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软实力建设思考

2012-01-28王荣敏

淄博师专论丛 2012年2期
关键词:实力校园文化办学

王荣敏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山东 淄博 255130)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的高等院校形成“群雄逐鹿”的多元化格局:高踞第一层次的是教育部主管或省部共建的高水平大学,其次是省、直辖市、自治区管辖的重点大学,第三层次是省、直辖市、自治区管辖的普通院校,第四层次是由各地级市管辖的一般院校,包括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我们本文所指的“地方高校”,就是指第四类。

与前三个层次的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在发展历史、人才培养层次、办学实力、办学规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均处于相对弱势。作为地方高校,有这样的三个特点:第一,管理体制上,地方高校在人、财、物等方面均由地方政府管理,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业务上的指导和管理,可见其受地方行政制约更多,自主性更差一些。第二,在投资方面,地方高校的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企业和民众的支持比较少,因此地方高校筹资渠道较少,资金往往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第三,地方高校主要是依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因此需牢固树立为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

目前,在高校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地方高校不但不可能置身事外,且所受冲击和面临的挑战是最大的。实力决定地位,发展决定空间。为了应对竞争,发展自己,各地方高校也开始注重加强自身的软实力建设。原山东省高教工委书记田建国教授认为:“国内外著名高校之所以被人们公认,不仅仅在于学校规模、学科层次、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硬实力上,同时也表现在软实力上。”[1]地方高校如何在积极强化硬实力的同时,努力提升软实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成为摆在地方高校决策者面前的紧迫问题。

“软实力”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其意在说明世界各国在国际竞争中不仅是靠国家的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更应看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民族文化等软实力的强弱。软实力一般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2]等等。

就高校而言,“软实力”包括“其悠久的历史,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声名远扬的校训,严谨的校风和学术氛围,师生中约定俗成的习惯,甚至校园内的一座小楼,一个亭台,一条林荫道,都能透视出深厚的、特定的大学文化底蕴。”[3]高校“软实力”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与高校的高楼大厦、设备仪器、经济实力、后勤服务等硬实力一起组成了大学综合实力,表现在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社会感染力、社会吸引力、社会竞争力上。

笔者认为,提升软实力,地方高校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扬长避短,要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从面上讲,要在地方高校的“地方”上做文章。

一、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要“特色化”

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影响和支配着高校的发展方向、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与高水平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办学定位没有那么高,历史积淀也不一定那么深厚,外部环境更没有那么优越。但是,地方高校肯定会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以及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从地方高校办学的定位、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的目标出发,其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不一定追求像重点大学那样的“高”和“远”,但一定要追求“特”和“韧”。“特”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客观地分析与评价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办学优势和整体实力,在精神追求和文化的引导上要发挥自己历史、地域、传统的优势。比如对师范院校来说,“师范”既是办学定位,也是学校精神之所在。“讲师德、铸师魂”“两代师表一起抓”,曾经是师范院校孜孜追求的精神目标。在新的形势、新的环境中,要紧紧围绕“师”字做文章,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以此为重点和中心来凝练学校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所谓“韧”,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方高校建校时间相对较短,文化底蕴也较浅,需要决策者高度重视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更需要建立健全系统的领导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并在实施方面形成长效机制。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是一种风气和传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既需要春雨润物,也需要水滴石穿,要经过持之以恒的积累,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树一帜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在这里,高校领导者应当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提倡者、灌输者和执行者, 在大学文化管理、精神文化塑造方面是至为关键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如蔡元培对于北大、梅贻琦对于清华的精神和文化的引领作用一样。地方高校的决策者不仅要提倡和决策,更重要的是以身践行。在此问题上,地方院校在软实力建设上,一是要避免片面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没有自己的特色;二是要避免浮躁心理,贪快求急。

二、经营管理要“精细化”

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高校对获取的社会资源和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配置的合理性和使用效率,决定着高校的发展速度。相对于高校中的“老大哥”,地方高校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对薄弱。从人才的角度看,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很难与前三类大学相比,高精尖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从物力财力来看,无论是政府的投资规模还是学校自身的“造血”能力,都无法与“老大哥”相比。缺人才缺资金的问题,一般都是困扰地方高校决策者最头疼的问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就是摆在地方高校软实力建设上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对地方高校来讲,要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精细化管理要考虑三点:第一,管理决策和管理制度要有科学性。学校的每一个决策,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要实现综合办学效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学校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制度使学校像钟表的自动装置一样,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哪里制度稳定,那里便一切稳定;哪里制度动摇,那里便一切动摇;哪里制度松垮,那里便一切松垮并陷入混乱状态。”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都需要有完善高效的管理制度来“固化”。在制度的创设过程中,要切实把维护师生切身利益、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软环境。由于地方高校的不少决策者来自政府机关,在制度建设中,应克服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对师生的关怀和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营造一个风正气顺的良好局面。第二,具体工作要尽可能量化和细化。对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完成情况要及时督导检查,完成的效果都尽可能用数据来评价。这就确实避免了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第三,在管理的目标上,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高校教师有更强烈的民主意识,更加关注制度的公平公正。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齐心协力。所以,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为此,制度的制定者要换位思考,要真正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同时,还要避免“一本好经被念歪”的情况,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公开和透明,对念歪好经的“和尚”要有严格的惩戒措施。风正才能气顺,才能提高办学质量提升软实力。

三、社会服务要“地方化”

社会服务是所有高校的职能之一。著名的“威斯康星精神”倡导大学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使大学成为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威斯康星精神”的诞生虽然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了,但对地方高校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高校由地方政府拨款,肯定有责任也有义务而且必须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对于地方院校来说,积极服务社会,可以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增强学校在地方的话语权,赢得社会的尊重。

第一,地方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线应用性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要适应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没有这一点,地方高等学校就会失去存在意义。第二,要制定服务地方的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科技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社区服务、合作共建,搭起校地合作、互利双赢的平台。地方高校的科研应体现在解决现实问题,以实用性为目的,其科研成果应更多地应用于本地的企业和经济文化实际,从而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科技文化支撑和智力支持。第三,地方高校作为本地区一个文化载体,其文化氛围、思想在不自觉中对本地区民众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区域文化的发展。地方高校首先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并注重发挥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在此问题上,要切实警惕高校官员腐败行为、高校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学生的过分行为等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经营意识上要“品牌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高度重视品牌。一谈到汽车,人们首先会想到奔驰和宝马;一谈到大学,国人就会想到北大和清华。在市场经济时代,品牌的力量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过去,往往是企业才注重自己品牌的打造。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白热化,品牌理念逐渐被高校的决策者所认识和接受。地方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增强品牌意识。

“大学品牌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这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4]大学品牌应该是一所高校综合性办学成就的展现,是学校特色、学校文化、学校传统及学校品位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文精神、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积淀,它代表着学校的教育质量,代表着学校的社会声誉,代表着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品牌就是学校的生命,地方高校着力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之必须。增强品牌意识,首先要提高办学质量。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质量都是第一位的,没有被社会认可的办学质量,培养的学生再多,科研成果再多、从事的社会服务再多都意义不大。因此,地方高校要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多地投入到内涵建设方面,“好钢用在刀刃上”,特别要避免将捉襟见肘的资源用在搞假大空和“形象工程”上。其次,品牌化还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特色是品牌的精髓,反映了一所高校最核心的要素。地方高校要传承办学历史的积淀,针对自己的办学优势和办学定位,不追求“大”和“综合”,要追求“不可替代”,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第三是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学校在地方上的社会影响,如借助各种媒体介绍学校的显著科研成果、优秀学者、著名学生、知名校友、重点实验室等,推动教师参加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政治、经济活动。此外,加强校风、学风、教风、考风建设,树立高校在社会各界的良好形象。

总之,塑造、凝练与培育一所高校的软实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地方高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重点和优势,从扎实具体的基础工作做起。作为地方高校,要避免不顾自身条件不惜代价的盲目攀比和求大求全,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陶继新.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田建国教授访谈录.文化建设:大学魂兮所系[N]中国教育报,2005-01-14.

[2] JOSEPH S N,Jr.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J].Time, 1999(22):21.

[3][4]徐同文.大学品牌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实力校园文化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实力抢镜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