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方式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2012-01-15陈雪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1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血糖意义

陈雪莉

综合方式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陈雪莉

目的探讨综合方式行糖尿病(DM)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20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DM患者,按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个体化、多方式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血糖值、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干预组血糖水平、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方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可促进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增强自我保健,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综合方式;糖尿病;健康教育;血糖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34-83岁,平均(55.2±6.8)岁。均符合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2]。排除DM及其并发症外的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病程2-27年,平均(11.5±3.6)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4例,初中35例,高中及以上11例。所有对象均知情同意。按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普通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综合患者的文化背景、经济情况、疾病认知程度、态度、病情及治疗效果等诸多因素,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包括定期培训、针对性教育、示范性教育等。具体内容如下。

(1)正确饮食:向患者及其家属阐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针对患者自身情况拟定饮食清单,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规律进食,注意营养搭配。尊重患者饮食习惯,使其能够自觉控制、合理饮食。

(2)合理用药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明确常规降血糖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叮嘱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禁止部分患者盲从别人,随意换药;告知患者针对自身血糖情况,适时询问医生,调节用药种类、剂量及时间;讲解服药期间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低血糖的早期症状;指导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正确方法,提醒相关注意事项,过程中避免局部脂肪萎缩及组织硬化,影响药物吸收[3]。

(3)及时监测血糖: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每日分别于空腹及饮食后2.5 h行血糖监测,以便于患者能够及时掌握自身的血糖变化,合理控制饮食,及时用药,防止病情的进展恶化。

(4)规律运动锻炼:规律的、适量的运动可有效增加DM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生活质量。指导时需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体力等各个方面综合制定锻炼计划,鼓励患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训练强度以不感觉到疲惫为宜。

(5)适时心理干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DM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多伴有烦闷、急躁、抑郁等不良心理。因此,要根据患者不同症状,细心地对其讲解相关预防、控制、保健知识,消除患者的抵抗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促进患者与家属、朋友其他人员的良性交流,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给予适时心理干预。

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血糖值、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水平。为期6个月为一个观察期。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教育前 教育后干预组 60 12.33±1.09 8.21±0.48组别 n*对照组60 12.32±1.08 11.47±2.26

2.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或 P <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干预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运动情况(次/周)血糖监测(次/周)定期检查(次/月)干预组 60 5.34±1.41* 9.21±0.53* 2.18±0.84*对照组60 2.12±0.73 3.25±1.20 0.86±0.51

讨 论

健康教育是具有多方面交叉性的综合应用学科[4]。DM是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目前临床水平只能对糖尿病病情进行控制,不能根治,患者一旦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常需要进行终生治疗。因此,如何使糖尿病患者在身体疾病状态下,维持应有的健康水平,是健康教育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时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适合的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反映出的重点难点进行反复且系统的指导,直至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熟练掌握,从而进行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对其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掌握量与自我保健和寿命呈正比[5],即糖尿病患者对其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越多,自我保健工作越好,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就越长。糖尿病患者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以及自我护理方法,对其血糖稳定以及延缓各类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血糖水平、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综合方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及预后的积极作用。

综上,综合方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可促进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增强自我保健,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1 鞠昌萍,孙子林,金晖,等.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1 002-1 005.

2 付阿丹,鲁桂鸣,杨静,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8):235-237.

3 蒋琼仙,包丽芬.采取综合方式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9):1 672-1 674.

4 姜淑琴.在社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新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462-465.

5 高瑾,韩秋菊.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1 007-1 009.

044000 运城市急救中心 山西运城

糖尿病(DM)是由机体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并伴有脂肪、水、蛋白质以及电解质紊乱的代谢性、终身性疾病。研究证实,DM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越高,行为方式越规范,自我保健越科学,预后越好,生存时间及质量也越高[1]。但我国目前DM患者普遍缺乏疾病相关预防、控制、保健等知识,导致了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加强对DM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十分重要。本文就我院120例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综合方式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血糖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有意义的一天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生之意义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诗里有你