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

2012-03-28张丹宁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9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信息行政

张丹宁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涵义及特点

(一)会计风险的涵义

会计风险指的是会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由于错报、漏报会计信息,使财务报告反映失实或依据失实的信息误导决策行为而给单位带来损失的风险。

(二)会计风险的特点

首先,会计风险表现为客观性。客观性指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主观独立性的客观存在。会计风险的客观性特征是由会计行为的不确定性、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产权的不确定性决定的。其次,会计风险表现为普遍性。所有的会计活动都可能存在会计风险,在会计工作的每个细小的环节也都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成因

(一)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风险意识淡化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只注重经营成果、经营效益,忽视了管理上的监督职责和风险防范。很多单位并未将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纳入到领导干部业绩考评和绩效考核中去,导致业绩考评只注重可见的各种成果,而忽视了会计的风险问题,使潜在的会计风险加大。部分单位一直以来也忽视了对单位员工的风险意识教育,以致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会计风险意识淡薄。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缺陷

这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约束力不强。首先,一部分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这不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际工作需要而被搁置。其次,行政事业单位某些方面的工作环节存在着制度的盲区,缺少实际可行的指导制度。第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全面系统和贯彻始终,这导致了相互制约的效力减弱,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权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导致的会计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素质、责任感问题也是产生会计风险的重要原因。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地学习最新的规章制度,如果会计人员没有及时更新会计只是积累,则可能会导致会计风险的发生。另外,会计人员对于其职责是否有着充分透彻的认识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风险,如果会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不强,发生会计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四)外部因素

首先表现为部分地方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干预。当一些地方政府意图不合实际地开展一些微利甚至是亏损项目的时候,强行要求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给予资金上的支持,这最后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在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完成考核指标时,就只能掩盖事实,有意识地造假,以应付考核。其次,表现为外部监督的乏力。尽管随着体制改革的层层推进,财经上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大,但是这方面的监督主要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违规方面的较多,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方面的监督则相对欠缺,对会计业务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跟踪监督也不够。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首先,核算环节和结算环节的风险。从近段时间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种经济案件和违规等问题看来,大多数都是从会计核算环节进行入手的,比如通过设立小金库,制造假凭证、改财务报表、捏造假账以及挪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账外经营等。而结算环节的风险则主要是来自与票据相关的风险,比如通过伪造、变造票据等进行诈骗活动;其次,货币资金管理混乱。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对现金的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却显得混乱,造成了货币资金的流失;第三,财务经营与决算环节风险。财务经营风险指的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成本的核算以致财务成本的风险加大。决算环节的风险指的主要是财务会计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要求下为了满足工作业绩要求而弄虚作假;第四,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财经法规和制度发生变化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修订普遍不完善和不及时,这就造成单位的管理制度与被要求的制度不适应的情况;第五,管理制度和员工素质风险。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平时的管理中忽视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的建设,员工素质风险则主要是会计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无法达到单位实际工作的要求以及道德素质不高带来的风险。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以及外部监督机制建设

首先,建立会计风险防范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增强会计风险的防范意识,把加强内部控制作为长期坚持的任务。其次,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内部制约机制。第三,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的监督机制。最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外部监督,特别是加大对会计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并实现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防范为中心的监督转化。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建设,加强岗位职责的薄弱环节建设

首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素质,强化其行为准则,防范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一是必须对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进行严格的要求,二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日常业务的的规范要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使得一线的会计人员能够依据它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其次,要采用科学全面的激励评价制度。现在的会计人员绩效评价机制还不是很利于会计风险的防范,必须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三)防范技术风险

电子化的迅猛发展不仅提高了业务处理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使得以前的会计核算手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计算机安全控制体系。明确的职责分工是内部控制的基本手段,注重技术部门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分离。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系统岗位职责岗位分离。在计算机处理业务中,数据的输入较为容易出错,必须加强对此环节的控制。防止没有经过批准的无关人员操作计算机,输入和输出控制都必须注意,并且一定要从细节出发对相容职责进行严格分离。

(四)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防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与改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披露,全面、客观地揭示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等信息。

[1]王汉民.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与防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06期.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会计信息行政
行政学人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