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临床应用问题分析及建议

2012-01-24高麦云

中外医疗 2012年32期
关键词:单味外包装调配

高麦云

临淄区中医院,山东淄博 255400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又称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及工艺,以符合标准的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加工煎煮、浓缩干燥等程序,提取其中的有效可溶性成分,再按比例制成的颗粒型中药制剂[1]。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具有诸多优点,如采用铝泊袋的小包装,干净卫生,密封性好,不易受潮及发生虫蛀;携带及保管方便,便于调配,服用时不用煎煮,可即冲即饮;剂量准确,可避免手工称取中药带来的误差;临床使用可灵活组方,随症加减,能满足不同患者辨证论治的需要,因此受到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欢迎。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作为一种代替传统中药汤剂的新剂型,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就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探讨如下。

1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临床使用中存在问题分析

1.1 易发生调配差错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均为单味药物独立包装,且外包装的颜色及规格是统一的,不同的药物从外观上难以区别,失去了中药饮片直观的外形特征,药剂人员在根据医生处方进行调配和核对时,需要对每袋颗粒的药名、剂量、有效期进行仔细核对。该院使用的中药颗粒是广东一方药业公司的产品,其单味中药颗粒的外包装上仅有一面有电脑打印的药名,且为不甚清晰的虚线,需要药剂人员仔细辨认才能看清,给药剂人员尤其是视力欠佳者调配和核对造成了极大不便,如调配的总数量较多,药剂人员易产生视觉疲劳,很容易导致调剂差错发生。此外,不同批号的中药颗粒会有不同的有效期,如管理不善,特别是用量较少的药物种类,极易出现药品过期的现象。

1.2 包装规格单一

中医治病的特点在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因此在组方用药时医师会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药物剂量。该院使用的广东一方药业公司的产品,每一种颗粒均只有一种规格的包装,而且剂量固定,每袋药物剂量均为成人常用剂量,如6 g、10 g、15 g不等,使得临床医师在随证加减用药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根据临床需要灵活应用,特别是难以满足小儿临床用药的需要。

1.3 不具备传统中药“群药共煎”的优势

传统中药汤剂的合煎与分煎的疗效绝非简单的加减关系。主要表现在:①中药合煎时不同药物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某些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如对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含量的提取研究表明,黄柏、黄芩等4味中药合煎后栀子苷总提取率为97.4%,而4味中药分别单煎后合到一起栀子苷提取率为64.3%[2];②中药合煎时可相互制约,能降低某些有害成分的溶出率,从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某些小儿患者服用加有山豆根的传统汤剂不会发生不良反应,而小儿服用山豆根制成的颗粒后,发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率明显增加[3];③不同药物之间合煎时可产生一系列物理及化学变化,可增强疗效。如三拗汤合煎后对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煎后合用则无抑菌效果[4];④中药合煎可改变口感。如大黄与甘草合煎,小蘖硷型生物碱的苦味明显变淡;大黄与甘草单味颗粒混合后服用,苦味无明显变化[5]。单味中药颗粒配方后开水冲服,相当于每味中药单煎后混合服用,对部分组方的药物配伍有一定的影响,药效相对于传统的中药汤剂来说大打折扣。

1.4 价格相对偏高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与传统的中药饮片相比,其生产过程复杂,需要经过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一系列工艺,使得制药成本明显增加,因而中药颗粒的市场价格是普通中药饮片价格的2~3倍,致使慢性患者难以承受长期服药带来的经济负担。

2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临床应用改进建议

2.1 规范处方调配程序

药剂人员在按照处方进行调配和核对时,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仔细认清处方及药物外包装上的药物名称、剂量、规格及有效期,按处方顺序一一进行调配,严格执行核对程序,防止调配差错的发生。坚持调配药物以批号和有效期“先进先出,近期先出”为原则,新进药物及回放药物进药屉时,首先应看清楚药名及对应的药屉,谨防串屉,其次应将药屉底层的老批号及快接近失效期的药品放在最外面,把新批号及有效期较长的药物放到药屉底部。药剂人员平时应勤检查,观察药品的生产批号及有效期。采购时用量较少的药品进货量要少,以防药品过期。

2.2 改进外包装

建议生产厂家将药物外包装两面均用实线粗体字打印药名,增加清晰度,方便辨认及核对;外包装可按照中药原料的来源采取不同颜色以示鉴别,如草类可选择绿色包装,花类可选择粉色包装,或在外包装上印有相应中药的彩色图案,如钩藤颗粒可在外包装上印上钩藤的图案,此法较直观,既能缓解药剂人员的视觉疲劳,又有利于药物的调配及核对。

2.3 改进包装规格

应改进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单一的包装规格,同一种药物既有常用剂量,又有小剂量的规格(如2g、3g),以满足临床用药尤其是小儿用药的需求。

2.4 开发复方中药颗粒

为了继承传统中药汤剂“群药共煎”的优势,建议中药颗粒研发人员在开发单味中药的同时,还应根据临床随证组方的实际需要,开发一些疗效确切的基本方剂及药物配伍作为复方中药颗粒。如把小柴胡汤、四物汤等常用方剂采用合煎的方式进行提取,做成复方配方颗粒,医生按需使用此复方颗粒配以单味颗粒随证加减进行治疗,以降低药物分煎的影响,尽可能发挥传统中药“群药共煎”的优势,贴近临床用药的需求。

2.5 降低生产成本

价格偏高是目前阻碍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推广的原因之一,要想让中药颗粒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就必须使价格降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也就是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最佳途径,就是在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简化制药工艺,使中药产业规模化,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3 结语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出现与传统中药饮片互为补充,满足了各个层次患者的不同需要,无疑是传统中药现代化的一大进步。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作为药剂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规范调配和核对程序,杜绝调配差错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而作为中药颗粒研究和开发人员,亦应在中医药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在发展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同时,能够扬长避短,兼顾复方中药颗粒的开发,同时进一步改进药品外包装及规格,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中药学(中级)[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98.

[2]韩志祥,范志红,刘敏,等.中药配方颗粒在处方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85-86.

[3]邓毅,李齐玉.“免煎中药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2):1909-1911.

[4]黄建平,胡恩.对免煎中药颗粒临床应用存在问题的探讨[J].海峡药学,2008,20(10):207-208.

[5]刘相明.关于中药免煎颗粒应用的探讨与反思[J].黑龙江医药,2010,23(3):394-395.

猜你喜欢

单味外包装调配
养猪饲料巧调配
单味中药抗Ⅰ型变态反应研究进展
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冷冻生鲜还能吃吗?
大气调配师
茶产品外包装外观设计分析
“拆”和“折”
侗医用单味药治多病经验简介
单味树舌煎剂联合TACE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调配工人
张馨予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