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P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比较

2012-03-03张艳莉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2年3期
关键词:微管毒副紫杉醇

张艳莉,刘 勇

(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河南周口466000)

NP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比较

张艳莉,刘 勇

(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河南周口466000)

目的 比较观察NP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均分为NP组和TP组,2组患者接受至少2周期以上的NP或TP方案化疗,比较2组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NP和TP组有效率分别为47.5%、50.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1个月和9.5个月,1 a生存率分别为17.5%和2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毒副反应2组均以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为主,且均在可耐受范围内。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晚期NSCLC患者,NP和TP方案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晚期NSCLC的治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长春瑞滨;紫杉醇;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确诊时约70%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故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占有重要地位[1]。为观察NP和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作者自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采用NP和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8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80例晚期NSCLC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未经任何治疗,预计生存期>3个月,KPS评分≥70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NP组和TP组。NP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8~70 (52±6)岁;鳞癌26例,腺癌14例;Ⅲb期17例,Ⅳ期23例。TP组40例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40~73 (55±7)岁;鳞癌28例,腺癌12例;Ⅲb期26例,Ⅳ期14例。治疗前2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正常,且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NP方案:顺铂30 mg·m-2,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滴3 h,d1~3;长春瑞滨25 mg·m-2,溶于40 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d1,8。长春瑞滨静脉推注前后应用地塞米松预防静脉炎。TP方案:顺铂30 mg·m-2,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滴3 h,d1~3;紫杉醇135 mg·m-2,静滴,d1。紫杉醇使用前12、6 h分别口服地塞米松20 mg,0.5 h肌注苯海拉明20 mg、静注西咪替丁400 mg进行预处理,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2组均21 d为1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后1周,开始评价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

1.3 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 化疗疗效按照WHO实体瘤化疗疗效判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计算有效率。毒副反应按WHO(1998年)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评价标准评定,分为0~Ⅳ级。每周检查1~2次血常规,每化疗周期检查肝、肾功能1次,每2周期检查心电图1次。详细记录患者恶心、呕吐、肢体麻木、脱发、肌肉疼痛等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进行数据处理,有效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NP组有效率为47.5%,TP组为50.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远期疗效比较 NP组和TP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1个月和9.5个月,1 a生存率分别为17.5%和2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3 2组毒副反应比较 TP组和NP组患者毒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为主。2组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P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较TP组高(P<0.05)。2组均无因毒副反应严重停止治疗者,亦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见表2。

表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例(%)

表2 2组毒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NSCLC占原发性肺癌的80%,确诊时绝大多数患者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故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已成为NSCLC治疗的主要手段[2]。

随着各种新型化疗药物的出现,晚期NSCLC的化疗效果明显提升,有效的化疗可使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1~3个月,1 a生存率增加10%[3]。以铂类为基础的2药联合化疗已经成为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4]。Waechter等[5]研究发现,第3代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和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在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方面均明显优于第2代化疗药物。长春瑞滨是一种新的半合成长春碱类化合物,抗癌作用与其阻滞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和诱导微管解聚,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分裂中期有关。该药抗瘤谱广,抗瘤活性高,半衰期长,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进入血液后肝脏浓度最高,其次是肺,肺中含量比其他长春碱类药物高[6-7]。紫杉醇是一种抗微管药物,其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微管的解聚,使细胞分裂停止于G2/M期,从而阻止肿瘤细胞增殖。本文结果显示,NP组和TP组方案有效率相近;毒副反应中,NP组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较TP组高,其他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冲入,可减轻疼痛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2组病例均无因毒副反应严重停止治疗者,亦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

综上所述,NP和TP方案治疗NSCLC均有较好疗效,且疗效相当,毒副反应均可耐受,均可作为治疗晚期NSCLC的方案,患者可根据经济情况、个体差异等进行合理选择。

[1] 王果兵,熊光明,罗小平.支气管肺癌肿瘤滋养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08,37(10):1067-1069.

[2] 吴孟超,廖美琳,陆嘉德.常见恶性肿瘤治疗进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00-102.

[3] 华新民,任宪伟,刘枫林,等.高剂量冲击式与低剂量密集式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0):621-625.

[4] Pfister DG,Johnson DH,Azzoli CG,et al.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guideline:update 2003[J].J Clin Oncol,2004,22(2):330-353.

[5] Waechter F,Passweg J,Tamm M,et al.Significant progress in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he past decade[J].Chest,2005,127(3):738-747.

[6] 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26-427.

[7] 田伶伶.T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150.

R734.2;R730.53

B

1673-5412(2012)03-0258-02

张艳莉(1964-),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

2012-02-16)

猜你喜欢

微管毒副紫杉醇
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胡萝卜微管蚜
——水芹主要害虫识别与为害症状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豆科植物微管参与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微管及其靶向制剂在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改良式静脉水化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的应用效果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