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诊断

2012-01-24张洪浩

中外医疗 2012年32期
关键词:肾阳尿量尿素

张洪浩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人民医院,内蒙古兴安 137500

在我国医学文献中并无“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一名称,但在古代医籍的“关格”、“癃闭”、“虚损”、“小便不通”等证候中,却有类似本病的描述。如李用粹《证治汇补》的关格门中说:“关格者……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恶,此因浊邪壅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呕吐,阴阳闭绝,一日既死,最为危侯”。指出了邪浊为患是形成本病的病理基础。

急性肾功能衰竭证候危重,常常造成不良后果,近年来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方法积极救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对早期治疗其效果甚佳。

1 病因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形成原因很多,归纳临床发病的常见原因,主要是肾阴肾阳失调,气化障碍,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致肾关开阖失度而致。其主要成因有三方面:

(1)血瘀气滞。寒湿之邪侵及腰部,内犯肾脏或浊邪犯肾,导致脉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瘀滞,肾受瘀阻则肾关不利,出现尿少、尿闭。

(2)阴血亏耗。严重失血、失水等因素多致阴血亏竭。“无阴则阳无以生”,阳虚则营气必衰,营行脉中,营虚则督血运行之功降低,致血运无力,肾脏因失其血液供养而致肾虚。

(3)肾阳衰微。各种原因导致的肾阳虚惫,热量不足,致使“无阳则阴无以化”,导致代谢降低,物质堆积,三焦之气闭塞,决渎之官失权,水液停聚而不行。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肾前因素。由严重脱水、失血、失钠(低盐)等引起的休克,循环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最后形成少尿甚或无尿,这类情况可不伴有肾实质损害,常在纠正血容量后尿量恢复。

(2)肾脏因素。由于病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①中毒性肾病变:药物等毒性物质直接作用于肾脏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②缺血性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较长时间的休克而致肾脏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3)肾后因素。系指肾小球后的梗塞所造成的尿量减少,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孟、输尿管的梗阻。

肾前因素和肾后因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多属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而肾脏因素者多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2 病机

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为生命活动的推动源泉,五脏六腑之阴皆取于肾阴,五脏六腑之阳都取于肾阳。若肾之阴阳有偏,则五脏六腑之机能亦随之出现偏盛偏衰而诸证出。

肾是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主要脏器,对体液保留与排泄起开阖作用,而肾关的开阖,赖于肾阳的功能。若浊邪壅塞三焦,气机不得畅通,气滞血瘀而损肾伤阳,致肾阳衰微,气不化水,水液积蓄而不行,则尿量减少,有害物质滞留,造成全身中毒。

3 诊断要点

多有原发病史及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亦有无明确原发病表现者。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

(1)少尿(或无尿)期

①本病初期多见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大都起病较速,中毒引起者起病较缓。尿量在起病后迅速减少,在解除脱水之后,尿量仍然减少,24 h内尿量<400 mL,有的 24 h尿量<50 mL,则称为无尿。少尿期可持续数日至数周,一般8~14 d。

②尿毒症症状和特征:食欲减迟,恶心呕吐,头痛,精神恍忽,嗜唾,烦燥不安,甚或昏迷,惊厥,有呼吸深长等酸中毒表现,亦可有出血倾向。

②高血钾:由于尿量减少,钾因排除障碍而潴留,组织分解代谢之内生钾增加及酸中毒致细胞内钾外逸,致使血清钾增高而出现高血钾症状和体征,如烦躁不久神志恍低感觉异常,口唇麻木,四肢无力。如病情进展,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腱反射减弱,心率缓慢,心律不齐,血压下降或心脏停搏。肾脏可有轻度肿大,有叩击痛及压痛。

(2)多尿期:多尿期又称利尿期,一般在少尿后第8~14天开始,较少超过1个月者。当出现排尿量≥400 mL即为利尿开始,也标志着肾机能已开始恢复。

①利尿早期氮质血症可在短期内更为加重。

②尿量过多常致失水。

③电解质排除过多,常致低血钾或见低血钠,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呼吸因难,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率增快,腱反射减弱。

(3)恢复期:尿量恢复正常,一般情况好转,但病人身体虚弱,四肢无力,面色苍白,表现为贫血虚弱。

4 辅助诊断

4.1 尿的检查

(1)尿比重测定:少尿期至多尿期比重均低,多固定于1.010左右。

(2)镜检:少尿期可见较多的红细胞、颗粒管型及宽大的管型(肾衰竭管型),可有少量白细胞。

(3)蛋白尿:尿中蛋白较多,至多尿期渐消失。

(4)尿中尿素下降:正常人24 h尿排出尿素氮10~15 g,尿素20~30 g。每100 mL尿中的尿素约为2 g。正常人每100 mL血中台尿素氮10~20 mg,每100 mg血中含尿素30 mg。

尿中尿素/血中尿素=20:1=正常。如<15∶1,表面有肾损害;<l0∶1,即有急性肾功能衰竭;<5∶1,更可确定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4.2 血象检查

发病开始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增高,可达15 000~20 000/mm3。有感染时常增至30 000/mm3。

血非蛋白氮、肌酐、尿素、血清钾均增瓦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例。血清钠、氯及二氧化联结合力降低血清钙也常降低。

5 鉴别诊断

本病除与功能性少尿区分外,尚须与肾脏本身疾病及尿路梗阻之少尿、无尿鉴别。

(1)重症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有时可急骤发病,数日内可出现少尿、无尿、心力衰竭及尿毒症症,询问病史可资区别。

(2)肾盂肾炎伴发坏死性肾乳头炎。坏死组织或肿胀的乳头阻塞尿道,可出现少尿、无尿症状,应根据肾孟肾炎症状、严重毒血症及尿液中的坏死乳头碎片帮助诊断。

(3)双侧肾皮质坏死。症状与本病相同,难于区分,长期治疗肾功能不能恢复。

(4)泌尿道梗阻。前列腺肿大、膀胱颈肿瘤、结石阻塞等常引起急性尿闭。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或用腹部平片、膀胱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病人康复期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后蛋白质的负平衡相当严重,故主要的治疗方针是积极补充,给予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此外应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促进全身各器官功能的恢复。肾功能的恢复常需1年以上。

到目前为止,急性肾衰的病死率仍然很高,病情复杂、危重,年老患者以及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者的死亡率则更高。尽管如此,在临床上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恰当的救治,则肾功能多可完全恢复。如延误诊治,则可致死。但临床上也有一部分病例,由于病情危重、迁延不愈,肾功能难以恢复正常,而遗留慢性肾功能不全或须依赖长期透析而维持生命。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时纠正可逆因素,开展早期预防性、充分性的透析疗法,将会降低急性肾衰的病死率。目前,本病的病因比较清楚,临床诊断急性肾衰的主要方法,包括病史、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等。

医生不仅仅要医术精湛,同时也要掌握心理常识、了解病人心态。例如:有可能我们认为不严重的病情,病人却焦急万分;或者我们认为很严重的病情,病人却由于缺乏医学知识不能理解。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优秀的医生,应该给与病人心理关怀,用病人能听懂的例子,讲清病情,予以人性化的救治。

[1]陈泽琼,袁立英.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3例临床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71-72.

[2]卢杰.血液透析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13):59-60.

[3]阳慧林,韦志宏.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3):70-71.

[4]洪慧.急性肾功能衰竭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7):94-95.

[5]钟发群,杨爱莲.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治疗25例[J].中外医疗,2011,30(22):35-36.

猜你喜欢

肾阳尿量尿素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乱七八糟的“尿素”是该好好治一治了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尿素持续低迷 业内“赌”欲殆尽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监测尿量能否预防急性肾损伤和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