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安全用药护理分析

2012-01-22曾良花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用药护理人员

曾良花

厦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福建厦门361000

药物的安全使用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甚至生命安全,同时药物作为抢救治疗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1],其间往往会出现药物的相互作用并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因而加强安全用药的监督和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用药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42~77岁,平均(63.5±2.1)岁。格林-巴利综合征8例,癫痫持续状态10例,脑梗死11例,重症肌无力23例,脑出血13例,缺氧性脑病3例,重症颅内感染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2.1 注射药物的护理 注射药物因是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静脉给药方式,起效迅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便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其给药护理过程中须严格注意以下几点:(1)护理人员应反复核查所用药物的配伍禁忌,首先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其次才是患者用药的有效性。而且由于当下药物更新换代较快,护理人员往往不能够全面掌握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故而在确定配药是应通力合作,确保所用药物中没有出现配伍禁忌。同时由于一些药物混合后会出现结晶堵塞静脉通路,故在用两种药物以上输液时应采用双腔或三腔深静脉置管,并对所用药物的酸碱性和稳定性有一定的了解。(2)保持对穿刺部位的定时检查,防止药液外漏,如硝普纳[2]及甘油果糖等药物会使静脉渗透压升高,出现外漏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局部剧烈疼痛,尤其对使用输液泵的患者需严密观察。(3)因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其多有心功能不全等病史,故在输液期间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保证其用药的安全舒适。(4)在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引起剥脱性皮炎及皮疹等过敏反应的生物制品和中药制剂应加强观察,如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处理。

1.2.2 口服药物的护理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大多胃肠道功能正常,能够通过胃肠道吸收药物,因而口服药物是神经内科用药的重要给药手段。在其给药护理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护理人员应掌握口服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因不同服药方式给药效率并不相同,而神经内科患者因脑功能损伤等情况往往会出现吞咽障碍,故而对此些患者均应留置鼻饲管。(2)护理人员须掌握患者的正确给药剂量和时间,以便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对于帕金森患者在服用美多巴和息宁时护理人员应叮嘱或帮助其在饭前半小时左右服用,以免饭后的高蛋白抑制多巴的吸收,根据患者症状轻重及发作时间的不同,采取小量多次给药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发作。(3)护理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服药后的反应,由于服用一些如阿司匹林等药物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十分容易造成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3],因而发现上述情况护理人员除了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外还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另外由于不同药物的给药方式不尽相同,药物的效果会因给药的方式不同而导致明显差异,如肠溶药物因研碎嚼碎后起不到缓释与控释的作用,且可能造成血药浓度过高的毒性反应,故而不应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口服,并在护理过程中加以监督,如文拉法辛等缓释胶囊类药物应鼓励吞咽正常的患者整粒吞服,对于不需整粒剂量者应打开胶囊去掉相应部分后盖上胶囊再吞服,以保证药物的有效吸收。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中,药物不良反应1例,为呕吐;对照组6例,其中呕吐2例,头晕2例,发热2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内科药物因其相对特异性,须注意不同类别药物的不同特点。具体如下:(1)脱水剂使用时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脱水情况,并检测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变化,在使用临床常用的甘露醇等脱水剂过程中应注意穿刺部位是否出现外渗,因其容易引起穿刺部位组织坏死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如有发现立即停止,并对有必要的患者进行静脉置管,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2)镇静类作为神经内科常用药物[4],不同患者间的个体差异往往较大,在用药护理过程中,定时检查患者的对光反射及瞳孔大小,适时对患者进行翻身,防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同时检测患者的血药浓度预防用药过度引起患者中毒。(3)横纹肌及平滑肌兴奋药物给药是应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和时间,确保患者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4)抗癫痫类药物使用时须根据患者的体重给药,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并保证患者控制抽搐的发作。(5)溶栓抗凝类药物使用过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四项,观察出血征象。

药物正确安全的使用并发挥药理作用是神经内科患者获得有效治疗并改善预后的基本保障,而患者安全用药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安全用药护理方法,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沟通能力,专业技能知识等综合水平均有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须熟悉掌握用药过程的操作、监测及管理程序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用药护理。

神经内科患者多为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在其用药护理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不良反应[5],而护理人员作为患者最为直接的保障,应加强对临床知识的学习,并熟悉各种不良反应的针对性护理,同时加强与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配合,掌握用药的各个流程环节,使患者的用药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得到反馈,如此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医护人员可在加强安全用药护理的同时,跟进对患者的健康指导,通过帮助患者了解用药知识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改正患者的不良服药习惯,为更好地用药打下基础,进一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1] 金静芬,叶小云,姚梅琪.6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源性损伤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56-257.

[2] 周素娟,王建荣,任素琴,等.门诊老年病人使用药品说明书情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177):1157-1159.

[3] 郜爱青,张樱桃,赵萍.介绍几种药物的配伍禁忌[J].护理学杂志,2001,16(8):456.

[4] 张平,张江兰.护士在用药监护及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的重要作用[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8,7(1):1.

[5] 徐鸿庆,胡素平.白霉素与葡萄糖酸钙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B):15.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用药护理人员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