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使之向更高层级升格,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全面展开。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审计人员形式上的独立性;其二是指实质上的独立性。组织地位越高,权威性越大,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也就越充分。

变革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状况,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有两种比较合理的选择:一是由监事会领导;二是隶属于董事会。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设置的前提是公司监事会有充分的权力与能力行使所有者的监督权,考虑到我国改制后一部分公司监事会存在监督权的行使缺乏力度、“形同虚设”等问题,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可以采取另一种模式,由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组织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内审机构在业务方面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

(3)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与范畴,改进内部审计技术

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内部审计的职能应从单纯检查型向监督控制型转变。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应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企业应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公司内部建立审计信息化系统和操作平台,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沟通,以提高审计效率。

(4)加强内部审计人员教育,改革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经过培训,使其具有高等教育专业水平和具有一定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甚至要求其取得审计专业任职资格。为了适应广泛的内部审计范围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也应该趋向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专家,还应配备精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家,以适应审计领域日益拓展的需要,使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培育良好的内部审计文化,协调内部审计行为

内部审计文化影响着内部审计组织成员的价值和信念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是在内部审计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部门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进行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能使内审组织成员行为活动的方向更趋于协调一致,从而在内审组织内部与外部形成和谐的审计环境,促进公司内部审计的改善。

猜你喜欢

监事会内审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金力泰监事会决议风波
面对冲突与碰撞,董秘该如何履职?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