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谱异常的观察分析

2012-01-25张帆孟祥红温春苗梁梅芬舒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1期
关键词:载脂蛋白糖基化糖化

张帆 孟祥红 温春苗 梁梅芬 舒冏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谱异常的观察分析

张帆 孟祥红 温春苗 梁梅芬 舒冏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其血脂谱异常的关系,并分析其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将患者分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差组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好组。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谱情况。结果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差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l B)、载脂蛋白-A/B较控制较好组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明显降低(P<0.05);指标之间比较,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差组中,LDL升高的幅度较TG升高的幅度更为显著(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谱异常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较差组的患者其LDL的升高比TG的升高更为明显,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较差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更积极的进行抗LDL治疗,以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1],2型糖尿病合并的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严重影响了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增加了死亡率[2]。而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常合并的高脂血症则是产生AS和CHD的根源。高脂血症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3]。早已有研究显示,以LDL为主的脂蛋白可以使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4]。

本文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记录其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其血脂谱(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l B)、载脂蛋白-A/B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结果,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与血脂谱异常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22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疾病资料收集,糖尿病诊断分型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在过去半年内均未发生过酮症或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严重应激状态,亦无合并明显的肝肾疾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疾病。

1.2 方法

1.2.1 血脂谱检测 患者在禁食12 h,次日上午采血行血脂谱检查。包括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

1.2.2 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检测。

1.2.3 分组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lc)控制 >8%为控制较差组,HbAlc>8%为控制较好组。

2 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差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较控制较好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控制较好组也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之间比较,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差组中,LDL升高的幅度较TG升高的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组患者一般情况及血脂谱比较(± s)

表1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组患者一般情况及血脂谱比较(± s)

注:与控制较差组相比,*P<0.05;与控制较差组相比,**P<0.01

组别 年龄(y) HbAlc(%) TG(mmol/L) TC(mmol/L) LDL-C(mmol/L)HDL-C(mmol/L)ApoB(g/L)控制较好组 56.8±8.4 6.8±1.2* 2.6±0.4* 5.9±0.6* 2.8±0.5** 1.1±0.2* 1.1±0.2*控制较差组 55.9±7.6 9.6±1.5 3.0±0.5 6.8±0.7 3.9±0.6 0.6±0.3 1.6±0.2

3 讨论

2型糖尿病(DM)患者往往伴随血脂代谢异常。近年来,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也引起了广泛关注[5]。血脂代谢紊乱通过非酶糖基化、多元醇等通路,可以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过氧化反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以及血管壁的损伤[6]。血脂代谢异常会造成动脉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排列紊乱,还能造成泡沫细胞的大量产生,与胶原纤维和中层平滑肌细胞一起形成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基本结构。

目前各种指南均把LDL-C作为治疗的目标,LDL-C在降脂治疗中占中心地位。同时,UKPDS研究也表明,L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大影响因子之一[7]。LDL的脂质过氧化和糖基化,能使血管壁发生炎症,并通过各种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使血管壁硬化,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LDL能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如:细胞黏附分子-I、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质-I及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能促进单核细胞分化、趋化,并进入内皮下层,与内皮细胞结合,加快冠状动脉壁斑块的发生及发展。LDL还可直接刺激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增生,促使平滑肌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造成的高血糖,会造成蛋白及脂肪的糖基化改变,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会造成组织及血管壁的损伤[8],从而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等。会使脂蛋白糖基化、脂蛋白受体糖基化,从而导致血脂清除受阻,LDL清除的经典受体途径减弱,而经巨噬细胞吞噬途径亢进,致泡沫细胞增多。

GHbA1C显示的是患者检测前4~8周平均血糖,是判定糖尿病患者近3个月来血糖控制是否良好最重要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差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均较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好组患者显著升高,而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差组中,LDL升高的幅度较TG升高的幅度更为显著,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病变等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9]。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致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主要为LDL-C)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主要为HDL-C)的平衡,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在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中,应更积极的使用降LDL-C的治疗,把降LDL-C治疗作为防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靶点,有助于明显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1] Edelman SV.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Adv Interm Med,1998,43:449-500.

[2] Grundy SM.Prim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tegrating risk assessment with intervention.Circulation,1999,100:988-998.

[3] Grundy SC.Prim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tegrating risk assessment with intervention.Circulation,1999,100:988-989.

[4] Lamarche B,Tchernof A,Moorjani S,et al.Small,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s as a predictor of the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men.,prospective results from the Quebec Cardiovascular Study.Circulation,1997,95:69-70.

[5] Hadjadj S,FranckP,et al.Different Patterns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Relatives of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tinopathy or Nephropathy.Diabetes Care,2004,27(11):2661-2668.

[6] Nikolas K,Roya BJ,et al.High-Dose thiamine therapy counters dyslipidemia and advanced glycation of plasma protein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Ann N Y Acad Sci,2005,1043(1):777-783.

[7]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led risk of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UKPDS38).BMJ,1998,317(12):703-13.

[8] Kilpatriek E MD,Laboratory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Diabetes Mellitus.Am J Clin Pathol,1999,l12:L665.

[9] 张亚文,滕守峰.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82-8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2.11.062

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舒冏 E-mail:shujiong.123@163.com

猜你喜欢

载脂蛋白糖基化糖化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与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化验单上的载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化验单上的载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PD-1/PD-L1 的糖基化修饰对肿瘤免疫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