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甾体类消炎药导致消化道溃疡伴出血临床研究

2012-01-25陈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1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消化道

陈樵

非甾体类消炎药导致消化道溃疡伴出血临床研究

陈樵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对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来收治的536例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病例,按照病前1周内有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导致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组病例在性别、溃疡特点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病例在年龄、起病症状、病史、HP感染率、预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甾体类消炎药是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降低胃肠道损害。

非甾体类消炎药;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按照病前1周内有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病例108例,对照组428例。研究组病例均为发病前有1周内,有明确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史,有呕血或黑便表现,大便潜血阳性,入院后血液动力学稳定24~48 h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复合型溃疡伴出血,所有病例均排除消化道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贲门撕裂,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息肉、憩室及杜氏血管病,外科手术、各种肿瘤晚期转移,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等。

1.2 一般资料 对照组病例428例,其中男256例,女172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8.9岁,对照组108例,男77例,女31例,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59.4岁。NSAIDS组病例中服用阿司匹林片占41例,吲哚美辛34例,对乙酰氨基酚14例,双氯芬酸11例,布洛芬8例。服药原因中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49/108)、心脑血管疾病(37/108)、风湿类风湿性疾病(15/108),其他(7/108)。

表1 对照组及研究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1.3 方法 通过对比2组病例发病年龄、性别、病史、临床起病症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率,溃疡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结果经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检测采用C14-尿素呼吸试验。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2组病例在临床表现上,NSAIDS组发病前消化道症状大多无典型表现,共10/108例,占9%,而非NASIDS组多有腹痛、腹胀、烧心、呃逆等消化道症状,共378/428,占88%。NSAIDS组年龄以老年居多,>50%的病例年龄超过60岁(55/108),非NSAIDS组病例年龄>60岁的共98/428例,占23%。在既往史比较中,NSAIDS组基础疾病更为复杂,广泛,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病例(48/108,44%)低于非NSAIDS组(291/428,68%),而心脑血管疾病(37/108)、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21/108)所占比例高于非NSAIDS组。

2.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 所有病例采用C14-尿素呼吸试验,其中NSAIDS组病例阳性病例占92/108例,占85%,非NSAIDS组阳性病例占278/428例,占65%。NSAIDS组远高于非NSAIDS组。

2.3 溃疡特点及性别 2组病例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治疗及预后

2组患者均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处理,停用NSAIDS药物,禁水禁食,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重症患者评估休克指数,积极扩容,补充有效血容量,必要时输血(急诊输血指针<9 g/L),根除HP感染,抑酸药物选择PP1(泮托拉唑针、兰索拉唑针等)或H2受体拮抗剂,止血药物予8%去甲水或凝血酶口服,白眉蛇毒凝血酶1KU推注1次/2 h,必要时使用生长抑素0.25~0.5 mg/h微泵泵入,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行胃镜喷洒止血(用于多处弥漫性出血病例):8%去甲肾上腺素冰冻盐水出血创面喷洒,高频电凝止血、微波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48~72 h无效转外科手术止血治疗。

预后:2组平均住院天数有明显差异,NSAIDS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其中5例死亡。3例基础疾病为冠心病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1例基础疾病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长期卧床,1例基础疾病为强制性脊柱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胃穿孔、DIC、电解质紊乱、呼吸循环衰竭等。非NADIS组患者均痊愈出院。

表2 对照组及研究组预后分析

4 讨论

综合以上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消化道溃疡伴出血具有以下特点。

4.1 起病急遽,多以呕血或黑便为首诊症状,消化道预警症状不典型,可能和NADIS本身具有镇痛作用有关。

4.2 老年人发病率高(本组患者>50%),有报道1年龄>65岁者,每增加1岁胃肠道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4.0%,>75岁属最高危人群。其原因可能和老年人胃黏膜萎缩,血管硬化,黏膜血流量减少,黏膜分泌质和量的改变使胃黏膜屏障削弱有关,同时与老年人服用NSAIDS后,因血清蛋白、肝细胞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NSAIDS积蓄,导致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进一步加重胃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减弱有关[4]。

4.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率升高:本组研究表明,服用NSAIDS药物后,HP检出率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为2NSAIDS导致胃黏膜损害,破坏酸反馈机制,D细胞减少,生长抑素分泌减少,促胃液素释放增加,胃酸分泌增加,在酸刺激下导致有利于HP定植,从而导致HP检出率升高。

4.4 若患者基础疾病复杂,服用NSAIDS后出现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住院天数、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NSAIDS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胃肠黏膜损害是此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为以下几个原因:①抑制环氧化酶异构酶COX-1及COX-2,COX-1具有维持胃血流量及胃黏膜正常分泌的作用,生成保护性的前列腺素,保护黏膜不受损害,同时可催化出血栓素A(TXA2),能使血小板聚集,在出血时可促进血液凝固,有利于止血。COX-2是诱导酶,存在于炎症组织中,生成炎症性的前列腺素。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使胃黏膜生理性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导致胃壁血流减少,胃酸产生过多,从而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导致胃黏膜炎症损害及溃疡形成。②通过对COX-1的抑制,导致TXA2合成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损。③ 干扰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导致白三烯合成增多,血管通透性及白细胞增加,释放氧自由基增多,作用于胃黏膜黄嘌呤氧化酶,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胃黏膜损害。

综上所述,选择NSAIDS时必须权衡利弊,因其消化道出血症状隐匿,容易出现出血及穿孔等致死性事件,对于需长期服药治疗的老年患者应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给予预防性措施(服用米索前列醇或质子泵抑制剂)或改服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等),以减少胃肠损害的发生。

[1] 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第二版,2004:357-359.

[2] 吴嘉媛,刘晓红.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胃肠道损害及其防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2):141-143.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2007:186-190.

[4] 刘学员,王大水,刘新丁,等.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9):2830-2834.

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cause digestive ulcer with hemorrhage clinical study

CHEN Qiao.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Panzhihua 617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on the peptic ulcer with bleeding.Methods To take the 536 cases of the ulcer of the peptic ulcer with bleeding in our hospital since 2004,divided them into the research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s on the basis of whether taking NSAIDS or not within one week before their morbidity,and compare the related factors which lead to the peptic ulcer with bleeding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s in sex,ulcer features,etc(P > 0.05),there a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morbidity symptoms,history,HP infection rates and prognosis of the research groups cases(P <0.05).ConclusionTh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s the risk factors which lead to peptic ulcer with bleeding,releva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lower the peptic damage.

NSAID;Upper peptic bleeding;Peptic ulcer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不含皮质激素而具有抗炎镇痛、解热和降低血小板粘附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发热性及肿瘤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1]。近年来,非甾体抗炎药导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呈升高趋势,长期服用NSAIDS药物的患者中,大约10%~25%可发现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其中1~4%病例可出现出血表现[2,3]。现将我院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04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36例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病例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2.11.061

617000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消化道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