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对表柔比星化疗患者心脏毒性的影响

2012-03-03屈强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2年3期
关键词:比星脱氢酶毒性

屈强

(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4150)

参附注射液对表柔比星化疗患者心脏毒性的影响

屈强

(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4150)

恶性肿瘤;表柔比星;心脏毒性

表柔比星属于新型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其对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均具有较好的疗效[1-2]。但其严重毒副反应使患者终止治疗,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其心脏毒性,更是容易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作者比较观察本院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含表柔比星方案与单独采用含表柔比星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心脏毒性发生情况,主要从治疗前后患者心肌酶的变化进行评价,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66例,年龄29~69岁,中位年龄53岁;乳腺癌18例,胃癌12例,食管癌9例,肺癌7例,前列腺癌4例,卵巢癌5例,宫颈癌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所有患者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无化疗禁忌证,且化疗前心肌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均正常。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对照组33例患者仅接受含表柔比星方案化疗:表柔比星50~70 mg·m-2,加入100~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d1或d1,8给药,21~28 d为1周期,连用4~6周期,方案中其他药物的应用按照常规化疗方案进行。观察组33例患者在接受含表柔比星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50 mL·d-1,稀释于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中应用,连用21~28 d为1周期。

1.3 心脏毒性评价方法 心脏毒性评价根据WHO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评价标准,分为0~Ⅳ度。同时检测化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肌红蛋白、CK-MB和肌钙蛋白)和乳酸脱氢酶。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患者化疗后心脏毒性发生情况 观察组33例中,5例出现心脏毒性,占15.2%,其中Ⅰ度3例,Ⅱ度2例;对照组33例中,17例出现心脏毒性,占51.5%,其中Ⅰ度5例,Ⅱ度6例,Ⅲ度5例,Ⅳ度1例。观察组心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化疗前后心肌酶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2组患者肌红蛋白、CK-MB、肌钙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化疗后肌红蛋白、CK-MB、肌钙蛋白和乳酸脱氢酶与化疗前比较,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肌红蛋白、CK-MB、肌钙蛋白和乳酸脱氢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1。

3 讨论

表柔比星属于新型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因其对多种肿瘤疗效显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表柔比星也与其他蒽环类药物一样,具有心脏毒性,这严重影响了其在临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抗肿瘤治疗时增加的剂量可能。大量研究[2-3]表明,表柔比星产生心脏毒性的机制主要有:过量自由基导致的心肌组织的损伤,过量的自由基可以损伤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破坏心肌细胞的完整性,导致心肌酶类的外流等,同时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等也会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钙超载引起的心肌组织损伤;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能量代谢障碍,表柔比星造成线粒体的损伤后,引起氧化磷酸化减少,氧化呼吸链相关酶类活性降低,从而导致ATP生成受阻。目前,临床上减少表柔比星毒副反应的方法主要有2种:减少表柔比星的用药量,但是这样也会降低表柔比星的抗肿瘤作用;联用一些保护心肌组织的药物,这种方法得到了更多赞同,因为其既保证了化疗的疗效,同时也减轻了化疗的心脏毒性,目前常用的对抗表柔比星心脏毒性的中药包括红景天、参芪扶正注射液、苦参素注射液等[3-4]。

表1 2组患者化疗前后心肌酶谱和乳酸脱氢酶的变化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心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肌红蛋白、CK-MB、肌钙蛋白和乳酸脱氢酶低于对照组,这些均提示参附注射液能够减轻表柔比星的心脏毒性,与表柔比星联用能够增强患者对表柔比星化疗的耐受性。这可能与参附注射液能够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输出量,改善血液黏滞度,减轻心脏负荷等有关[5]。

[1] 赖金火,王少元,林小燕,等.氟达拉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60例[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 (5):514-516.

[2] 顾冰,李超.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含阿霉素方案心脏毒性的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5):438-439.

[3] 李小平,郑磊贞,章莉,等.苦参注射液预防表柔比星相关性心脏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J].肿瘤学杂志,2010,16(5):395-397.

[4] 沈伟生,高春恒,张华,等.红景天预防含表柔比星方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44(2):18-20.

[5] 沈娜.参附注射液防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32-1133.

R730.53;R730.6

B

1673-5412(2012)03-0262-02

屈强(1965-),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

2012-02-12)

猜你喜欢

比星脱氢酶毒性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乳酸脱氢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川楝素对多柔比星体外抗乳腺癌活性的影响
雷公藤红素逆转乳腺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