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分析

2012-01-22刘于威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心内膜炎体力成形术

刘于威

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河南开封 475000

临床上传统方法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了能够的清除感染病灶,同时解决二尖瓣关闭不全,通常采用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进行治疗。近些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开始实施二尖瓣成形术治疗[1]。本研究选取2006年12月~2011年1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二尖瓣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2月~2011年1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25~74岁,平均(42.25±3.13)岁;术前心功能2级16例、3级20例、4级10例;急诊手术17例,限期手术18例,择期手术11例。两组患者在数量、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符合手术条件,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的二尖瓣置换术治疗[2]。均全麻,胸前正中切口,切开患者的右房和房间隔进行手术。从患者的二尖瓣前瓣中点距离瓣环2~3 mm处切开之后向两交界进行延伸。先切除前瓣到前、后交界处,切开交界融合,留后瓣以及其腱索,在乳头肌分叉基底部将腱索和乳头肌切断,用缝线自后瓣环的左心房面处进针到后瓣下,再从后瓣叶缘左心房面处出针,缝合在人工瓣缝环上,然后连续缝合所置换的人工瓣,当人工瓣着床时,缝线将后瓣折叠提起,后瓣被保留并且嵌在缝环和瓣环之间。

1.2.2 观察组 采取二尖瓣成形术治疗[3]。经右股静脉进行穿刺插管,进行右心导管的检查,观察患者各部的血氧饱和度和肺动脉压以及肺毛细血管嵌顿压、定心排出量情况,进行右心房造影,观察患者的三尖瓣环和左心房以及主动脉根部解剖关系。在股动脉穿刺,送入导管,测量患者左心室压力和血氧饱和度,再进行左心室造影,观察患者的二尖瓣是否存在返流,后将导管后退到降主动脉处,留备监测血压。经患者的右股静脉送入穿刺针,穿刺患者的房间隔。经穿刺成功后,用扩张器扩张股静脉的穿刺孔及房间隔的穿刺孔,将导丝送到球囊导管,通过荧屏的连续监视,使用充胀球囊扩张二尖瓣口,在扩张结束后,观察扩张效果。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心功能分级、ICU住院时间。心功能分级方法参照WHO的心功能分级方法[4]。1级:患者的体力活动均不受限,在日常体力活动中不会出现气短、乏力、胸痛或者黑矇;2级:患者的体力活动存在轻度的受限,在休息时没有不适感,但是日常活动时会出现气短、胸痛或者近乎晕厥;3级:患者的体力活动会明显受到限制,在休息时没有不适感,但是在低于日常活动时会出现气短、胸痛或者近乎晕厥;4级:患者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体力活动,有右心衰竭征象,在休息时会出现气短或者乏力,在任何体力活动时都会加重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死亡率

对照组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13.04%;观察组围手术期死亡0例,死亡率0%。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25,P<0.05)。

2.2 术后心功能

对照组术后心功能(2.15±0.49) 级,观察组术后心功能(2.10±0.58)级,两组患者的术后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528 6,P> 0.05)。

2.3 ICU住院时间

对照组ICU住院时间为(2.52±0.31)d,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1.52±0.25)d,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8 5,P< 0.05)。

3 讨论

临床上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的常规治疗方法是进行二尖瓣的置换手术,但是经临床实践发现,经瓣膜置换术后存在置换的人工瓣膜感染、瓣周漏进行及终生抗凝治疗等一些明显缺点[4]。通过医疗水平的提高,二尖瓣成形术的成熟,越来越多医生推荐进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它有效的避免了以上的缺点,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照组围手术期死亡率13.04%,术后心功能(2.15±0.49)级,ICU住院时间(2.52±0.31)d均差于观察组。可见,二尖瓣成形手术安全性明显高于二尖瓣置换手术,同时经过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和二尖瓣置换手术没有明显的差异。综上所述,使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甘耐炎,吕凯,陈军,等,二尖瓣成形术25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7):915-917.

[2]沈韦羽,张志梁,邵国丰,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1,17(3):176-176.

[3]杨建安,刘志红,李刚,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5(12):884-886.

[4]高峰,孟旭,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7(6):357-360.

猜你喜欢

心内膜炎体力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内眦“Z”形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疗效观察
人类的收留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