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临床探析

2012-01-15胡德红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1期
关键词:胎盘出血量产后

胡德红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临床探析

胡德红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特点,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特点。结果出现产后出血情况的产妇38例,其中剖宫产产妇22例,自然阴道分娩产妇16例;产后2小时内出现出血情况30例,2-24小时之间出血8例;自然阴道分娩产妇中子宫收缩乏力引发出血8例,软组织损伤引发出血2例,胎盘粘连或残留引发出血4例,其他情况引发出血2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5例,采取输血手段进行救治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均大于自然阴道分娩。结论剖宫产较自然阴道分娩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在临床过程中应该鼓励具备条件的产妇进行自然阴道分娩,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该严格手术操作,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

产后出血;剖宫产;自然阴道分娩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的30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自然分娩产妇1842例,剖宫产产妇1158例;出现产后出血情况的产妇38例,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3例;年龄在20-30岁之间20例,年龄在30-40岁之间12例,年龄在40岁以上6例;单胎妊娠35例,双胎妊娠3例;产妇出血量为500-1000ml 32例,出血量为1000-1500ml 5例,出血量>1500ml 1例。产后2小时内出血30例,产后2-24小时之间出血8例。

2.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的3000例产妇中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3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特点,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

3.临床判断标准:胎儿出生后24小时以内出血量>500 ml或胎儿出生2小时内出血量>400ml即视为产后出血。参照《实用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进行产后出血性休克的诊断[2]。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资料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结 果

出现产后出血情况的产妇38例,其中剖宫产产妇22例,自然阴道分娩产妇16例;产后2小时内出现出血情况30例,2-24小时之间出血8例;自然阴道分娩产妇中子宫收缩乏力引发出血8例,软组织损伤引发出血2例,胎盘粘连或残留引发出血4例,其他情况引发出血2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5例,其中自然分娩产妇1例,剖宫产产妇4例。自然阴道分娩产妇和剖宫产产妇一般资料统计结果见表1;自然阴道分娩产妇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率、出血量、休克率比较见表2。

表1 不同分娩方式一般资料统计结果

表2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出血量、休克率比较

讨 论

对于自然阴道分娩产妇而言,常见的产后出血诱因包含产妇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软组织损伤和凝血机制障碍[3]。引起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具体包括滞产、妊娠期高压综合症、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妇子宫的过度膨胀或发育不良、孕产妇妊娠期合并肝肾及全身性疾病等因素,上述因素会导致产妇分娩后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发生改变,继而引发子宫收缩乏力,出现产后出血。胎盘因素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盘剥离不全或胎盘剥离滞后等因素导致胎盘粘连,以及胎盘植入或胎盘残留等情况所引发的子宫壁血窦关闭不及时出现产后出血。产道软组织损伤是指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生产时间过短或胎儿过大及产钳助产等因素导致产妇会阴阴道出血,继而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凝血功能障碍是指产妇自身血小板凝血机制缺乏或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产妇产后凝血时间较长引发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

剖宫产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主要包含在剖宫产过程中手术操作、产妇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盘残留、胎儿异位、子宫收缩乏力及子宫壁过度伸展等因素,在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上述可能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因素可单独出现,也可多因素同时出现,而且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与此同时产妇的生产年龄以及人工流产情况也是产后出血的显著诱因,高龄产妇或曾经有过人工流产史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情况的概率较高。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间常见的高危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率、出血量以及产妇出血性休克的概率均高于自然阴道分娩,因而在对产妇进行剖宫产的手术过程中,应该规范手术操作,综合考虑产妇出血的常见原因,进行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检查。在术中杜绝出现未缝合彻底、结扎线较松或过早牵拉胎儿脐带的情况,术后仔细检查胎盘剥离情况,避免胎盘残留,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或术后渗血情况、切实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 徐素珍,丁秋叶.剖宫产产后出血208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4).

2 史春兰.产后出血49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02).

3 杜锦秀.产后出血的诊断及急救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3).

4 刘晓丽,闫莹.产后出血62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5).

211751 江苏省盱眙县第二人民医院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以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 ml或胎儿出生2小时内产妇出血量大于400ml[1],产后出血是产妇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情况下可引发产妇失血性休克甚至由于失血过多导致产妇死亡。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的3000例产妇中3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特点,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办法。现报道如下。

猜你喜欢

胎盘出血量产后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