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鼻泪管逆植内引流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2012-01-24赵治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球头泪管泪囊

赵治河 朱 瑞 李 岩 戴 瑞

急性泪囊炎是泪囊及其周围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以泪囊区局部红肿痛、脓肿形成、破溃为其主要临床特点。常规治疗除抗菌消炎外,多数患者脓肿区皮肤需切排引流。由于切口位置高,脓液引流不畅,病程往往迁延不愈。自2008年2月,我科在充分抗炎消肿治疗基础上,采用球头硅胶管(广州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研制)经鼻腔逆植引流治疗急性泪囊炎1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急性泪囊炎患者11例(11只眼),男2例,女9例。年龄45~82岁(平均55岁)。初诊时均表现为泪囊区红肿热痛,耳前淋巴结肿大,触痛(++)。其中10例患者形成脓肿,4例患者体温升高,2例患者有皮肤破溃史。

1.2 材料与器械

(1)球头硅胶管:空心圆管,长约3.5 cm,球头外径4.2 mm,导管外径2.5 cm,球头部有8 cm长环状引线,尾部有1.5 cm长环状引线。(2)环状取出钩:由带钩的钝性头端和10 cm长柄组成。(3)泪鼻道送线针:由7号腰穿针头磨钝而成,针长8cm。用“5-0”丝线作针内引线,两线端结扎备用。(4)扩鼻泪管绳:由6~8根4号丝线绕成,引线环及绳各9 cm。

1.3 手术方法

术前均给予全身足量抗生素+少量激素治疗3~5 d,使脓肿局限缩小,疼痛减轻。通过鼻内镜排除鼻腔疾患。

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沿上泪小管走向眼睑浸润麻醉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扩张上泪小点,用泪鼻道送线针涂洛美沙星眼用凝胶,沿上泪小管进入泪囊探通鼻泪管。环状取出钩经鼻腔垂直进入下鼻道勾住鼻泪道送线针下端,沿上泪点向上抽针外引线,使针内引线头端缩入针道内,用含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的5 ml注射器连接送线针,加压注水冲击针内引线并缓慢退针,使针内引线随水流冲入环状钩内,将针内引线勾出鼻腔,针外引线留在上泪点外。鼻端引线与扩张绳线环结扎,将扩张绳拉入鼻泪道并做“拉锯式”上下运动3~4次,利用其粗糙的表面除去鼻泪道炎症增生组织,使其充分扩大。鼻端引线再与硅胶管线环结扎,借助引线缓慢上提力量,将硅胶管球头部送入泪囊内并卡入鼻泪管上口(球头进入泪囊时有“落空感”)。剪断并抽出引线,用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泪囊。

1.4 术后处理

常规抗感染治疗5~7 d,点抗生素滴眼液。术后第5天第1次冲洗泪道。对于泪小管狭窄严重者,切忌加压冲洗!可用探针进入泪囊内进行冲洗。以后每个月冲洗1次。术后5个月拔管。

1.5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泪囊区炎症反应迅速减轻,术后疼痛解除,泪道冲洗通畅或冲洗不通但无分泌物返流。无效:泪囊区炎症反应不能控制或皮肤破溃。恶化:泪囊区炎症扩散,全身症状加重。

2 结果

除1例术中由于上泪管阻塞严重无法施行探通而放弃手术外,其余10例均顺利手术。随诊5~6个月,治愈10例。泪道冲洗无分泌物返流,皮肤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急性泪囊炎是泪道疾病中的急症,多为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而来。常与侵入细菌毒力较强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发作时鼻泪管阻塞,泪小管因肿胀而狭窄或阻塞〔1〕,大量致病毒力强的脓液潴留于泪囊内无法排出,使泪囊急性扩张,炎症向泪囊周围的软组织扩散,引起局部剧痛、皮肤水肿等。如感染未能及时控制,可演变为眼眶蜂窝组织炎,甚至全身脓毒血症。若脓肿自解剖层次相对薄弱处破溃,则形成泪囊皮肤瘘,反复不愈。采用传统抗感染治疗,所需时间长,效果差;而做皮肤切排手术不仅因疤痕影响面容,而且由于切口偏高引流不畅,术后需反复换药,增加病人痛苦。

本病的治疗关键是要迅速开放鼻泪管,使泪囊内大量致病脓液引流通畅。鼻腔泪囊吻合术是经典的泪囊内引流手术,但由于该术式创伤大,为避免感染扩散,一直被教科书认为不能用于急性期的治疗〔2〕。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是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型术式,因其微创性的特点,近年逐渐受到关注。有人尝试将其用于急性泪囊炎的引流,效果良好〔3〕,但由于其设备价格及技术原因,此手术目前尚不能普及。

球头硅胶管逆植治疗慢性泪囊炎是一项成熟技术〔4-5〕,不需要特殊设备,自 2005年至今,我们做了数百例患者,积累了一定经验。受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急性泪囊炎的启发,从2008年开始,我们开展了针对球头硅胶管鼻腔逆植内引流治疗急性泪囊炎的研究,观察的11例患者中,除1例未行手术外,其余10例全部治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此我们的体会如下:(1)术前要在足量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给予少量激素。激素能迅速消除皮肤及泪小管周围组织水肿,缩小病灶范围,解除疼痛,并使上泪小管因肿胀而导致的狭窄或阻塞情况得到改善,利于探针进入。(2)关于泪道探通问题。在泪囊炎急性发作中,是禁止泪道探通的〔2〕,其原因主要是急性期时泪小管水肿狭窄,强行探通易形成假道造成感染扩散;而此时病人的痛觉也比较敏锐,不能耐受。临床上我们发现上泪小管多为部分狭窄,极少完全阻塞,在充分抗炎消肿后,采用上泪道探通,只要手法轻柔避免粗暴,病人都能够耐受,而且探针是完全可以通过泪小管进入泪囊的。本文只有1例患者因上泪道阻塞严重而放弃手术。(3)关于泪道冲洗问题。和泪道探通原因一样〔2〕,急性泪囊炎也是不能施行泪道冲洗的。手术中我们利用探针进入泪囊进行冲洗,植入硅胶管后,没有冲洗阻力,所以是安全的。(4)泪鼻道送线技术。在逆植硅胶管术中,鼻泪道送引线技术是关键。传统方法是利用额镜光源直视下从鼻腔中寻找探针引线〔6〕,所需时间长,并有损伤鼻粘膜的危险。采用泪鼻道送线针注水、冲线以及环状小钩勾出引线的技术,无需直接在鼻腔中寻找引线,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其手术要点为:环状小钩要垂直进入鼻腔直达鼻底,勾住后实验性晃动探针,以确定探针在小钩内,先冲洗后退针,以保证针内引线冲入钩内。(5)球头硅胶管具有中空膨大的球形结构,能够被牢固地置于泪囊而发挥下引流作用。术后次日泪囊炎症就能基本控制,脓肿消退,较传统的外引流效果更好,病程更短。

综上所述,我们对人工鼻泪管逆植内引流治疗急性泪囊炎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该疗法安全可行,患者能够耐受,并且疗效确切,可一次性治愈,节约了住院成本。但在施行手术前需要有充分的抗炎消肿治疗,还要求术者有熟练应用逆植球头硅胶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基础,希望对临床同道能有所帮助。

[1]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30-931.

[2] 葛坚.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

[3] 范金鲁,蔡劲锋,罗伟,等.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急性泪囊炎[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9):710-711.

[4] 刘东光,余荣志.球头硅橡胶管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眼科新进展,1994,14(1):42-43.

[5] 田音.球头硅胶管逆行鼻泪道插管的疗效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1):701.

[6]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98.

猜你喜欢

球头泪管泪囊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输电线路球头挂环锈蚀模拟研究
鼻内镜下泪总管暴露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某500 k V输电线路球头挂环断裂原因分析
一例柴犬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CT诊断报告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基于球头铣刀的弧齿锥齿轮小轮铣削加工方法研究
锥面球头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